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2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2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
课题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道德修养:懂得我国56个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法治观念:明白56个民族同心同德,守望相助,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健全人格: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激发学生热爱56个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 责任意识:了解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重点 了解各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难点 让学生在策划中感受民族一家亲,激发学生热爱并维护民族团结,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主问题设计1: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把课前搜集的或自己经历的相关资料整理在各自的导学单上。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员讨论,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组长做好分工,有序发言。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并对小组整体展学表现进行评价。 3.教师引领提升: 是啊,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他们如一棵棵颜色各异、形状各异的花朵装点着祖国的花园,让祖国这个大花园更加的绚丽多彩。 4.主问题1预设答案: 学生可以采用仿写的方式,介绍其他少数民族,尤其是“如果有人想参加这一节日的活动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意在让学生知道我国有56个不同的民族,各民族之间虽存在不同的节日和习俗,但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关连接介绍的是少数民族的祝福语,旨在增进学生对少数民族习俗的了解。
第二学程 1.主问题设计2: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兄弟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互帮互助,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国家还针对贫困地区制定了扶持政策,国家为了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哪些影响? 2.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同学们把课前搜集的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典型事例及相关资料整理到导学单上。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补充,组长主持,挑选出比较有价值的资料,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组长做好分工,有序发言。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并对小组整体展学表现进行评价。 3.教师引领提升: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做补充。 主问题2预设答案: “潜山县扶贫开发典型案例”“合作社撑起茶叶楼”等。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到,在通往小康的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民族之间要“守望相助”。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懂得各民族之间要相互融合、相互尊重、守望相助。
板书设计 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 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 相互融合 相互尊重 守望相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