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仁爱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仁爱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地村落照片,影响该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
读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3.演变至4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的问题有:a.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 c.受教育
条件好 d.环境质量下降 e.犯罪率下降 f. 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
A.a. b、c B.d、e、f C.a、b、d D.a、b、f
4.“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句歌词描述的乡村聚落是( )
A.农场 B.牧场 C.鱼村 D.林场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乡村,这里有河流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田野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6.该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C.平原广阔,水资源充足 D.位于沿海,海运便利
冷巷是我国传统庭院建设的精髓,其特点是“高墙窄巷”,仅容1~3人并排通行,巷内幽深,很少受到太阳直射,如图所示。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巷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冷巷主要分布于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推测高墙在冷巷现象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通风 B.防火 C.遮阳 D.防盗
9.我国某地民居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被称为船形屋。该民居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分早雨两季 B.全年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D.终年炎热干燥
自然环境会影响地区的建筑风格,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右图是云南吊脚楼,一般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特色景观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作为旅游资源的吊脚楼,它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
A.防寒保温 B.通风防潮 C.遮风挡雨 D.登高望远
11.它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特征是( )
A.独特的民俗 B.湿热的气候 C.密集的河流 D.多山的地形
读图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2.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13.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14.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
C.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D.它们美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15.下图四地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__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
17.聚落的分布:
(1)在________地区、________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2)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18.乡村和城市统称为_____。
19.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________,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________或竹楼。
三、解答题
20.读“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中,A、B、C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2)在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中,B地是_____(三大宗教)发源地,C地居民主要是____人种。
(3)据乙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_____(选填地形类型)地区。
(4)据丙图分析,按纬度来说,世界约有80%的人口分布在_____半球的中低纬度区。
21.下图是山东省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初中学生计划在图示区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该区地形以_____为主,河流干流流向为______。
(2)若A处气温为20℃,山峰B处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_℃。
(3)同学们计划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C处,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4)若在D处突遇泥石流,则①②③三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_。
(5)该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
(6)简要分析图中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B 6.C
7.A 8.C
9.A
10.B 11.B
12.D 13.C
14.A
15.D
16.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17.(1)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 沿海
(2) 高山 荒漠地
18.聚落
19. 城市 木楼
20. D 佛教 黄色 平原 北
21.(1)丘陵(丘陵、平原)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再转为由北向南
(2)17
(3)合理C处位于鞍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开阔
(4)②
(5)(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6)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运便利,取水方便(水源充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