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单元检测系列——期末检测(B)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单元检测系列——期末检测(B)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单元检测系列
——期末检测(B)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右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墨家思想 B.韩非学说
C.老子论道 D.先师孔子
2.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下对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①汉武帝 ②秦始皇 ③孔子 ④韩非子21*cnjy*com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者是( )
A.炎帝 B.黄帝 C.禹 D.启
4.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最高峰时,在位的执政官是( )
A.伯利克里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凯撒
5.5纪中叶诞生于罗马,后成为罗马法和欧洲法学渊源的法典是( )
A.罗马法 B.《十二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6.右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 )
A.皇帝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21*cnjy*com
D.中央集权制
7.下列叙述中,属于后来被秦始皇采纳的学派的思想是 ( )
A.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B.主张“民贵君轻”
C.反对掠夺战争 D.主张“法治”
8.文字是承载历史的符号,通过“甲骨卜辞”可以了解到( )
A.夏朝的历史 B.商朝的历史 C.秦朝的历史 D.汉朝的历史
9.下列哪些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1*cnjy*com
①村落的产生 ②发明陶器 ③文字的发明 ④国家的产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有一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的最佳旅游地应是(  )
A.希腊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1.《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12.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的版图是在哪个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13.北魏孝文帝为增进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采取的措施有( )
①改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话 ④和汉族人通婚21*cnjy*com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15.王焕之《凉州词》之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
A.大秦 B.西域 C.北宋 D.新疆
16.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我国古代某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图片,这一时期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16.秦与隋两个朝代具有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21*cnjy*com
①都是短命王朝②都修建了大型工程③都制定了重大制度④都被少数民族灭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唐朝时有一位家住杭州的读书人,决定到长安游历并求取功名。据此回答18~19题。
18.他首先乘船沿大运河北上,到长江前途经的这一段运河名为(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19.他到达长安后,漫步在繁华的街市中,他可能看到的有( )
①穿胡服的女子骑马游玩 ②因天气寒冷,平民百姓多穿棉布衣服
③卖珠宝的波斯店生意兴隆 ④许多外国人在长安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21*cnjy*com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二、非选择题(60分)
21.(4分)连线题:
古代埃及 青铜文明
古代巴比伦 金字塔
古代中国 摩亨佐·达罗
古代印度 空中花园
22.(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21*cnjy*com
材料一:“要爱自己的仇敌,不要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再把左脸送给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你就再把内衣送给他。”
材料二:“人生一切的苦恼,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要消除痛苦;必须修行,消灭一切欲望。”
材料三:“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依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人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请回答: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大宗教?请写出它们的创始人和创立时间。
23.(8分)阅读下列材料:21*cnjy*com
凡是不属于孔子的儒家学说范围之内的学说,都加以禁止,使它们不能发展。不正确的邪说灭绝之后,纪刚才能统一,法律制度才能明确:民众才能知道应该遵从什么。
(1)这段话是谁向谁提出的?(2分)
(2)这段话提出了什么建议?目的是什么?(4分)
(3)这个建议被采纳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4.(9分)
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千古一帝 ——李赞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1)千古一帝是指谁?诗中的“扫六合”又指的是何事?(2分)
(2)说说千古一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有效的有深远影响的积极措施三项。(6分)
(3)有人说他是一个暴君,可否有证据?举例说明。(1分)
25.(10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期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玄理、留学僧僧旻(mín)、灵云、惠云等人,仿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割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以天皇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大国崛起》
以下结论,在后面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材料中没提的打“○”,
(1)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 ( ) 21*cnjy*com
(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 ( )
(3)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 )
(4)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
(5)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 )
26.(10分)小明计划出一期有关元朝的黑板报。
(1)他设计了“试一试”栏目,你能试一试吗?(6分)
元代 流落到海南岛。跟当地的黎族入学会了棉纺织技术。回到家乡后。她推广了该技术,使松江地区成了“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心。元朝农学家 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拣字省时省力,更加方便。元朝的建立者是 。
(2)他找来了下面这两张图片,设计了“看一看”栏目,你能在两张图片中看出哪些历史信息?(至少两条)(4分)21*cnjy*com
27. (10分)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21*cnjy*com
(1)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__________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__________制度。(2分)
(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该制度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2分)
(4)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A
B
D
D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D
A
B
A
C
C
D
B
二、非选择题:
23.
(1)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
(2)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统一思想,巩固王权。
(3)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27.
(1)秦朝;郡县。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十三州部),各派刺史一人。
(3)行省制度;元世祖忽必烈。
(4)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任意答出一点,不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