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B)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2.下列历史事件中,为公元6世纪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的是( )A.商鞅变法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C.秦始皇推行群郡县制 D.北魏孝文帝改革3.2013年4月9日,记者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为了弘扬我国石窟艺术的创新精神,由该院出品的《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特种邮票纪念册》正式出版发行。云冈石窟开凿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三国 B.东晋 C.北朝 D.隋唐4.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区发生了里氏7.0级的地震。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 B.蜀 C.吴 D.西晋5.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6.“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7.考古工作者在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钱币、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8.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不能反映隋唐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 B.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C.科举制的兴起和完善 D.《金刚经》和活字印刷术9.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杨坚 B.李渊 C.李世民 D.武则天10.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A.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1.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词人灿若星河。与下图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时代的是( ) A.杜 甫 李清照B.白居易 辛弃疾C.辛弃疾 李清照 D.白居易 杜 甫12.“澶渊之盟”属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北宋与辽达成的和议 B.南宋与金达成的和议C.北宋与西夏达成的和议 D.南宋与西夏达成的和议13.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唐朝繁荣的文学 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1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5.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是( )A.重视发展农业 B.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C.建立行省制度 D.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6.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7.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18.《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江南地区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B.南方地区是国家的政治中心C.当时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D.江南地区文化繁荣19.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20.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以下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下面介绍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C.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D.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二、非选择题(60分)21.(12分)【帝王·兴亡】材料一:如下表。人物具体做法结 果秦始皇徭役繁多、赋税沉重、严刑酷法。秦始皇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最终秦朝至二世而亡。汉文帝汉景帝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倡节约,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汉初的社会经济得到继续发展,社会秩序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 。隋炀帝大兴土木,滥征徭役、兵役,挥霍浪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瓦解了隋朝统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重视农业、虚心纳谏、善于用人。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增强,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 。材料二:“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1)在材料一中 和 处填上合适的内容。(4分)(2)请举出秦、隋两朝创制的、并为其后朝代所沿袭遵循的制度各一例。(4分)(3)有人说,秦、汉与隋、唐之间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请根据两则材料加以说明。(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2.(8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项目史 实史 论范例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品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运送到西方,而西方的商人利用这条道路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物品运到中国。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1)史实:召公之子受封之燕;周公长子代表周公本人受封于鲁;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封于宋地。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① 。(2)② (2分,试举一例)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史实: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它官员身份也都等同于宰相。③ 。(4)史实: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分10个行中书省。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中央还派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并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以后,我国沿用了行省的设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④ 。23.(9分)材料一:“从今以后要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或许难以骤然改变;三十以下,凡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旧语。”《中国通史》白寿彝)材料二:如右图。(1)材料一反应了我国哪一改革?简要说明材料反映的改革措施的历史作用?(3分)(2)为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策创新?(各举一例)(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有什么意义。(2分)24.(11分)在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农业、科技等领域都创造了卓越的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右图。(1)材料一中新型农具出现于我国 (朝代),其中图A是 ,图B是 ,它们都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3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材料二: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2)材料二中提到的“三种东西”是我国古代哪三项重要的科技发明?并分别谈谈它们“改变了怎样的世界面貌和状态?(6分)(3)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什么重要启示?(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5.(1O分)【民族·交融】材料一:高帝(刘邦)自将兵往击之,冒顿(匈奴首领)纵精兵30余万围高帝于白登。……使刘敬结和亲之约,奉宗室女翁主(诸王之女)为单于阏氏(妻子),…… ——班固:《汉书》(1)材料一和图共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材料二:公元5世纪末,他进一步强化改革,重点是改革鲜卑族旧俗、实行全面汉化政策……使胡族政权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被中原文明所同化。——樊树志:《国史十六讲》(2)材料中改革的推动者是谁?他的哪些改革措施使胡族政权在政治上或在文化上被中原文明所同化?(至少列举两项措施)(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材料三:澶渊之盟以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开放榷场(是指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双方交换的主要商品,有香药、茶叶、漆器、瓷器、麻布以及羊、马、骆驼等。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3)材料中“双方”是指哪双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榷场”设置的作用。(4分)26.(1O分)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材料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一 图二 图三 (2)图一“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几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4分)(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BDCBADBDAA11121314151617181920CABBCDDCBD二、非选择题:21.(1)文景之治、贞观之治。(2)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或皇帝制、郡县制。隋——三省六部制或科举制。(3)①秦、隋都亡于暴政,而其后朝汉、唐统治者都吸取了前者亡于暴政的教训,重视民生、关爱百姓,实行仁政。②秦、隋两朝都有创新精神,首创了一些先进的制度,为其后朝所沿用。23.(1)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学习和吸收中原汉族地区先进的文化,加快北方融合的步伐。(2)秦始皇: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或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或加强监察制度,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监督,以加强皇帝的权威。) (3)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或完善各项制度,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5.(1)和亲政策。(2)孝文帝。迁都洛阳;统一使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采用汉族官制,律令等。 (3)北宋和辽。“榷场”的设置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融,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6. (1)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相对稳定(2)造纸术、印刷术;纸币;瓦舍(3)经济重心南移和科技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