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共圆中国梦【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2.道德修养: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3.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4.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踏实奋斗、勇担责任的自信追梦人。【教学重点】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教学难点】我们自信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 新课导入展示故事,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的梦想或谈谈你的中国梦。环节二 落实自学学生自学教材,思考并勾划下列问题:1.怎样实现中国梦?2.自信的根源在哪里?3.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环节三 讲授新课一、圆梦大舞台视频:非凡十年,中国的10个维度 提问: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砥砺奋进,自强不息,“中国深度”、“中国跨度”也强有力的证明了我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既是中国人艰苦奋斗的证明,也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之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讲解: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提问: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呢?总结:国家角度: (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②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总结:(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①是什么: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为什么:他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讲解:毛泽东曾经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倒骑毛驴的张果老永远到不了蓬莱仙境,因为他虽然面朝东方,毛驴却是向西行,道路错了,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在国家的角度,道路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一条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证明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近代以来各党派纷纷提出自己的立场,均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社会主义作为救国图强的道路,最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照搬苏联模式,道路越走越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又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一条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之路。总结:(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总结:(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讲解: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展示图片:教材114页相关链接的内容 提问:为什么梦想只有在劳动者手中才能实现?学生回答:提示:①把中国梦变为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艰苦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梦想,只有在劳动者手中才能变为现实。总结:个人角度:(5)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奋斗。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提问:你准备为实现中国梦做点什么?学生回答:①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③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真好;④依法同各种破坏和阻碍国家发展的行为作斗争。二、自信的中国人视频: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提问:结合视频深入理解“四个自信”。讲解:“四个自信”即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是根本,理论自信是引领,制度自信是保障,文化自信是支撑。总结: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视频:“洋记者”感知中国 提问,中国人的自信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总结:(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阅读教材116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 用词语描述自己心中的自信的中国人的形象。学生回答:不卑不亢、开放包容、与时俱进、锲而不舍、锲而不舍、理性和平提问: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自信呢?学生回答:总结:(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各种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阅读教材117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 提问:追梦人的故事启示我们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学生回答:总结:(5)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教师总结: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民族复兴图景,镌刻着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身影,少年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环节四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进行归纳总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