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第1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从微观角度分析宏观物质的形成过程,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导入]从前面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原子的结构,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两个或多个原子是怎样反应形成新物质的呢?2.新课讲授任务一 认识离子键[教师活动] 让学生了解氯原子和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了解钠与氯气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讲授形成氯化钠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情况。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均不稳定,它们通过得失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与单质钠和氯气性质完全不同的氯化钠。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学习离子键的概念,讲述形成离子键的粒子。任务二 认识离子化合物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讲述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指出离子化合物与离子键间的关系,离子化合物的构成粒子。[思考讨论]1.“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只含非金属元素”这种说法对吗?请举例说明。2.“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这种说法对吗 [教师活动] 讲解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1.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2.学习电子式的书写。原子电子式:阳离子电子式:阴离子电子式: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但相同离子不能合并。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学键中离子键及电子式的有关知识,知道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电子式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原子、离子,还可以用来表示物质及物质的形成过程。【板书设计】1.离子键定义: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的这种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粒子:阴、阳离子离子键的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一般是活泼金属形成的阳离子和活泼非金属形成的阴离子2.离子化合物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常见类型: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盐电子式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