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专题教育 《电话与我们的生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专题教育 《电话与我们的生活》教案

资源简介

电话与我们的生活
专题一:通讯方式的演变
专题二:说说电话
专题三:打电话的学问
专题四:动手做个土电话
专题一:通讯方式的演变
活动目标:
了解从古至今通讯方式的发展过程,总结补充表格,并从表格中分析归纳出通讯方式发展的趋势。
能跟同学分享交流关于一种通讯方式的趣闻趣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搜集图片,了解通讯方式发展的历史,并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课堂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每天都会打电话?在很久很久以前,当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电话,你们知道伟大的古人们都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的吗?
(2)学生交流分享。
二、课堂新知
(1)古代通讯方式:烽火台、信鸽、驿站;
(2)近现代通讯方式:电报、快递邮递、对讲机、电话、多媒体综合;
(3)我来说一说——关于通讯方式的小故事;
(4)补充表格:请同学们将以上几种通讯方式的功能、特点以及传递速度在表格上补充完整。
补充完表格后,你们发现了什么?(通讯方式的演变方向是从简单到复杂,传递速度从慢到快)
三、课堂总结
虽然古代的技术手段没有我们现代如此发达,但古人们也是非常聪明,他们创造了各种实用的通讯方式,虽然现在已经几乎不用了,但正是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先,慢慢地才会有现在的我们,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传递速度越累越快,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也让人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珍惜,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课可以懂得珍惜身边人。
教学反思: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介绍各种通讯方式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以后可以多加采用这种授课方式,这就是所谓的让学生在乐中学。
专题二:说说电话
活动目的: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了解电话的构成、原理以及种类;
了解电话的发展史。
活动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观察自家的电话机的构成;教师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认识电话的种类
师:电话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通讯工具,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同学们都见过哪些电话机呢?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见过或用过的电话机(传真电话机、可视电话、手机、小灵通、公用电话)
师:电话机的种类可真多呀!那么你们家的电话机是哪一种呢?
二、我家有个电话机
(一)观察家里的电话机,它是由什么构成的?(按键、话筒、底座……)
(二)你家的电话机都有哪些附加功能?(视频、传真、游戏……)
三、电话的原理
用电流的强弱来模拟声音大小的变化,从而用电流传送声音
四、电话的发展史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贝尔)
(二)8张照片看懂电话的发展史;
(三)分享与交流同学们,仅仅100多年啊,电话的发展如此迅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它的发展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呢,结合你的体会说一说。
五、教学小结:
同学们看,当我们要交流,寻求帮助时,都要用到电话,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话的作用越来越广泛,电话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通讯工具。
教学反思:由于这节课理论性知识比较多,我会更多地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多多进行分享交流,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理解,也更感兴趣。
专题三:打电话的学问
活动目的:
让学生了解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
认识国内外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了解随意拨打报警电话是违法行为。
活动准备:
搜集资料,准备教学视频,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打电话,也许是打给家人,也许是打给朋友,可你们知道,打电话也是一门学问吗?
(二)拨打本市电话与拨打长途电话的区别;
(三)听一听电话声,说出打电话的什么时候会听到这种声音呢?
二、情景模拟
师: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打电话,那老师要测一测你们,你们平常都是怎么打电话的?
活动流程:邀请学生上台——拨通电话——情景模拟——学生补充
1.打电话找同学,对方妈妈接电话
2.在家里接到一个叔叔的电话,要找你的爸爸
爸爸在家的话
爸爸不在家的话
3.拨打求助电话时
4.同学们还知道
三、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
我们认识了神奇电话的作用,现在考考你们,你们知道下面几种情况都要拨打哪些电话号码吗?
四、知道如何正确地拨打应急电话
师:当紧急突发事件真正发生的时候,我们必须及时拨打相应的应急电话。那么,拨打时该说些什么呢?(在说清楚地点,联系人姓名电话外,还必须保持镇静,说清楚当时的状况,以便救助人员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提早做好相应的准备。)
课堂总结
同学们,别看打电话这么简单,里面的学问可真不少呢,打电话时要注意文明用语,当我们学会正确拨打应急电话,当危险发生时,要保持镇定,小小的电话,挽回的就是——人的生命,同时,也要认识到随意拨打求助电话是违法行为,根据造成的后果严重与否,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教学反思:在组织模拟打电话环节还不够有序,且学生上台后无法准确表达语言,可以让学生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再上台模拟,效果会更好。
专题四:动手做个土电话
活动目的:
学会动手制作土电话,初步感受把声音传给远方具体的事物需要哪些简单工具的帮助;
了解线可以传递声音的功能,训练学生穿线,打结的能力;
感受自己动手制作和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美的情趣。
活动准备:
学生自带道具,教师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动手制作土电话
(一)道具:纸杯两个,一根适当长度的棉线,一把小刀、一根竹签,彩笔
(二)三步走:制作——设计——测验
制作:利用现有道具制作专属自己的土电话;
教师示范,讲解做法。
  1)用牙签将两个纸杯的底部戳一个小洞。
  2)利用牙签尖将棉线穿过两个纸杯底部的洞。
  3)将穿过纸杯底部洞的棉线缠在小硬纸片上,再打结加以固定。
  4) 老师深入学生中间给予指导。
设计:用彩笔或小装饰品在土电话上进行设计创作,让你的土电话看上去精致美丽;
测验:测一测你的土电话能不能传递声音,能传多远。
神奇的土电话
想一想:土电话为什么能通话?
(一人在话筒开口说,另一人在话筒开口边用耳听,声音就可以通过棉线振动远距离传过来)
评一评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土电话,谁的土电话设计最好看?
教学反思:学生在动手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本节课内容安排原本只是制作二人通话的土电话,而学生在了解了土电话的原理之后,能充分利用所学,依据线能传递声音的功能,将几个土电话交织在一起,做成三人电话、四人电话……在将来的课堂上,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