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延续文化血脉》 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和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和内涵,掌握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 2.情感体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判断、道德情感意志、道德实践能力,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3.责任意识: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教学 重点 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原因和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践行传统美德的要求。教学 难点 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中华美德的重要性。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情境教学法、探究讨论法。教 学 过 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了解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器、航天展、量子实验卫星、暗物质探测器、卫星定位系统、火星探测器等航天器的名字,知道这些航天器的名字取自古代文化,承载着古人未竟的梦想与期待,也延续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它包括哪些内容 又有什么特点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 3.中华文化有什么重要性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5.什么是文化自信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它有什么特点 8.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重要性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9.青少年应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中华文化根 展示各民族节日的有关材料和图片。 学生思考: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和文化,表明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点拨: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 学 过 程 2.中华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学生思考: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哪些 教师点拨:(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展示汉字和其他民族文字的图片。(见课件)(2)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展示《易经》《史记》《四库全书》等古典书籍图片。(见课件)(3)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展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建筑、陶瓷等古代科技工艺有关图片。(见课件)(4)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展示诗词、绘画、戏剧、剪纸等传统文化图片。 3.展示中华文化从远古形成以及中华文化内容的有关材料。 学生思考:你能用两个成语来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吗 教师点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对比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发展。 学生思考:通过对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发展的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点拨: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5.播放视频《传统文化展现时代风采》。 学生思考:《七夕奇妙游》让东方美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表明中华文化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结合视频说明其原因是什么。 教师点拨: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6.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学生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点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7.播放视频《中华文化的力量》。 学生思考:结合视频谈谈中华文化有何重要性。 教师点拨: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③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④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⑤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8.播放视频《文化自信关乎民族复兴》。 学生思考:(1)什么是文化自信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教师点拨:(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展示“汉语桥”2021年举办情况有关材料。 学生思考: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教师点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教师随笔教 学 过 程 探究二:美德万年长 1.展示孟子、范仲淹、林则徐、邓小平的名言。 学生思考:阅读上面的名言,你能感悟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吗 教师点拨:孟子、范仲淹、林则徐、邓小平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但他们的忧乐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中华美德代代相传。 2.播放视频《郑州暴雨救援中的感人瞬间》。 学生思考:结合视频,谈谈你对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的认识。 教师点拨:(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2)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3)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3.展示传统美德典故的有关图片。 学生思考:阅读上面图片,说说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特点。 教师点拨:(1)内涵: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2)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4.展示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材料和图片。 学生思考:向榜样学习,传承美德,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教师点拨:(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2)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3)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4)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教师小结: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学习美德精神,学习身边榜样,从现在做起,践行美德,争做时代好少年。 教师随笔四、学习达标训练(见课件)要点 梳理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