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气层一、大气(1)概念:常称为大气层,位于地表以上,包裹着地球的空气层,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2)大气作用:①大气层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②保护地球,使陨石在大气层中摩擦分解,消耗陨石的能量③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④大气层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⑤使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小。二、大气的分层(1)分层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 ℃之间(3)大气分层的特点大气层 温度变化 特点对流层 下降 高度0-12千米,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 升高 高度12-55千米,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宜高空飞行中间层 下降 高度55~85千米,流星体大部分在这层燃尽暖层 升高 高度85~500千米,大气处于电离状态,能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外层 升高 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电话信息和电视图像通过卫星来传送三、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2)对流层的厚度: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3)对流层的特点:最显著的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4)对流运动规律: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四、臭氧层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距地面10--50千米的平流层内,其中离地面 22--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达到最高,这一层大气称为臭氧层。作用:太阳光中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长期暴露在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下,会影响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甚至会导致患上皮肤癌。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五、实验:模拟对流层的成因(1)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的一端,如图观察到的现象是加热的一端液体上升,未加热的一端液体下沉。(2)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线香的烟先向上流动,到烧杯顶部后向四周扩散,最后沿烧杯壁向下流动。由此可知空气受热时,也会形成对流。结论: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空气对流。第2节 气温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2)气候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如:炎热的夏季、终年高温、四季如春等。二、气温(1)气温是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能告诉人们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2)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我国常用气温的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注意】在气象观测中,测量气温的工具有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一天中的气温午后2点最高,日出前后最低;【原因】空气中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而地面的热量在午后2时左右才释放到最大值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月份是7月,气温最低月份是1月份,海洋气温最高月份是8月,气温最低月份是2月。百叶箱一般安置在距地面约1.5米高的地方,并将百叶朝北开(北半球);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低,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原因】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的原因:①避免阳光直接照射②减少空气流动对测温的干扰③百叶箱离地面一般是1.5米左右,在这个高度上大气变化比较稳定,并且这个高度通常又是人类活动的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安放】北半球的百叶箱要朝向北方;南半球的百叶箱要朝向南方。三、气温与生命活动:气温与生命活动关系密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也很大。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22 ℃各种农作物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第3节 大气压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含义: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原因:①受重力 ②具有流动性存在证据: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吸饮料、吸盘挂钩等大气压强的大小: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约133帕影响因素: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大气的密度随高度而减小,所以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实验一】马德堡半球实验结论: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二】覆杯实验空杯(做对比实验)现象:硬纸片下落说明:硬纸片受到重力的作用覆杯现象:纸片不下落结论:此时存在G纸+G水=F大气,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转动一圈现象:纸片不下落结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考点练习】覆杯实验二、大气压的测量(1)测量工具: ①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较方便。②水银气压计:测量比较精确。(2)托里拆利实验说明:标准大气压的值:760mm汞柱=1.01×105Pa三、常见大气压现象(1)把吸盘式挂衣钩贴到墙上后,可以挂衣服(2)在用吸管喝饮料时,嘴巴吸的时候,把吸管内的空气给吸掉了,这就造成吸管内的气压比吸管外面的气压小,进而吸管外面的气压便把饮料压进吸管,我们也就喝到饮料了。(3)医生用注射器吸药液时是利用大气压,而注射药液时是通过人为方式增大压强,并非大气压的作用。四、大气压的利用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同一高度。真空压缩袋:抽出袋内的空气,外界的大气压就会把它们压得扁扁的【优点】可以节省许多储存空间,还具有防霉、防蛀、防菌、防潮、防异味等功能。吸尘器:吸尘器工作时,会将里面的空气排出,使里面形成一个低压区,外界的空气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带着尘垢从吸尘器的地刷进人。离心水泵:叶轮旋转时,泵壳里的水会随叶轮一起旋转,水被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底阀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五、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相同高度上气压较高的区域叫做高压区,气压较低的区域叫做低压区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阴雨天气。高气压区和低气压区的气流运动(北半球)高压地区:温度较低,气体遇冷收缩,自上而下的空气运动;低压地区:温度较高,气体遇热膨胀,自下而上的空气运动;晴天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气压比夏天高。六、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在晴朗的天气,人的心情通常比较舒畅;而在阴雨天,往往会感到疲倦和心情烦躁。这主要是由于晴天的气压较高,而阴雨天的气压较低的缘故。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如果在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例如,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青藏高原时,常会因气压减小和缺氧等原因,产生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虽然人体承受的大气压并不小,但由于人体内也有压强,而且体内的压强与体外的大气压大致相等,它抗衡着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的反应。当体外局部的压强减到很小时,体内外的压强差会使该部位的皮肤向外凸出,同时体内的血液也会聚集到该部位皮肤的毛细血管中,使皮肤充血,中医的拔罐疗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七、气压对沸点的影响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高压锅的原理是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说水的沸点是100℃,必须强调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八、探究气压对沸点的影响图1 图2 图3实验步骤:如图1,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如图2用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此时烧瓶内的水停止沸腾如图3,移开酒精灯,待水温稍降一些,用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使瓶内的气压降低,此时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实验结论: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九、流体压强: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大小有关。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现象:虽然风向与墙面平行,但挂在窗内的窗帘却会向外飘出原因:窗外风速较大,窗外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窗帘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出窗外。(2)化油器装置:化油器上有一段突然变窄的管道与汽油供给部分相连,当气流经过狭窄的管道时,由于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与外界气体压力形成压强差,导致汽油就从喷管喷到气流之中,变成雾状。(3)飞机的升力:当飞机的螺旋桨高速转动,或发动机向尾部喷气而向前运动时,飞机的周围就会形成相对于飞机的高速气流。由于机翼的上侧做成凸圆形状,而下侧成平面形状,上方气流的速度就要比下方气流的速度大得多。机翼下侧受到气体向上的压强就要比机翼上侧受到气体向下的压强大得多。正是这个压强差,使得飞机得到了一个向上的升力。(4)火车站台上的安全线:当火车驶过站台时,车厢周围的气流速度增大,压强减小,如果人离火车太近,可能会导致被“吸入”铁轨,发生危险。第4节 风和降水一、风(1)风的形成: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2)风的要素: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3)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注意】天气预报中常使用8种风向: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如:风是从东边吹向西边,那么这个风的风向是东风。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风速常用风级表示。观测工具: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二、空气的湿度湿度:人们通常用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工具: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是最常用的湿度计。绝对湿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叫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的定义: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与饱和水汽压之比叫做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的大小是一个百分比值,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越接近饱和水汽压,就越容易形成凝结。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即最大水汽含量)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叫做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的测量:在生活中,空气的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的度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度数,计算温度差,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得出相对湿度。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三、降水降水的条件:①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②气温下降③空气中有微小的灰尘颗粒。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的深度。常用单位是毫米。测量工具:雨量器、雨量筒、雨量杯。天气预报一、常见的天气预报符号晴 阴 多云 降雨雷雨 降雪 风 台风冷锋 暖锋 霜冻 雾二、天气预报的含义每一个天气预报用语都有其特殊的含意。例如,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15~23℃”表示了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三、测量工具现在的天气预报除了地面观测站收集的信息以外,还有大量用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探测火箭、气象探测气球、海洋气象数据自动收集装置、自动遥感和遥测装置等收集的各种气象信息。气象工作者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上千万个天气信息数据,模拟天气变化,从而准确地预报天气。四、天气图天气形势常用天气图表示。天气图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天气图上的曲线叫做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冷锋等。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上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气温升高。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一、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我国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我国的气候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夏季风(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沛;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我国东部夏季普遍高温,降水丰富;冬季降水较少,温度较低。我国西部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少,气温较差较大。二、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降水变化大。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但日照充沛。这种气候特点是西部干旱地区的一项重要资源。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就和该地日照时间特别长且昼夜温差大有关。第7节 我国的气象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一、寒流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每年袭击我国的寒潮平均约有5次。寒潮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主要地区: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发生的原因:当冷空气向暖空气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表现:①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沙尘暴等②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雷电暴雨等防御寒潮的措施:铲除路面积雪,给路面撒盐、撒沙,给轮胎安装防滑链。寒潮危害(1)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2)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二、台风定义: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危害: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分布: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三、洪水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影响因素:持续性暴雨、台风、人类的一些活动植被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下渗,因此破坏植被会使洪水的危害增大。四、干旱干旱也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其他气象灾害还有沙尘暴、冰雹、霜冻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提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