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2.道德修养:增强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培养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 3.法治观念:懂得维护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4.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
教学重点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 党和国家如何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教学方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化展演开场舞《中华民族一家亲》 导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教师随笔
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我国各民族呈现怎样的分布格局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和基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4.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5.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6.党和国家如何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7.公民应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民族大家庭 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图和中华民族一家亲材料。 学生思考:我国各民族呈现怎样的分布格局 教师点拨: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教 学 过 程 播放视频《郑州暴雨灾害,哈密人民倾“馕”相助》。 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民族人民之间形成了怎样的纽带和情谊 教师点拨: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3.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材料。 学生思考: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教师点拨:(1)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拓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团结是坚持民族平等的结果;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播放视频《陕西对口援助西藏阿里》。 学生思考: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相互帮助,共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 教师点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知识归纳:民族概况、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的联系。 教师点拨: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人口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决定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展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语言方面平等的材料。 学生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平等的理解。 教师点拨:(1)社会地位平等: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2)法律地位平等: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提示:(1)对民族地区照顾≠违背民族平等。(2)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3)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 6.播放江孜保卫战相关视频。 学生思考:结合上面的视频,谈谈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教师点拨:(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3)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探究二:家和万事兴 展示31省市202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对比表。 学生思考:查找左图中民族地区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点拨:我国各省份经济发展存在差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相对落后。 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教师随笔
教 学 过 程 教师点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展示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的图片。 学生思考:图片中的做法表明我国如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教师点拨:(1)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2)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3)实施兴边富民行动。(4)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展示《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有关内容。 学生思考:结合材料说明国家是如何支持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教师点拨: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展示抢救整理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有关材料。 学生思考:我国是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 教师点拨: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5.知识归纳: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教师点拨:(1)经济方面: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2)民生方向: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3)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6.展示维吾尔族和汉族兄弟之间团结互助的事例。 学生思考:材料中两位民族兄弟的故事启示我们应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教师点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促进伟大的祖国繁荣发展。 教师随笔
四、学习达标训练(见课件)
要点 梳理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