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常用的估计数据、研究方法、需记忆的数据等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常用的估计数据、研究方法、需记忆的数据等总结

资源简介

初中物理中常用的估计数据
项目 估计 项目 估计
一只鸡蛋的质量 50g 一只鸡蛋的重量 0.5N
课桌高度 80cm 一层楼高度 3m
中学生质量 50kg 中学生体重 500N
学生步距 50cm 正常体温 36℃
室温 20℃ 人的密度 1.0×103kg/m3
矿泉水瓶容积 500mL 运动员跑百米的速度 约10m/s
初中物理中的单位换算
物理量 国际单位 单位换算
长度 m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μm=103nm 1 km =1公里=2华里
面积 m2 1m2=102dm2,1dm2=102cm2,1cm2=102mm2
体积 m3 1m3=103dm3,1dm2=103cm3,1cm2=103mm3
温度 K T=t+273 T为热力学温度,t为摄氏温度
质量 kg 1t=103 kg, 1kg=103g,1g=103mg,1mg=103μg
密度 Kg/m3 1g/cm3=103kg/m3
速度 m/s 1m/s=3.6km/h
时间 s 1天=24h,1h=60min,1min=60s,1h=3600s
压强 Pa 1k Pa= 103Pa
功 J 1k J= 103J
能 J 1k J= 103J
电能 J 1kW·h=3.6×106J
热值 J/kg或J/m3
电流 A 1 A=103mA,1mA=103μA
电压 V 1 V=103mV,1mA=103μV
电阻 Ω 1MΩ=103KΩ,1KΩ=103Ω
初中物理中的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科学家 国家 主要成就
牛顿 英国 发现“牛顿第一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等
伽利略 意大利 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
托里拆利 意大利 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
奥托格里克 德国 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很大
阿基米德 希腊 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等
欧姆 德国 发现“欧姆定律”
焦耳 英国 发现“焦耳定律”
奥斯特 丹麦 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联系
法拉第 英国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制成发动机
汤姆孙 英国 发现电子,证明原子不是不可再分
卢瑟福 英国 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
爱因斯坦 德国 提出“相对论理论”,总结出质能方程E = mc2
加加林 前苏联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阿姆斯特朗 美国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杨利伟 中国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初中物理中需记忆的数据
项目 数据 项目 数据
冰水混合物温度 0℃ 热机1个工作循环 做功1次
沸水温度(1标准大气压) 100℃ 热机1个工作循环 飞轮转2圈
人体正常体温 36.5℃ 热机的效率 (
A
)<100%
自然界最低温度 -273℃ 电流表大量程分度值 0.1A
冰的熔点 0℃ 电流表小量程分度值 0.02A
水的凝固点 0℃ 电压表大量程分度值 0.5V
水的沸点(1标准大气压) 100℃ 电压表小量程分度值 0.1V
两个鸡蛋对手的压力 1N 1度(kW·h) 3.6×106J
水的密度 1.0×103kg/m3 1节干电池电压 1.5V
水的比热容 4.2×103J/(kg·℃) 1块铅蓄电池电压 2V
1光年 9.46×1015m 人体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
声速 340m/s 家庭电路电压 220V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20~20000HZ 动力电路电压 380V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0×108m/s 火线与零线间电压 220V
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 25cm 火线与大地间电压 220V
正常人眼的远点 无穷远 零线与大地间电压 0V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9.8N/kg 1度(kW·h) 3.6×106J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是在月球上的 6倍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 3.0×108m/s
1标准大气压 1.01×105Pa 要使通信覆盖全球,需布置地球同步卫星个数 3
热机1个工作循环 4个冲程 宇宙到爆炸产生于 140亿年前
初中物理中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内容 实例
控制变量法 把多个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物体的吸热能力》、《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的因素》等
转换法 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于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研究方法。 《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中把摩擦力转化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中把液体内部的压强转化为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 《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把压力产生的效果转化为塑料泡沫的形变量;《探究物体的吸热能力》中把物体的吸热能力转化为温度计上升的温度;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中把电阻的大小转化为电流表的示数或灯泡的亮度;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把物体的动能大小转化为纸盒被推动的距离; 《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的因素》把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转化为小桌被砸入沙子的深度;等等
模型法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将看不到或感受不到的事物根据其特点建立一定的模型。 研究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结构模型、研究光现象时,建立光线模型、研究磁场时建立磁感线模型等。
等效替代法 保证效果相同的情况下,用一种模型代替另一种模型的研究方法。 《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中用一个电阻等效替代串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研究力的合成》中用一个力等效替代两个力。
类比法 利用事物间的相似之处,用直观、容易理解的事物,类比解释说明不易理解的事物。 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压类比电压等。
推理法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