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4 大气压强(教材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4 大气压强(教材解析)

资源简介

8.4 大气压强
【基础知识清单】
1. 叫做大气压强,简称 。
2.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的科学家是 。
3.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用“ ”的原理,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
【知识深层理解】
一、大气压
1.概念:在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在液体内部有压强。气体和液体一样,也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在气体内部也有压强。
二、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托里拆利首先用科学的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2.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8-4-1所示。
(2)实验原理:用“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比较”的原理。
(
真空
大气压
水银槽
玻璃管
水银
大气压
真空
大气压
大气压

8-4-1

8-4-2
)如图8-4-2所示,当玻璃管两端都开口时,玻璃管与水银槽形成连通器,水银槽内的液面上方有向下的大气压,玻璃管内液面上方也有向下的大气压,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当玻璃管上端封闭时,由于玻璃管上端是真空,没有大气压,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应该等于大气压。所以大气压强一定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实验过程: (
玻璃管中装满水银

将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中

真空
760mm
大气压
大气压


8-4-3
)如图8-4-3所示,一只手握
住玻璃管中部,管口向上,在管
内灌满水银,排出空气,用另一
只手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
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
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
槽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
定,当管内外水银液面的高度差
约为760mm时,它就停止下降,读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
(4)计算大气压的值:如果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为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为:
,因为大气压的值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所以此时大气压的值应为1.01×105Pa。
(
大气压较小
大气压较大
图8-4-4
)三、影响水银柱高度的因素
1.水银柱的高度与外界大气压的关系:
如图8-4-4所示,因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的值相等,所以水银柱的高度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大气压较大时,托起的水银柱较高,当外界大气压较小时,托起的水银柱就较低。
(
上提一些
下压一些

8-4-5
)2.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上提、下压的关系:
如图8-4-5所示,因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的值相等,当外界大气压不变时,水银柱的高度就不变的,上提玻璃管(但管口不能离开液面),只能使玻璃管上方的真空部分增加,下压玻璃管(要保留一部分真空),只能使玻璃管上方的真空部分减少,但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所以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上提、下压无关。
(
较粗管
较细管

8-4-6
)3.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粗细的关系:
如图8-4-6所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的值相等,当外界大气压不变时,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不变,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只与水银柱的高度有关,在水银柱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粗管和细管里的液柱产生的压强是相同的。所以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无关。
(
高度
长度
高度

8-4-7
)4.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是否倾斜的关系:
如图8-4-7所示,因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的值相等,当外界大气压不变时,水银柱的高度就不变的。当玻璃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长度会变大,但要保持高度不变,才能使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所以当玻璃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高度不变,但长度变大。
(
大气压
大气压

8-4-8
)5.气泡对水银柱高度的影响:
在向玻璃管中装水银时,如果不小心水银中装入气泡,水银柱的高度将会比正常值要低,测量结果会偏小。
(

8-4-9
)如图8-4-8所示,这是因为水银中如果出现气泡,当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中后,气泡跑到真空部分,真空部分就不再是真空,而是气体,要对水银柱产生向下的压强,从而使水银柱的高度下降一点,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大气压的值偏低。
四、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我们知道,在液体内部,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我们生活在大气的最底层,就像在海洋的最底层,所以在地球表面气压最大,越往上大气压越小,山脚下的气压要大于山顶的气压。所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五、标准大气压
由于大气压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压随高度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比较气压的方便,人们将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用“atm”表示。在前面我们已经算出了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1.01×105Pa,所以1标准大气压等于
1.01×105Pa,即:1atm =1.01×105Pa。在日常生活中,当气压较大时,我们通常不是用多少帕斯卡去表示,而是用多少个大气压去表示。
六、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水柱的高度
当外界大气压是1标准大气压时,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那么水柱的高度应是多少呢?
1标准大气压=1.01×105Pa,水柱产生的压强也应该是1.01×105Pa。根据可知,水柱的高度h应为:
所以,当外界大气压是1标准大气压时,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水柱的高度应是10.3m。
七、气体体积与气压的关系
(

8-4-10
)如图8-4-10所示,当用力压气球时,气球的体积会变小,气球会变硬,球内的压强会变大;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用力压缩气体体积,使筒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从而使气体进入轮胎内部。所以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它的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压强就减小。
(

8-4-11
)八、容器内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当容器内温度升高时,内部气体膨胀,从而使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夏天汽车的轮胎容易爆胎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体积不变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九、大气压与生活
(

8-4-12
) (
大气压
大气压

8-4-13
)如图8-4-12所示,当我们用注射器吸药水、用钢笔吸墨水、用吸管吸饮料时,之所以能把液体“吸”进去,是因为当我们没有用力吸时,管内外的大气压相等,当用力吸时,使管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液体沿管上升,把液体“压”入口中或钢笔内。所以,实际上液体是被大气压“压”进去的,而不是“吸”进去的。
十、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大气压
2.工作过程:如图8-4-13所示,当下压抽水机的手柄时,活塞向上运动,抵消了一部分向下的大气压,水面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水“压”上去,从而起到“抽水”效果。
十一、离心式水泵
(
叶轮
出水口
大气压
大气压
压水扬程
汲水扬程
实际扬程

8-4-14
)离心式水泵使用前,要先灌满水,隔绝上面的空气,水泵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把泵壳里的水高速甩出水管,水被甩出水管时,就像抽水机的活塞向上运动一样,抵消了出水口处一部分向下的大气压,在井内大气压的作用下,把井里的水“压”进抽水管里,从而把水抽出。
压水扬程是由电动机的功率决定的,电动机的功率越大,把水抽得越高。
汲水扬程是由大气压决定的,汲水扬程是由大气压“压”上去的,汲水扬程一定小于10.3m,因为大气压最多可以托起10.3m的水柱。
实际扬程等于压水扬程与汲水扬程的和。
十二、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拓展)
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空气的密度越大,大气压越大。
1.气温对大气压的影响:对于密闭的空间,比如容器内的气体,温度升高,内部气压增加。但对于开放的空间却相反。大气处于一个开放的空间,气温升高,气体膨胀,密度减小,所以大气压降低;温度降低,气体收缩,密度增大,大气压增加。所以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温度越低,气压越高。
2.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因为冬天温度低,空气密度大,气压高;夏天温度高,空气密度较小,气压低。所以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
3.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大气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蒸气和尘埃。我们把含水蒸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蒸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干空气要比水汽的密度大。所以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
十三、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于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今德国雷根斯堡)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此实验也因格里克的职衔而被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他听说有许多人不相信大气压的存在,有人在嘲笑托里拆利,信与不信者双方争论得很激烈,互不相让,针锋相对。因此,格里克决心通过做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让大家心服口服。
有一天,他和助手做成两个半球,直径14英寸,约37cm,并请来一大队人马,在市郊做起“大型实验”。这年5月8日的这一天,美丽的马德堡市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十分爽朗,一大批人围在实验场上,熙熙攘攘十分热闹。有的说这样,有的说那样;有的支持格里克,希望实验成功;有的断言实验会失败。人们在议论着,在争论着,在预言着,还有的人一边在大街小巷里往实验场跑,一边高声大叫:“市长演马戏了!市长演马戏了!”
(
马德堡半球
)格里克和助手当众把这两个黄铜的半球壳中间垫上橡皮圈,再把两个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然后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内形成真空,最后把气嘴上的龙头拧紧封闭,这时,周围的大气把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
格里克一挥手,四个马夫牵来十六匹高头大马,在球的两边各先拴四匹,格里克一声令下,四个马夫扬鞭催马,背道而拉,好像在“拔河”似的。
“加油!加油!”实验场上黑压压的人群一边整齐地喊着,一边打着拍子。
4个马夫,8匹大马,都搞得浑身是汗,但是,铜球仍是原封不动。格里克只好摇摇手暂停一下,然后,左右两队,人马倍增,马夫们喝了些水,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又在准备着第二次实验。
格里克再一挥手,实验场上更是热闹非常,16匹大马,使劲拉,八个马夫在大声吆喊,挥鞭催马……
实验场上的人群,更是伸长脖子,一个劲儿地看着,不时地发出“哗!哗!”的响声。
突然,“啪!”的一声巨响,铜球分开成原来的两半,格里克举起这两个重重的半球自豪地向大家高声宣告:
“先生们!女士们!市民们!你们该相信了吧!大气压是存在的,大气压强是大得这样厉害!这么惊人!……”
实验结束后,仍有些人不理解这两个半球为什么拉不开,七嘴八舌地问他,他又耐心地作着详尽的解释:“平时,我们将两个半球紧密合拢,无须用力,就会分开,这是因为球内球外都有大气压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好像没有大气作用似的。今天,我把它抽成真空后,球内没有向外的大气压力了,只有球外大气紧紧地压住这两个半球……”。
通过这次实验,人们都终于相信有真空,有大气,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大得很惊人。
【总结】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并且很大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人生态度】
成功不在难易,而在于是否采取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带来满意的结果,但是不行动就绝对不会有满意的结果。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机遇,而是缺少抓住机遇的手。如果你有想法就要赶紧付出行动,别担心失败或者困难重重,只有在不停地实践与追求中,你才能超越自我,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