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想北平 学案 (中职专用)2022-2023学年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想北平 学案 (中职专用)2022-2023学年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无答案)

资源简介

想北平
【学习目标】
1.掌握关于老舍的文学知识,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
2.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3. 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初步体会作者对故乡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浓厚的眷恋思乡之情,初步领悟文章的人文精神。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老舍名字的由来:老舍先生是满族人,出生于北京市一个贫民家庭。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由父亲所起。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父母为图吉利,便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来到的意思。上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名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这两个字又有两个意义,既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又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个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他正式署名“老舍”是在192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上。
2、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不在北平(北京在1928-1949年间称北平)。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日本侵略需要“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写下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
二、基础积累:
1.预习思考:
(1)标题《想北平》的“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能不能换成“写”或“忆”? (2)作者眼中的北平有什么特点?
2.作者对北平有着怎样的感情?请从课文1—3段中找出原句并简析。
3.作者反复说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这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又是怎样说出来的呢?
4.老舍如此爱着北平,他到底爱北平的什么?体现了北平怎样的特点?(从课文4-7段选择其中的一段小组讨论、发言。)
5.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6.拓展延伸
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老舍为什么会把笔伸向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墙根,只选择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来写呢?是不是显得小气了一点?
三、随堂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老舍(1898~1966),原名 ,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 《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 等,短篇小说《二马》《离婚》《月 牙儿》等,主要散文集《我热爱新北京》《老舍散文选》等。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建筑 僻静 健康 菜摊子 采菊东蓠
B.辜负 积凑 既使 太极拳 枝枝节节
C.印象 清福 欧州 太极拳 风景名圣
D.咖啡 空旷 杜鹃 什刹海 以此类推
3.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 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2)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 太旷。
(3)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 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A.何况 不免 空闲
B.况且 未免 清闲
C.何况 不免 清闲
D.况且 未免 空闲
四、课后作业
课后搜集我国古典诗词中思家的作品。例如:李白《静夜思》《渡荆门送别》 杜甫《月夜》纳兰性德《长相思》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