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的认识(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的认识(导学案)

资源简介

课题:4.1比的意义(新授课)
导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导学重点 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导学难点 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探究活动一】 1、15÷( )==( )÷40=(——) 2、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 ),除数相当于( ) 【探究活动二】 探究:比的意义; 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用除法表示长是宽的几倍,列式为( ),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列式为(),也可以用比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比是( : ),或宽和长的比是( : )。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除法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 ),用比表示为( )。 得出结论: 。 【探究活动三】 探究:比的认识: 1、3:4=中,比的前项是( ),后项是( ),比值是( )。 2、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1)依15:10 = 15÷10 = 填写下表 比除法分数
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为: 【导学一】(4分钟) 设置意图: 复习旧知识 操作流程: 1.并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 2.教师点评。 3.引出新课。 【导学二】(8分钟) 设置意图: 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操作流程: 1.学生讨论怎样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同类量的比)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引出今天的新课。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3. 巩固练习。 4.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例子,小组讨论什么叫比,代表发言。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 【导学三】(12分钟) 设置意图: 认识比各部分的名称 操作流程: 一、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引导学生讨论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各组汇报交流。(课件展示) a∶b=a÷b=(b≠0)
A:B=( )÷( )=(B≠0) 【课堂小结】 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得怎样?老师讲得怎样 【当堂测评】 填空。 (1)3∶7=(  )÷(  )=。 (2)3∶(  )=24,3∶(  )=0.8 (3)11÷6=(  )∶(  )= 2.书法小组有男生6人,女生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全小组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和全小组人数的比是(  )。 3.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6∶8  0.5∶0.15  3∶0.5 3∶5      0.05∶1 4.你能算出下面三角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和面积比分别是多少吗 从甲地到乙地,快车7小时可以行完全程,慢车用10小时行完全程,写出快车和慢车所用的时间比的比值和速度比的比值。 【课堂小结】(3分钟) 设置意图: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知识点,达到总结归纳的目的 操作流程: 学生回答老师整理 【当堂测评】(13分钟) 设置意图: 过简单的表示比和求比值的简单计算,渐渐引入较复杂的实际应用,逐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流程: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检测 集中评讲典型错例。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