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1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1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1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结合生活实际,采访调查,理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2.道德修养:分析案例,讲述身边故事,知道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刑法、民法行政法,分析法律的作用,感受法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3.责任意识:比较辨析,懂得法律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初步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法律。(重点)
2.结合案例,懂得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规定我们的义务;初步理解法律与道德、纪律之间的区别,感知法律的基本特征。(难点)
3.在思考交流中初步形成亲近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事情,再试着寻找生活中体现道德和纪律的事例并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
通过本单元《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和《宪法是根本法》这两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法律与我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去感受法律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一起争做学法、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2.播放
播放录音小伙伴的探讨(一)。
录音内容:
小诺:平时爸爸妈妈总叮嘱我,要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孩子,但什么是法律呢?
朵朵:法律和我们小朋友没有关系,平时我们小朋友也不接触法律。
小宇:我觉得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很多事情都和法律有关系。
3.引出话题
法律是什么呢?和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今天让我们一起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聊聊“法律是什么”这个话题。(板书: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法律是什么)
活动二结合经历 ,感受法律就在身边
1.思考
(出示小字的观点“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2.情景分析
(1)提问: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和法律有没有关系?
预设1:因为爸爸妈妈爱你,同时他们也在履行监护人的法定义务。
预设2:医疗服务管理是不是符合相关规定,药品的价格是不是合理,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和法律有关。
评价:看病这件生活中的常事与法律有关,涉及很多法律问题。
(2)提问: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和法律有没有关系?
预设1:我们坐上大巴去秋游,就要系好安全带,要保护环境、要爱护文物。
评价:我们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预设2:学校还会和旅行社签订合同,这些行为都会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评价:签订了合同,我们就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保护。原来,一次秋游涉及这么多法律条例。
3.交流
你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和法律有关呢?
预设1:我们去商场购物,或许就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
评价:你说得没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着消费者的权利。
预设2:我们每天上学读书,就受到义务教育法的保护。许评价: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我们有权利接受教育,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权利。
4.播放
播放视频“法律守护着我们成长”。
视频内容: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到少年初长成,再到成家立业的人生过程中,法律伴随着人的成长,守护着人的成长。
5.小结归纳
可见,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它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也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法律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
活动三列举实例,认识法律保护权利、规定义务
过渡:法律如何守护我们的成长呢?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个小视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
1.认识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1)播放视频“校车安全”思考:视频中的叔叔为什么要主动刹车,礼让校车?
视频内容:叔叔驾驶汽车赶去上班,可前面的车行驶得太慢,他正准备超车。这时,画外音提示:“现在不许超车,不许鸣
笛,快减速保持距离,瞧,前面是校车呀!”叔叔听了,表示:“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礼让校车是应该的,我马上减速。”
预设:法律规定要礼让校车,要保护小朋友的人身权。
(2)交流:作为小学生,我们享有哪些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
预设1:我们在学校学习,老师给我们批改作业、答疑解惑,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享有的受教育权。
评价:老师给同学们答疑解惑、传授知识,这是同学们享有受教育权的表现。
预设2:爸爸送给我一部手机,它是属于我的,我也拥有财产权。
评价:别人赠予我们的物品,我们就享有对此物品的财产权。
(3)小结: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名誉权、肖像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2.认识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过渡:我们在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法律规定了我们哪些义务呢?让我们看一段小视频。
(1)播放视频“垃圾分类”,思考:大家为什么要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呢?
视频内容:垃圾分类依法推进三个多月来,全市上下积极行动。目前,部分居住区定时投放垃圾时已经无需志愿者值守,与此同时,体育馆、商务楼等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达标率显著提高。在虹口区的这栋商务楼内,垃圾分类条例实施以来,公司的变化也不小,休闲吧基本找不到一次性纸杯;员工订外卖时也会勾选“无需一次性餐具”的选项;用完餐,大家都会自觉进行干湿分类。
预设:保护环境是我们的义务。
(2)交流:作为小学生,法律规定了我们哪些义务?
预设1: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接受教育都是我们的义务。
评价:你说得很对,虽然这些事情看起来稀松平常,但都是我们要尽的义务。
预设2:长大后,我们还有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义务呢!
评价:你真有志向!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这是我们每位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
3.感受权利和义务的密切关系
(1)播放录音“朵朵的疑惑”。
录音内容: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受教育还是我们的义务,到底是权利还是义务呢?
(2)思考、交流:受教育到底是我们的权利还是义务?
预设:接受义务教育是我们每个学生享有的法定权利,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评价:权利和义务是密切相关的,有些事既是法定的权利,也是法定的义务。比如:劳动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3)小结: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同时规范了我们的义务。我们每个人在享受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只有这样,我们的公共生活才会越来越和谐,国家也会越来越美好。(板书:保护权利规定义务)
三、法律是基本社会规则
活动四讨论辨析 ,认识法律的特征
1.播放
播放录音小伙伴的探讨"(二)。
录音内容:
小宇:我认为法律就藏在我们身边。法律是社会的基本规则,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是,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曾告诉我们道德也是社会的基本规则啊。
朵朵:对呀,纪律、道德与法律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它们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小诺:那么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不同?
2.提问
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规范着我们的行为。那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不同呢?
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到生活中去找-找、看一看、问一问。(板书:基本的社会规则)
3.小组交流,寻找生活中的法律、纪律、道德
预设1:道德——食堂里张贴的俭以养德"的海报。
评价:你观察得真仔细!食堂里张贴的一张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海报就是道德的体现。
预设2:法律——哥哥要考驾照,需要背诵和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交通法》。
评价:法律通常以条文形式呈现,你的发现是正确的。
预设3:纪律——班级的课堂纪律。
评价:班级的课堂纪律就是纪律在我们身边最显著的表现。
4.小组讨论,法律与纪律、道德的不同
预设:可以从制定者、遵守的成员、违反的后果等角度,分
析法律、纪律与道德的不同。
5.师生交流,梳理不同
(1)预设1:从制定者的角度分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权威性;纪律不是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是一个集体或组织为维护其成员共同利益而制定的;道德也不是国家颁布的,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板书:由国家制定和颁布权威性)
(2)预设2:从遵守的成员的角度分析:法律是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而且是必须遵守的,比如交通法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道德是我们社会所倡导的,希望大家都来遵守;纪律是我们组织内部要遵守的,如我们学生要遵守学校的纪律,爸爸妈妈要遵守自己单位的纪律。
(3)预设3:从违反后果的角度分析:如果违背道德,通常是被说服、教育、批评或者自责等;如果违反纪律,会在制定纪律的范围内,受到惩罚,如警告、记过、处分、辞退、开除等;违反法律的后果,可能会是罚款,被拘留,甚至会被判刑。总之,违反法律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违反道德和纪律不同,违反法律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比如,违反交通规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板书:强制力)
6.阅读
阅读教材第4页“阅读角”。
7.同桌交流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预设: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评价:你的总结很精炼,完整地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陈述了出来。
活动五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
1.判断并思考理由
(1)出示题目。
①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既是我们应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也是我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
②纪律和法律具有同样的强制力和权威性。( )
(2)单独完成。
(3)同桌交流。
2.交流分享
3.解析
(1)第①题: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既是对公民道德层面的要求,同时,国家也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法律。
(2)第②题: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任何组织或单位制定的纪律都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纪律是不具备与法律同样的强制力和权威性的。
4. 布置课后作业
请在课后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板书设计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法律是什么
基本的社会规则
由国家制定和颁布
保护权利规定义务
{
权威性
强制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