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1)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即将上钩的鱼儿被岸上走动的人吓跑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比较发出的声音C.用硬卡片以不同的速度在梳齿上划过,比较发出的声音D.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观察到水花飞溅的现象2.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8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怎么可能走了8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物理概念( )A.长度 B.时间 C.路程 D.速度3.下列成语用来描述声音响度很大的是( )A.余音绕梁 B.曲高和寡 C.声若黄鹂 D.响彻云霄4.“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小明同学对与自己身体有关的 数值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A.大拇指的宽度约为 1dm B.正常体温约为 37℃C.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5m/s D.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5s5.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C.当t一定时,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D.速度v不随路程s和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抬起压在不同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细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7.下列物理实验或操作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声音传播需要介质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发声体在振动C.保持露出桌面外钢尺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弄钢尺的力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听钢尺发声大小——响度与振幅有关D.用不可伸缩的棉线与硬币的边缘缠绕一周,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长度——硬币的周长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5cm、12.36cm、12.37cm、12.72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5cm B.12.37cm C.12.35cm D.12.36cm9.甲、乙二人在同一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则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4:1 B.2:1 C.1:2 D.1:410.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肯定是出了差错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11.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乙车 B.树木 C.房屋 D.甲车12.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A.唱歌的小明 B.飞行中的蜜蜂C.挂在胸前的哨子 D.震动的手机13.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重锤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个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则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时间和钢轨的长度分别是( )A.;B.;(v2﹣v1)tC.;D.;(v2﹣v1)t14.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s﹣t)图像,由图像可知( )A.秒内,乙车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秒时间内,甲车速度比乙车大C.第10秒时,甲、乙两车行驶距离相同D.第20秒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二、填空题15.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运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有一个足够长的水管,小明在管的一端敲击,小红在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______次响声。(水管中无水)16.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记录了甲、乙两球分别从a处竖直下落,到b处的过程中每隔1s所处的位置。该照片显示乙球做______运动,且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为______。小明在上学的路上要经过一段山路,上坡的路程是下坡路程的一半,若他上坡的平均速度是0.8m/s,下坡的平均速度是2.4m/s,则他在整段上学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17.2021年5月25日晚,长沙城区上空数百架无人机编队飞行,在夜空中不停变换,再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样貌,悼念袁隆平院士。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悬停,组成了袁隆平样貌图案,此时无人机相对地面是 _______的;图是某时间段甲乙两无人机的s﹣t图像,则甲无人机上升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m/s;甲乙两无人机的速度比是 ________。18.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Hz。19.如图是加油机和受油机编队飞行时从加油机舷窗拍摄到的歼10模拟加油的情形。以______为参照物,歼10是运动的;若加油机速度是600km/h,为保证安全,歼10的飞行速度应______600km/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飞行中飞行员需佩戴防护耳罩保护听力,这是在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20.有一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五次测量结果记录分别是:18.82cm、18.83cm、18.73cm、18.81cm、18.82cm。(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2)其中有一次测量结果错误,这个错误的结果是______;(3)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21.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所用的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_。22.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这说明声音可以______,通过听诊器可以清楚的听到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因为它能够减少声音分散,增大______。23.小帆同学从家乘公交车上学,公交车以54 km/h合______m/s的速度匀速行驶,以公交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 “运动”)。经过了10 min,到达了目的地,汽车行驶了______m。24.(1)图甲中圆球的直径是 ___________cm;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结果是18.39cm,18.40cm,18.41cm,18.52cm,则铅笔的长度应取__cm。(2)一条纸带厚薄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能恰好套进一个圆环中,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是 ___________。25.小雨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 ______振动而产生的。(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re”、“mi”三个音阶,则do这个音阶与 ______图位置对应。(3)小雨对着一山谷吹哨,要想听到回声,山体离她最少的距离是 ______m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2.D3.D4.B5.D6.A7.C8.D9.B10.B11.D12.C13.A14.C15. 216.匀速 5∶3 1.4417.静止 3 3∶118.340m/s 20~2000019.地面 等于 人耳处20.1mm 18.73cm 18.82cm21.2∶922.传递信息 响度23.15 运动 900024.1.50 18.4025.空气 B 17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