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物质的导电能力(一)导体、绝缘体的含义(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石墨(碳)、入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做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材、油和干燥的空气等。记住几种特别物体:水银是一种金属,通常是液体,也是导体;食盐固体、烧碱固体不是水溶液,不是导体。(二)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可能会变成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当烧到红炽状态时可以导电,干木头在潮湿的情况下可以导电,空气在闪电作用下可以导电,纯水地维V在掺有杂质的情况下也可以导电等。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电能力下降,甚至不导电,所以电路的关键部位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三)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的。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在金属导体中存在着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存在着可自由移动的电荷,称为正、负离子;在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由此可见,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四)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做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半导体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能力拓展】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由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大量其他物质,因此生活中所用的水是导电的。导体和绝缘体是根据导电能力来区分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仅仅在于“容易”和“不容易”导电,而不能理解为“能”和“不能”导电,这是由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变为导体的,例如干燥的木棒是绝缘体,而潮湿的木棒就变成了导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不是因为绝缘体不含有电荷,是由于几乎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二、电阻不同的水管水流大小不同,说明水管对水流有阻碍作用,不同水管的阻碍作用不同。类比到电流,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时,导体对电流也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且不同材料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为了描述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我们引入了电阻这一物理量。(一)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1)在科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2)导体的电阻由导体自身情况决定,不管这个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总是存在的。只是无电流通过时,这种阻碍作用没有体现出来而已。(3)绝缘体的电阻非常大,电流不容易通过;导体的电阻小,电流容易通过。(二)符号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三)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兆欧,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兆欧= 103千欧,1千欧= 103欧三、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我们从生活经验中知道,输电线越长,输电线耗电量越大;高压输电线很粗,而实验室中做电学实验用的导线却很细;导线一般都使用铜铝制成,而用其他金属制成导线的情况却很少。那么,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我们可以这样来猜想:①导体的横截面积可能会影响电阻的大小;②导体的长度可能会影响电阻的大小:③导体的材料种类可能会影响电阻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来逐个研究影响电阻的因素。依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导体电阻与某一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一)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设计思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选用不同长度的导体接入之间,观察灯的亮度以及电流表的示数。现象分析:当接入导体甲(1米)时,灯的亮度较暗,电流表的示数较小,说明甲的电阻较大;当接入导体乙(0.5米)时,灯的亮度较亮,电流表的示数较大,说明乙的电阻较小。由此说明导体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有关。探究结论: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二)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设计思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选用横截面积不同的导体接入,观察灯的亮度以及电流表的示数。现象分析:当接入较细的导体甲(0.5毫米2)时,灯的亮度较暗,电流表的示数较小,说明甲的电阻较大;当接入较粗的导体乙(1毫米2)时,灯的亮度较亮,电流表的示数较大,说明乙的电阻较小。由此说明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有关。探究结论: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三)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设计思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要控制导体的横截面积和长度相同,选用不同材料的导体接入,观察灯的亮度以及电流表的示数。现象分析:当接入甲材料(镍铬合金)制成的导体时,灯的亮度较暗,电流表的示数较小,说明甲的电阻较大;当接入乙材料(铜)制成的导体时,灯的亮度较亮,电流表的示数较大,说明乙的电阻较小。由此说明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材料有关。探究结论:横截面积、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导体,导体电阻的大小不同。(四)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设计思路: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时,应控制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相同。通过改变同一导体的温度,利用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的大小。实验步骤:按图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给金属导体AB加热半分钟,再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观察灯的亮度。分析与论证:加热前,电流表的示数较大,灯的亮度较亮;加热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的亮度变暗,说明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温度有关。各种材料的电阻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材料的电阻值是不同的,在同样的条件下,银、铜的电阻很小,电木、橡胶的电阻很大。一般常用铜来做导体,用电木、橡胶来做绝缘体。人体电阻的平均值是1 000~ 2 000欧。不同的入或一个入在不同情况下的电阻值是不同的。气温高或入体出汗时,入体的电阻值较小;气温低空气干燥时,入体的电阻值较大。【能力拓展】①实验过程中要控制电源电压不变。②实验中,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电阻的大小,这是运用了转换法。③实验中还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在设计实验和叙述结论时,都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如在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是否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如果说成“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控制其他因素相同。例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了四种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其导电性能。实验观测到的电流表示数和灯泡发光情况记录如下,则以下物质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食盐水 酱油 醋 花生油电流/安 0.18 0.15 0.1 0发光情况 亮 较亮 暗 不亮A.花生油 B.醋 C.酱油 D.食盐水例2、在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这是用来研究( )A. 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B. 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C. 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D. 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例3、在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请你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选出合适的金属丝( )金属丝代号 材料 长度L(m) 横截面积S(mm2)① 镍铬合金 1.80 1.0② 镍铬合金 0.90 1.0③ 镍铬合金 0.45 1.0④ 镍铬合金 0.90 2.0⑤ 镍铬合金 0.90 0.5⑥ 锰铜合金 0.90 0.5⑦ 镍铬合金 3.60 0.5A. ①②③ B. ⑤⑥⑦ C. ②④⑤ D. ①④⑦例4、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 V)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先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然后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连接方式 一根 两根串联 三根串联 两根并联 三根并联电流表读数(A) ________ 0.15 0.1 0.6 0.9(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①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________。②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________。(3)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5 Ω,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1 mm2,则这根合金丝的长度为________m。(已知长为1 m,横截面积为1 mm2的该合金丝阻值为1 Ω)1.白炽灯的灯丝断了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继续使用,这时灯变亮,这是因为( )A. 灯丝的长度变短,电阻变小 B. 灯丝的横截面积变细,电阻变大C. 灯丝的电阻不变 D. 灯丝的材料变了,电阻变了2.一根长1 m的导线,电阻为R。先把它剪去一半,再将剩下的一半拉长到1 m,此时它的电阻( )A. 大于R B. 等于R C. 小于R D. 因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其变化3.小明利用一个去掉玻璃壳但灯丝完好的白炽灯和其它必要器材, 完成一些电学实验。(1)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 闭合开关后, 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其示数为 安。(2)接着点燃酒精灯对灯丝进行加热, 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 是因为灯丝的电阻随着 而变大。(3)断开开关, 并将灯丝剪断, 再次闭合开关, 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 此时电路的状态 是 (4)在步骤(3)的基础上, 用酒精灯对固定灯丝的玻璃柱进行加热, 随着玻璃柱逐渐被烧 红, 小明可以观察到 的现象, 说明在特定条件下, 玻璃可以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了四种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其导电性能。实验观测到的电流表示数和灯泡发光情况记录如表。 食盐水 酱油 醋 花生油电流/安 0. 18 0.15 0.1 0发光情况 亮 较亮 暗 不亮(1)其中导电能力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2)小组里的一名同学认为检验电路有了电流表,可以把小灯泡去掉,直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人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人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1)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_______来判断。(2)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甲、图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___(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________两图所示位置。(3)将金属片a、b分别插人图乙、图丁所示位置,若I乙≠I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1.小明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发现实验器材中电阻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不可能完成的是( )A. 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 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C. 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 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2.如图所示,线路板上的三根合金丝长度相同,①和②粗细相同但比③细,小乐用该装置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比较电灯亮暗来确定电阻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B. 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应选合金丝①和③C. 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是否有关,选合金丝②即能完成D. 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可更准确地比较导体电阻大小3.用实验研究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时,供选择的导体规格如下表:材料 编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编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镍铬合金 ① 1 0.5 锰铜 ⑤ 1 0.5② 1 1 ⑥ 1 1③ 1.5 0.5 ⑦ 1.5 0.5④ 1.5 1 ⑧ 1.5 1你认为下面对导体选择最合理的一组是( )A. ③④⑤⑥ B. ②③⑥⑦ C. ①⑤⑥⑦ D. ⑤⑥⑦⑧4.在相同温度下,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 B. 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C. 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D. 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5.如图所示电路中,金属板M与N之间夹着一滴水银,当两金属板互相靠近一些时,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6.小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质的导电性,她先后在两个夹子间接入①铅笔芯、②铁丝、③塑料绳、④橡皮、⑤毛线、⑥自来水(装在烧杯里)。检查的结果是:当接入________(填序号)时灯泡发光,说明这些物体是________;当接入________(填序号)时灯泡不发光,说明这些物体是________。7.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规格不同的导体有若干)(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指明该方案存在的不足:________。(2)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当她将一段导体接入a、b两点间并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经检查电路无断路、短路故障,你认为灯不亮的原因是________。(3)小丽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该电路中灯泡的作用有哪些?①________;②________。8.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 V)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先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然后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连接方式 一根 两根串联 三根串联 两根并联 三根并联电流表读数(A) ________ 0.15 0.1 0.6 0.9(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①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________。②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________。(3)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5 Ω,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1 mm2 , 则这根合金丝的长度为________m。(已知长为1 m,横截面积为1 mm2的该合金丝阻值为1 Ω)答案及解析例1、D【解析】【分析】相同的条件下,物质的导电性越强,电路里的电流越大,灯泡的亮度越大。【解答】根据表格可知,当容器中加入食盐水时,电流最大,灯泡的亮度最大,因此物质导电能力最强的是食盐水,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例2、C【解析】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根据题目描述判断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解答】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两段后,它们的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而长度不同,因此用来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例3、 C【解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比的金属丝即可。【解答】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材料、长度和温度相同而改变横截面积,故选②④⑤,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例4、(1)0.3(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3)5【解析】(1)根据乙图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2)①将前三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即可;②将第一组、第四或第五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即可。(3)根据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定量关系计算即可。【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表选择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那么读数为0.3A。(2)①比较前三组数据可知,前三组实验中电阻的比为:,而它们的长度之比也是1:2:3,因此得到结论: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②第一组、第四组实验数据比较,它们的电阻之比:,而它们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2,因此得到结论: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3)根据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得到:,即,解得:L=5m。1.A【解析】根据导体的电阻和长度的关系分析即可。【解答】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白炽灯的灯丝断了后,把断头搭接起来继续使用,灯丝的长度变短了,电阻变小,而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了,因此灯变亮,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2. A【解析】根据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分析。【解答】将导线截去一半再拉长到1m,那么横截面积肯定变小了,根据“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可知,它的电阻肯定增大了,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3.(1)0.3(2)温度升高(3)断路(4)电流表示数不再为 0(或电流表指针有偏转)【解析】【分析】(1)根据乙图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2)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解答;(3)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4)常温下的玻璃为绝缘体,而熔融状态下的玻璃为导体,由于此时电阻减小,所以通过电路的电流会增大,据此分析电流表的变化即可。【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2)接着点燃酒精灯对灯丝进行加热, 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 是因为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变大。(3)断开开关, 并将灯丝剪断, 再次闭合开关, 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 此时电路的状态是断路。(4)在步骤(3)的基础上, 用酒精灯对固定灯丝的玻璃柱进行加热, 随着玻璃柱逐渐被烧 红, 小明可以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不再为 0(或电流表指针有偏转)的现象, 说明在特定条件下, 玻璃可以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4.(1)食盐水(2)不可行;AB 间电阻过小时,电流会过大,电流表可能会被烧坏【解析】(1)电流表的示数越大,灯泡越亮,导电能力越强;(2)通过灯泡的亮度可以感知电流的大小,从而确定导电能力强弱,它本身的电阻,可以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流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食盐水的电流最大,灯泡最亮,因此导电能力最强的物质是食盐水;(2)小组里的一名同学认为检验电路有了电流表,可以把小灯泡去掉,直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也能进行实验,我任务不可行,理由是:AB 间电阻过小时,电流会过大,电流表可能会被烧坏。5.(1)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2)①;甲、丙(3)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解析】(1)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因此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变化。(2)观察图甲和图乙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比实验;(3)根据图片分析图乙和图丁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解答】(1)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2)图甲和图乙中,盐水的浓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溶液导电性能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即验证探究①。为了探究猜想②,即探究溶液导电性能与溶液质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他因素相同而改变溶液的质量,故选甲和丙。(3)图乙和图丁中金属片a、b的距离不同,因此得到结论: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1. C【解析】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都会影响电阻的大小,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即可。【解答】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材料、温度和横截面积相等而改变长度。只需将这根电阻丝先接入一半,再全部接入即可,故A不合题意;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需要控制材料、温度和长度相同而改变横截面积。第一次接入电阻丝的一半,第二次将电阻丝对折全部接入即可,故B不合题;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需要控制温度、长度和横街面积相同而改变材料,无法做到,故C符合题意;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改变温度。只需第一次电阻丝不加热,第二次电阻丝加热即可,故D不合题意。故选C。2.B【解析】(1)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2)(3)影响电阻的因素为: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比电阻丝即可;(4)根据电流表的用途分析。【解答】A. 通过比较电灯亮暗来确定电阻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故A正确不合题意; B. 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改变材料,应选合金丝①和②,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是否有关,控制材料和粗细相同而改变长度,选合金丝②,先将整个电阻丝接入电路,再将电阻丝的一半接入电路即可,故C正确不合题意;D. 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可以准确的得到电流值,从而可更准确地比较导体电阻大小,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3. C【解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即可。【解答】A.探究电阻和长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改变长度,③④⑤⑥不能满足,故A错误;B.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改变横截面积,②③⑥⑦不能满足,故B错误;C.①⑤比较可以探究电阻和材料的关系,⑤⑥比较可以探究电阻和横截面积的关系,⑤⑦比较可以探究电阻和长度的关系,故C正确;D.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必须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等而改变材料,⑤⑥⑦⑧不能满足,故D错误。故选C。4.D【解析】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当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时,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题目没有限制这些条件,故A错误; 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铜线比铝线电阻小,故B错误;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小,故C错误;D.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故D正确。故选D。5.A【解析】【分析】注意分析水银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变化,进而分析电阻的变化,最后根据“电流和电阻的反比关系”确定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解答】金属板M与N之间夹着一滴水银,当两金属板互相靠近一些时,水银的长度会变小,根据V=SL可知,水银的横截面积会增大,这两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MN之间水银的电阻变小。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可知,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将变大,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6. ①②⑥;导体;③④⑤;绝缘体【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主要包括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和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主要包括橡胶、陶瓷、塑料、各种油类等。【解答】检查的结果是:当接入铅笔芯、铁丝和自来水时灯泡发光,故选①②⑥,说明这些物体是导体;当接入塑料绳、橡皮、毛线时灯泡不发光,即③④⑤,说明这些物体是绝缘体。7.(1)ab间电阻小时,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中的元件(2)ab间电阻太大(3)保护电路;粗略反映电路中电流变化【解析】(1)在甲电路中,除了电阻丝没有其他保护电阻,一旦电阻丝的阻值太小,就会导致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太大,可能会烧毁电器元件;(2)如果接入的电阻丝的电阻太大,那么通过灯泡的电流就会很小。而灯泡是依靠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流太小,就不能使灯泡发光。(3)通过灯泡的电流大,那么灯泡亮度大;通过灯泡的电流小,那么灯泡亮度小,因此通过灯泡的亮度变化可以感知电流大小变化,进而对电阻的大小进行判断;灯泡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因此可以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对电路造成破坏。【解答】(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指明该方案存在的不足:ab间电阻小时,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中的元件。(2)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当她将一段导体接入a、b两点间并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经检查电路无断路、短路故障,我认为灯不亮的原因是:ab间电阻太大。(3)小丽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该电路中灯泡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粗略反映电路中电流变化。8. (1)0.3(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3)5【解析】(1)根据乙图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2)①将前三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即可;②将第一组、第四或第五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即可。(3)根据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定量关系计算即可。【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表选择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那么读数为0.3A。(2)①比较前三组数据可知,前三组实验中电阻的比为: , 而它们的长度之比也是1:2:3,因此得到结论: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②第一组、第四组实验数据比较,它们的电阻之比: , 而它们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2,因此得到结论: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3)根据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得到:,即 , 解得:L=5m。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八年级“冲刺重高”讲义(二十四)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