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 内容 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能根据偏旁部首、形声字构字特点等识字方法认识“宿、寺”等 12 个生字。会写 “危、敢”等 8 个字。通过联系生活、看图说话的方式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通过结合随文识字、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偏旁部首、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宿、寺”等 12 个生字新词,了解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特点和左右笔画的穿插,正确读写“危、敢” 等 8 个生字。 难点: 通过结合随文识字、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教学 课时建议 本课建议教学 2 课时教学流程 预设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环节一: 诗人导 入,理解 诗题 第一课时: 1.直入课题《古诗两首》,联 系旧知《静夜思》,介绍诗人。2.课件出示李白图片。 3.结合写作背景导入新课,理解诗题《夜宿山寺》。(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强调“宿、寺”都是平舌音,引导学生注意“诗”与“寺” 的区别,再读诗题。 理解诗题。(时间:夜。地点:山寺。事件:宿。) 理解“宿”的含义,识记 “寺”的字形,说说诗题的意思。 背诵《静夜思》,观看课件, 了解李白相关背景。 理解诗题。 说说诗题的意思。 李白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大诗人,一年级曾经学过他的诗,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回顾旧知, 引出新课。抓诗题, 引关注,助理解。诗歌的题目往往藏着很多信息,从诗题入手, 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1.引导学生初读古诗,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 生字借助书上的拼音认读。读 自读古诗。 同桌互相交流读诗,纠正对方读 《 语 文 课 程 标准》指出:小学各年 级的阅读教学应重视环节二: 初读古 诗,识记 生字 通句子,争取读得流利。 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同桌互相交流读诗,互相纠正对方读音。 指名读诗,相机正音。读准“辰、恐、惊”等字的发音。2.课件出示:“宿、寺、危、辰、恐、惊”,引导学生思考: 怎样快速记住这些字?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宿、寺、恐、惊、危。 用比较法识记:晨——辰 (“辰”字在诗句中表示日、月、星的总称);诗——寺; 京——惊。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恐、惊。二字都与心理活动有关。 老师范读,指导学生聆听, 体会本诗的停顿之处。 师生合作读古诗,在朗读中 感受古诗的节奏。 音。 指名读诗。 集体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聆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停顿之处。 师生合作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朗读。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必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 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初读古诗,除了读准字音以外,还应该关注古诗的节奏, 多种形式诵读出古诗的节奏。 本环节还利用规律归类识字,强化学生的记忆。通过对生字的识记方法的归类,让学生识一个字得一类字,做到举一反三,提升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一)品读第一、二句 (一)品读第一、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山寺给自己的印象。 学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 辰”。抓关键词理解诗句。 二句。 1. 观 察 课 文 插图,说出山寺给自 己的印象。(1)出示“危楼”图片,随文 学习“危”。范写生字。字理 2.对照“危楼”图 片,学习“危”字,环节三: 识字“危”字,从而理解诗中 的“危”的意思不是“危险”, 通 过 字 理 理 解 “危”是“高”的想象画 面,理解诗意 而是“高”。“危楼”即“高楼”。 (2)理解“高百尺”。 “高百尺”,这是夸张的写法。 形容楼很高。 意思。 3.理解“高百尺” 是夸张的写法。结合李白其他诗句, 感受夸张写法在 识字写字时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多种方式随文识字符合低段 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3)结合李白其他诗句“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 等理解并指导朗读,将“高” 诗句中的运用。 4. 想象诗人站在山顶寺庙的高楼 知水平,而识字又与诗意的理解紧密结 合。字读得响亮。 上远眺时的景象。 引导学生通过结合识(4)想象:诗人站在山顶寺庙 的高楼上远眺时的感觉,并说 5.带着想象,感情 朗读。 字,图文对照,想象 画面的方法读懂诗句一说。 6.学习生字“辰”, 的意思,重在帮助学边看图片,边读出楼很“高”的感觉。 摘星辰。随文教学生字“辰”,联系“晨”比较记忆, 进行区分。“辰”字在诗句中表示日、月、星的总称。 指导朗读。想象摘星辰的动作,加动作朗读诗句。 对照图片,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很近,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辰。体会诗人想象力的丰富。 师小结,有感情朗读诗句。朗读时强调“高”和“可”字,突出楼之高。 (二)品读第三、四句。 学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抓关键词理解诗句。 “不敢”。诗人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呢? 随文学习“敢”。“敢” 与“取”容易混淆,可通过口诀“耳朵上面挂上钩、右边反文不是又”来区别。 “恐惊”二字都与心理活动有关,用换词法理解。 观看插图,想象画面,诗人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读。 配乐朗诵整首古诗。 教师小结学法:抓关键词,图文对照,想象画面。 比较“晨”字,进行区分。 7.加上“摘星辰” 的动作感情朗读。8.对照图片,想象诗人“ 手可摘星辰”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想象力丰富。 9.感情朗读诗句。 (二)品读第三、四句。 思考:诗人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呢? 理解字词“不敢”。 随文学习生字“敢”。 用换词法理解“恐惊”的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6.配乐朗读古诗。 生“读懂诗句”,从而能运用所积累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描绘的画面,感受山寺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环节四: 学法迁 移,提升能力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进草原 播放关于草原的视频,学生谈感受。 导入话题,到敕勒川看草原美景。介绍“敕勒”。 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诗识字,感受诗味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平舌音“似”“苍”,特殊 读音“见”,知道“见”是出 (一)创设情境, 走进草原 观看草原视频, 谈对草原的整体感受。 聆听老师介绍“敕勒”。 齐读课题。 (二)读诗识字, 感受诗味 自由读古诗。 指名读古诗,正 本环节为第二课时, 在学习了《夜宿古寺》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现、显露的意思。 音。 运用之前学习的方法3.识记生字: 3.归类识记方法, 抓关键词进行图文对归类识记方法: 识记生字。 照,想象画面,从而(1)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似、 4.反复连读古诗。 更深感受到大草原苍庐、笼、盖、苍、茫。 (三)想象画面, 茫辽阔、壮丽富饶的(2)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笼” 诵读诗句。 风光,感受到敕勒人字,通过插图,理解“笼盖” 1.观察课文插图,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意思。 结合诗句说说自 的豪情。(3)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苍” 己看到了什么?“茫”。通过联系生活、看图 诗中写了哪些景说话的方式理解“苍苍”“茫 物。茫”的意思。 2.学习“敕勒川,4.引导学生反复练读古诗。 阴山下。天似穹(三)想象画面,诵读诗句 庐,笼盖四野。”1.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诗句, (1)图片对照,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诗中写 找出诗中哪几行了哪些景物? 是描写图中的内2.学习“敕勒川,阴山下。天 容。似穹庐,笼盖四野。” (2)新旧知识比(1)图文对照,诗中哪几行是 较理解“川”字,描写图中的内容?出示:敕勒 根据诗句选择词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 义。四野。 (3)结合课件、(2)新旧知识比较理解“川”: 图片了解“ 敕勒出示:遥看瀑布挂前川,出示 川、阴山”的位置“川”在字典中的意思,进行 及环境。比较,选一选。 (4)看图理解“穹(3)结合课件了解“敕勒川、 庐”的意思。阴山”的位置,借助图片了解 (5)通过动作理“敕勒川、阴山”的环境。 解“笼盖”的意思,(4)看图理解“穹庐”:“穹 体会大草原的辽庐”就是草原人民居住的房子。 阔。(5)让学生用手势模仿穹庐笼 3.学习“天苍苍,盖四野的情景,体会大草原的 野茫茫,风吹草低辽阔。 见牛羊。”3.学习“天苍苍,野茫茫,风 (1)根据图片,吹草低见牛羊。” 联系生活实际理(1)出示相关图片,联系生活 解“苍苍、茫茫”。实际体会“苍苍、茫茫”,诵 诵读诗句。读体会。 (2)结合诗句,天苍苍:天空蓝蓝的;白发苍 说说蓝蓝的天空、苍:头发白白的;松柏苍苍: 茫茫的草地带给松柏绿绿的。 自己的感受。野茫茫:原野没有边际;大海 (3)闭目想象,茫茫:大海没有边际;云海茫 结合诗句,用自己茫:云雾浓厚看不清楚。 的话说说看到的小结:“苍苍”“茫茫”并不只有一个意思,形容不同的食物的时候有不同的含义。 说说这蓝蓝的天空、茫茫的草地带给自己的感觉。反复诵读。 出示:风吹草低见牛羊。学生闭目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画面,感受草原壮丽富饶的景象,体会牧民的自豪之情。 采用多形式指导朗读、背诵。 画面。 (4)多种形式朗读、背诵诗歌。环节五: 书写生 字,点评 反馈。 通过“一看结构,二看笔画, 三对照”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写字。 通过对生字的归类整合,引导学生发现左右结构的生字规律。如:敢、惊、阴、似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左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要写得舒展一些。“敢、阴、似”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 “野”字左右等宽,左短右长。注意变笔:“野”字的“里” 的末笔横改提。 指导“苍、茫”两个字的书写时,要注意比较同是草字头、上下结构,上部与下部的宽窄位置。“苍”的撇捺要舒展, “茫”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危”字:“厂” 横笔写在横中线上方,横折钩较小,竖弯钩要舒展。 4.重视抓住要点进行评价。 对生字进行归类, 发现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生字的书写要点。 梳理字形,观察分析。 描红仿写 ①书写姿势正确。 ②描红不露红。 ③仿字形结构笔画占位。 自评修改 ①生字书写正确。 ②结构合理,字稳当。 ③卷面干净整洁。 培养学生读帖的能力,注重细致观察。归类指导,发现汉字书写规律,重点关注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部首的变笔。其次, 指导、练习、点评, 三者照应,也能有效提高书写指导力。作业评价思路 作业安排: 书写生字。 正确、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 读诗句,想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评价思路: 是否能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是否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是否能根据诗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