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知能目标一级目标 1、新发展理念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级目标 1、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2、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3、恩格尔系数 4、实体经济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知识自测(一)新发展理念(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问题。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 问题。坚持协调发展,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和谐共生问题。(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 问题。(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 问题。(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 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 、发展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 、劳动者 转变。(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必要性: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2)构成: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有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3)主要任务:①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 体系。要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②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 体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③建设 型经济新体制。要求: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新发展理念 1. 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旨演讲中提出了“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共建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的三大倡议,宣示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态度和决心。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应该( ) 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②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③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建构内外联动格局 ④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确保人与自然和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加强扶贫脱贫工作( ) ①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现 ②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共享发展 ③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在我国刮起冰雪运动的旋风,冬奥会“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确立,使得冰雪场馆建设、冰雪人才培养和冰雪旅游,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发展理念决定发展的实践 ②我们要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③说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将得到更好地满足 ④必须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下列属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 A.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B. 发展网络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C.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D.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中心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 ) ①消除人民收入差距 ②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③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 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现代化经济体系 6.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出了新要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注重质量效益,不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经济增长要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③优化经济结构意味着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减少供应总量 ④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7.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享誉世界。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还存在许多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比重偏大、高新技术密集型企业偏少、许多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我国制造业现存的这些问题要求我们( ) A.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B. 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C. 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取消市场准入规则 D. 增加对外投资,占据国际市场 8.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这是因为实体经济( ) ①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③贯彻了新发展理念 ④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9. 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下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②限制传统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③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④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大国重器走上战场,自主创新技术大显神通。北斗、5G、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这从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 A.推动了我国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 B.就是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C.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奠定物质基础 D.是优化政治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1.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下列举措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 ) 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 ②大力发展证券、银行等金融业,促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③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实业致富的社会风尚 ④实施减税降费的宽松货币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2.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资源的优势。可见,要促使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 ) 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继续发挥价格优势 ④增加物资资源消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 某地依托美丽田园创建,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有效带动了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这表明该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①推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②符合乡风文明的要求 ③建立了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④坚持了农业优先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 2020年5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李克强总理在回顾2019年工作时指出:2019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①就是推进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②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③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协调发展新机制 ④必须把改革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6. 材料:S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浙南农村,近几年,该村先后获得了“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省管理民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作为现在远近闻名的明星村,S村曾经是有名的经济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建设新农村,振兴s村,成为该村孜孜求解的课题。回头看s村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自筹资金,对全村重新布局,实现了经济的产业集中;对污染企业技术改造,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腾笼换鸟”,不断促进产业升级;保证村民收入持续增长,村级收入持续向民生倾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村民福利不断提高。 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的知识,结合s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①我国乡村振兴坚持新发展理念,根据时代和乡村实际做好规划: ②我国乡村振兴要符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③我国乡村振兴要体现共同富裕的要求,要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的成果,调动村民建设乡村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