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统编版必修二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统编版必修二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含答案)

资源简介

政治必修2 一轮复习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知能目标
一级目标 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措施 3、社会保障的作用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二级目标 1、居民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 2、社会保障的内容、作用 3、第三次分配
二、知识自测
(一)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不是任意决定的, 。我国坚持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 、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 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 的 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 、 的社会地位。
(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必要性与意义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要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 参与收入分配。
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 ,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四)居民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
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 和 。
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 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 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五)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举措
必须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 、 的收入分配制度。
①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 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②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 ,强化税收调节。
④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⑤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⑥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消除贫困。
(六)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的组成 主要由 、 、 、 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共同构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①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核心。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
②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对象是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
③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对象主要是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
④社会优抚:对象是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
(2)社会保障的意义
①“减震器”:保障社会成员 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②“平衡器”: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③“助推器”: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如何不断完善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①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②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三、知识体系
四、典型例题
个人收入分配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承包土地种植水稻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出租土地经营权所获得的收入 ④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和奖金收入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股权激励是企业拿出部分股权用来激励企业科研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方法。通过完善股权激励等内部激励机制,使科研人员的收入与其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这一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 ①国家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②分配激励机制日益完善 ③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 ④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提高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3.买股票、债券所得,属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对这一分配形式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它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②它是资本要素创造价值的结果 ③它是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形式 ④它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分配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我国农村,农民通过承包集体土地经营所得的收益属于( ) A.按土地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财产性收入 5.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居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长,财产性收入在“钱袋子”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下列家庭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 ①出租房屋的收入 ②种植蔬菜大棚的收入 ③投资股票的股息 ④做企业兼职顾问的报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社会保障体系 6.我国已有许多城市规定了市民最低生活费标准线,对生活费收入低于标准线的居民予以适当的补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 A.社会保险的内容 B.社会救助的内容 C.社会福利的内容 D.社会优抚的内容 7.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保障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被认为是社会的“稳定器”、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和经济发展的“减震器”。他所说的社会保障( ) ①是居民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 ②是国家财政中重要的民生支出 ③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④社会保障程度越高越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有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B.社会福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C.社会救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D.社会优抚主要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 9.管理社保基金,制定养老金制度,都要立足于全国角度来思考和把握。我国有一个现实情况,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各有特点,要追求欧洲式福利国家在中国是不现实的,欧洲的高福利来自高税收,欧洲的税收比我国还要高。这启示我们( ) A.应该向欧洲国家学习,多征税,从而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 B.完善社会保障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C.应该由政府独自负担社会保险资金,增加人民幸福感 D.要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收入分配的举措 10.下表是某居民2021年一季度收入占比一览表。该表格表明( ) 内容工资薪金收入国债收入股票收入利息收入房产、土地等其他收入收入比例(%)407101429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该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③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③④ 11.第三次分配像一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要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重视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有助于( ) ①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 ③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扩大中等收人群体收入 ④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再分配做出有益补充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千百年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是关系社会稳定家庭幸福的大事。让千千万万老年人生活安心、舒心、顺心,始终是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把老年人福祉记挂在心,一项项惠老政策陆续出台、一处处为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带给老年人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我国已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6.38万个、各类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全国养老机构以内设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等不同形式提供医疗服务的比例达到93%;高龄津贴制度已实现全国省级层面全覆盖,30个省份建立了养老服务补贴制度,29个省份建立了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民政部数据显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已覆盖全部城镇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今后,民政部门将牵头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保障制度,积极为低收入、高龄、独居、残疾、失能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大力支持各地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互助养老设施,满足农村老人养老“离家不离村”的需求。 运用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请你为更好的实行“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①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②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要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④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