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望洞庭》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望洞庭》教案

资源简介

《望天门山》《望洞庭》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词,多音字,会写生字词。
2. 圈画景物,抓特点想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教学重难点】
对比感知三首诗的不同点,抓住相同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流程】
板块一 诵读古诗句,明确单元主题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从心底发出感叹(出示单元导读页),生读: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
1.欣赏美景,诵读古诗
诗人们也喜欢用他们的妙笔点染河山,让我们一起读诗,欣赏诗歌中的美景吧!
画面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画面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画面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引入新课
诗句中蕴含着诗人对美好河山的热爱,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三位诗人感受他们笔下的美好山河。
板块二 学习《望天门山》,感受磅礴之美
(一)聚焦“望”字,读题引入
1.我们先同李白去天门山看看,读课题《望天门山》。从一个“望”字中,你感受到些什么?
2.交流指导:“望”指向远处看。诗人远望这样的天门山会看到些什么?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读古诗想象画面,感受景物之美
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试着勾出诗中的景物。
2.学生练习朗读,勾画景物。
3.交流指导,初步感知。
(1)相机指导重点字词。回:回旋,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断”与“开”,写出了浩荡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2)交流勾画的景物:望着(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这些景物,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3)想象朗读
(三)读古诗串联画面,感受变化之美
1.思考:这幅画面有变化吗 诗人望天门山的镜头有没有移动呢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随着镜头的移动,画面活了起来。此时,你就是李白,坐在船上顺流而下,看到雄伟壮美的山水,试着把诗中的景物串联起来,读出感受。
(1)学生想象画面,自由朗读诗句。
(2)指导读好诗句中的加点字词(动词),说感受,体会天门山的磅礴之美。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四)回到“望”字,体会诗人情感
1.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李白2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华,第一次离开巴蜀,刚踏上实现人生理想的征途。此时的李白,望着这样一幅壮丽雄奇的画卷,他的心里会由衷感叹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体会诗人对神奇壮丽的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板块三 学法迁移,学习《望洞庭》
李白以“望”字统领,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而去的雄奇景色。同样是望,刘禹锡看到的洞庭湖是怎样的画面呢?
(一)学法迁移,自主学习
(二)交流反馈
1.诵读,指导重点字词。(和:和谐。磨mó:用工具打磨平整。)
2.交流景物带来的感受,想象画面诵读。
板块四 诵读结课,升华情感
(一)对比发现,思维训练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祖国的美丽风景,再读,思考:它们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
(二)诵读结课,表达热爱
两首诗的景致不同,表达不同,自然美得不一样。两位诗人用妙笔点染山水,表达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现在欣赏着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再深情地诵读,表达你的热爱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