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3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第四单元 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3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第四单元 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3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
“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
4.2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1.(2013年·甘肃兰州卷·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大运河
2.(2013·江苏盐城卷·4)穿越时光隧道,今天北京的一个商人在隋朝时要乘船要到都城经商,如图所示,他要经过大运河的(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3.(2013·江西卷·2)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 ) 21世纪教育网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献帝 D.隋炀帝
4.(2013·湖南湘潭卷·3)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①建立隋朝 ②设置进士科 ③下令开凿大运河 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5.(2013·江苏扬州卷·2)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 )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6.(2013·山东威海卷·5)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余杭、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洛阳、涿郡
7.(2013·云南德宏卷·4)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 21世纪教育网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8.(2013·江苏盐城卷·5)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9.(2013·江苏常州卷·2)“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入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该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
A.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 B.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C.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D.创立行省制度,推行改革采用汉法
10.(2013·海南卷·4)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誎则圣。”这说明他( )
A.鼓励手工业发展 B.善于纳谏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D.关心百姓生活
11.(2013·山东菏泽卷·3)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和筒车 ④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2013·山东济宁卷·3)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右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
①曲辕犁 ②直辕犁
③水排 ④筒车 ⑤翻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13.(2013·山东济宁卷·7)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已普遍使用最先进的活字印刷术
B.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21世纪教育网
C.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
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14.(2013·山东济宁卷·12)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2013·广东湛江卷·12)宰相魏征去逝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16.(2013·甘肃白银卷·2)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贞观之治 D.陈桥兵变
17.(2013·安徽卷·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8.(2013·山东滨州卷·4)若要为唐太宗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C.编纂《唐律疏议》 D.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19.(2013·云南普洱卷·3)唐太宗统治期间,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 21世纪教育网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0.(2013·湖北“四市”卷·18)农具的改进及广泛采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曲辕犁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1.(2013·云南昆明卷·3)“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21世纪教育网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22.(2013·湖北宜昌卷·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23.(2013·广东卷·5)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4.(2013·江苏无锡卷·4)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这反映了唐玄宗在位的最初20年里出现了兴盛的景象,史称 ( ) 21世纪教育网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25.(2013·福建福州卷·5)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北魏孝文帝 C.唐玄宗 D.忽必烈
26.(2013·福建泰宁卷·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唐高宗统治初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初期
27.(2013·内蒙古包头卷·1)《唐语林》记载:“……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描述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社会景象。历史上称之为( ) 21世纪教育网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8.(2013·云南八市卷·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唐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水车 B.秧马 C.曲辕犁 D.直辕犁
29.(2013·辽宁辽阳卷·2)右图为年画《教子成名》。它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王春娥因教育儿子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而受到朝廷嘉奖的故事。与“考取功名”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0.(2013·山东威海卷·2)在我国漫长的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共产生了近11万名进士。进士是从下列哪个朝代开始通过科举考试产生的?(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31.(2013·福建龙岩卷·3)古代科举考试中,最早将进士科考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的皇帝是( ) 21世纪教育网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2.(2013·湖北“四市”卷·14)“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瑶》中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33.(2013·湖南娄底卷·4)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34.(2013·湖北十堰卷·17)641年,文成公主由唐大臣护送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当时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35.(2013·湖北黄石卷·13)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有一少数民族首领曾给唐朝皇帝写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据此判断该民族是( ) 21世纪教育网
A.回纥 B.吐蕃 C. 靺鞨 D.匈奴
36.(2013·辽宁大连卷·18)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都曾以各种方式与唐朝建立密切联系。唐玄宗时,有一少数民族赞普上表自称“外甥”,与唐“和同为一家”。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
A.白族 B.彝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37.(2013·辽宁大连卷·19)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8.(2013·湖南株洲卷·3)《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当时的天竺指今天( )
A.日本 B.印度一带 C.伊朗 D.阿拉伯地区
39.(2013·江苏扬州卷·22)唐玄宗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 21世纪教育网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崔致远
40.(2013·福建泉州丰泽区卷·4)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41.(2013·河北卷·4)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不能反映隋唐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 B.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
C.科举制的兴起和完善 D.《金刚经》和活字印刷术
42.(2013·甘肃兰州卷·6)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43.(2013·黑龙江齐齐哈尔卷·4)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圣”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陆游
44.(2013·江苏南京卷·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史
45.(2013·四川宜宾卷·1)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与图一中诗篇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时代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杜 甫 白居易
B.白居易 苏 轼
C.杜 甫 李清照
D.白居易 辛弃疾
46.(2013·河南孝感卷·27)2009年5月23—28日,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此次诗歌的主题是“盛世中国,诗意长安。”下列能反映唐代社会生活和谐的诗句是( )
A.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B.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
D.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47.(2013·湖南常德卷·23)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2分)
(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历史上称她的统治是什么?(3分)
(3)简述唐与吐蕃友好的历史史实。(3分)
(4)唐朝对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48.(2013·云南八市卷·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材料一表明,当时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备,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了向唐朝学习,日本是怎样做的?(1分)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1分)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