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古诗词赏析真题汇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一.古诗词赏析(共8小题)1.(2021秋 西华县期中)过故人庄【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1)补全古诗。(2)下面对诗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鸡黍:丰盛的酒菜B.郭:姓氏C.轩:门窗D.桑麻:桑树和麻,泛指农事(3)请你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画面。 (4)“重阳日”是农历 ,在这一天古人有 的习俗,“重阳日”在现代又被称为 ,请你再写出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2.(2021秋 太仓市期中)诗词阅读《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词的上片写了很多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3)孟浩然在《秦中寄远上人》中写到:“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同样写蝉,两位诗人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3.(2021秋 广饶县期中)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注】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析。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2021秋 营山县期中)我会诗歌鉴赏。按要求完成练习。七律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逸速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请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逶迤: 磅礴: (2)“暖”字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 心情;“寒”字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 (3)写出总括全诗的诗句: , 。(4)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 ,赞扬了 。5.(2021秋 泰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呈现了辽阔的千里江南春景图。B.诗歌中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C.诗歌中有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D.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明丽清新的江南景色。(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中“千里”是虚指,作者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江南春景之盛,视野开阔。B.诗歌中“四百八十”则是实指,这些错落有致的寺院更增添了春景之绚丽多姿。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D.这首诗是写景抒怀之作,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3)下列对诗歌表达的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B.表达了回首往事时的亡国之痛。C.表达了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D.表达了对亲人和对家乡的思念。6.(2021秋 岳阳期中)菩萨蛮 大柏地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①斜阳,关山②阵阵苍③。当年鏖战④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注释:①复:又、再;②关山:群山;③苍:苍翠;④鏖战:大战)(1)“菩萨蛮”是这首词的 ,词的题目是 。(2)展开想像,简单描述上阕所写的景象。 7.(2020秋 徐州期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表示最高级别,“百千”表示很多。(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8.(2020秋 凤凰县期中)阅读古诗,完成(1)~(4)题。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本首诗的作者是 , 代诗人,著名文学家、 家,有 之称。代表作有 等。(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浪淘沙: 九曲: 浪淘风簸: 天涯: (3)读了下面的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把你看到的画面用一段话描述下来。(不少于100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4)当你读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会怎么办?请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横线上。(不少于3种)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古诗词赏析真题汇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古诗词赏析(共8小题)1.【解答】(1)考查诗歌默写。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全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考查字词理解。A、C、D正确。B.有误,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3)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学生要明确描绘某句诗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与描写。“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意思是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打开房舍就看到场地和菜园,端起酒来又谈起了蚕桑种麻的农事话题,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4)考查文化常识和诗句积累。“重阳日”又称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故答案为:(1)孟浩然 绿树村边合 还来就菊花;(2)B;(3)打开房舍就看到场地和菜园,端起酒来又谈起了蚕桑种麻的农事话题,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4)九月初九 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 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2.【解答】(1)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喜鹊的惊飞,蝉的鸣声、青蛙的叫声可知,这些声音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2)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意思是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故选C。(3)本题考查了思维拓展。通过阅读可知,两位诗人的情感不相同,辛弃疾写蝉展现了夏季的景色,表达的是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孟浩然写蝉,表达自己官场失意,内心的悲伤和落寞。故答案为:(1)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2)C;(3)辛弃疾写蝉展现了夏季的景色,表达的是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孟浩然写蝉,表达自己官场失意,内心的悲伤和落寞。3.【解答】(1)考查学生对字词的赏析。阅读诗歌可知,“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牧童归去横牛背”的“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的天性。(2)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歌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故答案为:(1)“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的天性。(2)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解答】(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磅礴:高大雄伟。(2)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阅读诗歌可知,“暖”字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欣喜欢快心情;“寒”字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3)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诗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因此这句是中心句。(4)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歌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故答案为:(1)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高大雄伟。(2)欣喜欢快 惊险悲壮;(3)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4)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 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5.【解答】(1)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歌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诗歌中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诗歌中有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故D表述错误。(2)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四百八十寺”是形容佛寺很多。诗人用“寺”代指佛教,并用“四百八十”这个虚数来修饰,不但使诗歌富于形象感,也照应着首句中的“千里”,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了南朝时代佛教盛行的状况。故B表述错误。(3)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阅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知,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这首诗歌表达了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故选C。故答案为:(1)D;(2)B;(3)C。6.【解答】(1)考查了文学常识。结合课内所学可知,“菩萨蛮”是这首词的 词牌名,词的题目是“大柏地”。(2)对诗词的理解。结合译文,展开想象,合理写出即可。如: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故答案为:(1)词牌名 大柏地;(2)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7.【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意揣摩选项正误。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这句主要是运用了互文、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出战争的残酷与艰辛。赏析有误。故选:C.(2)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的心愿。故答案为:(1)C;(2)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8.【解答】(1)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积累。阅读诗歌可知,本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唐代诗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2)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浪淘沙”的意思是唐代曲名。“九曲”的意思是形容河流弯多。“浪淘风簸”的意思是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的意思是天边。(3)考查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意思是我仿佛看到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泥沙,这些泥沙随同黄河流经了千万里,在流浪的过程中它们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变得闪亮、变得珍贵。它们也经受了狂风的簸荡,但是它们的目标却一直很明确,从未止步不前。它们一路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4)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即:方法一:可以借助于文中注释理解。方法二: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方法三: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故答案为:(1)刘禹锡 唐 哲学 诗豪《陋室铭》》《竹枝词》;(2)唐代曲名。 形容河流弯多。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边。(3)我仿佛看到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泥沙,这些泥沙随同黄河流经了千万里,在流浪的过程中它们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变得闪亮、变得珍贵。它们也经受了狂风的簸荡,但是它们的目标却一直很明确,从未止步不前。它们一路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4)可以借助于文中注释理解。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