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 第2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 第2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2课 宪法是根本法(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积极参与国家宪法日活动,了解宪法常识,培养宪法意识。
2.道德修养:知道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责任意识: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维护宪法权威。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认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重点)
2.能够运用比较学习的方法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说明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体会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难点)
3.初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至上的理念,产生积极主动学习宪法的意愿,愿意为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作贡献。
课前准备
请学生查找我国的法律名称,思考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可以用画表示)。
教学过程
一、宪法的地位至高无上
活动一游戏导入,解释课题,初步感受宪法的法律地位
1.游戏: 30秒快问快答
①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②_________是国家的根本法。
③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年颁布的。
④我国现行宪法是_________年颁布的,并于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五次修正。
⑤_________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预设1: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12月4日。
预设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预设3: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
预设4: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并于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五次修正。
预设5: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提问
除宪法之外,你们还知道其他哪些法律的名称?
预设:劳动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教师法、道路交通安全……
评价:这位同学还记住了6部法律,很了不起。如果你也说了那么多,甚至更多,老师要送给你一个大拇指哦!
3.过渡
其实我国的法律有1000多部呢!这么多法律在一起,共同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可有时候,法律之间还会吵起来呢!听——
4.播放
播放视频“五法争位”,引出课题。
视频内容: 12月4日国家宪法日那天,法律家族的成员们欢聚一堂,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聚会。宪法、民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争“法律盟主”之位。
(1)思考:看了视频,你们同意谁的观点呢?
预设:我同意宪法的观点,宪法地位是最高的,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宪法是根本法,它应该就是“武林盟主”。
评价:你运用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来阐述观点,真不错!
(2)小组合作,画关系图:听了同学的回答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请在纸上画一画五部法律的关系图。
预设:(图略)母亲和孩子、土壤和植物……
评价:虽然大家画得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宪法的地位,把宪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5.看图,说发现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是用一棵大树来表示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的,请仔细观察这棵大树,说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1:这棵树就代表我们国家所有的法律,从字体大小看,宪法的字最大,就说明地位最高。其他的法律字体小,地位不能和宪法比。
评价:你能关注字体大小,说出了自己的理解,真仔细!
预设2:我看到宪法是树根,其他法律是树枝、果实。还有许多小树叶其实也代表法律。我们自然课上学过,树木是通过树根输送营养的,这样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评价:你仔细观察了这棵大树,并运用自然课的知识,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给你点赞。
预设3:它们长在一棵树上,当然是有关系的。所有的法律都和宪法有关。
评价:你的推断是正确的,其他法律确实和宪法有关。同学们观察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6. 生动比喻,感受关系
老师请你们发挥想象,试着说一说:如果宪法是( ),其他法律就是( )。
预设1:如果宪法是树根,其他法律就是树叶。
预设2:如果宪法是母亲,其他法律就是孩子。
预设3:如果宪法是土地,其他法律就是小草。
评价:同学们的比喻非常贴切,这些比喻也说明了,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7.揭示题目
那么,宪法在法律中的地位为何如此“高高在上”呢?它与其他法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第2课的第二个话题“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板书: 2宪法是根本法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二、宪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
活动二 对比宪法与法律,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1.提问
为何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呢?读刑法、物权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思考: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都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8个字。
2.解读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过渡:具体是如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呢?我们邀请到周法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例来谈一谈。
(2)播放录音。
录音内容: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现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例,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宪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之间的关系。
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但是,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国家怎么保护儿童呢? 于是,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一共有七十二条,针对生活中的不同情景,作出相关的规定。
例如:因为我们是未成年人,面对灾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学校保护"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所以,我们每个学期要举行防火防灾的演练。从这一条规定中,体现着宪法“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的规定。
(3)交流:出示宪法第四十九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部分条文),学生交流发现。
预设: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很多条文就是根据宪法第四十九条制定的。
(4)小结:老师出示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这几条法律条文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其他未出示的法律条文也是一样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物权法、刑法肯定也是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把相关法律和宪法进行对照。我国所有的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明确任何法律与宪法“不得抵触”
(1) 提问:我国有没有法律是不依据宪法来制定的呢?
(2) 出示:出示宪法第五条的规定——一切法律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3)小结:老师告诉你们,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么这条法律将被视为无效。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违宪的法律将失去其法律效力。
4.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过渡:宪法中除了涉及物权、刑事、未成年人,还涉及哪些方面呢?请看下面的视频。
(1)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以卡通人物“普法小博士”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交流:结合刚才的视频和宪法的目录,你们发现宪法规定的都是什么内容呢?
预设1:从视频看,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所以我觉得宪法规定的是最根本的内容。
预设2:从视频看,宪法还规定了我国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这些都是国家的象征,这些内容对一个国家来说太重要了。所以我觉得宪法规定的是最重要的内容。
预设3:你们看目录,第二章规定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所以我觉得宪法规定的是最基本的内容。
评价:同学看得非常认真,分析得也非常到位。宪法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3)同桌讨论:那么其他法律都规定了些什么?再读读刑法物权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三部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中某一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刑法主要规定犯罪和刑罚;物权法是和人们所拥有的物权有关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当然是与未成年人有关。
(4)小结:宪法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了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这样一对比,我们更加能体会到: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根本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尤其是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板书:国家的根本法 国家的总章程)
(5)朗读(师生共同朗读):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三、宪法是行为的根本准则
活动三 践行宪法 ,知道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案例分析,知道公民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1)播放:播放视频“石油工人抓偷油人”。
视频内容:石油工人现场抓获偷油人。2013年来,累计现场抓获盗油分子26名,改装车辆6辆,其中3人因犯盗窃罪受到刑事处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10余万元。
预设:宪法规定每个公民有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履行义务 ,爱护公共财产。
(2)小结:石油是社会公共财产,属于国家所有,神圣不可侵犯,石油工人尽心尽责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保护集体公共财产。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所有公民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案例分析,知道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1)播放学生质疑的录音,同桌交流:个人财产是否受到保护?
录音内容:国家的公共财产要保护,那么我们个人的财产呢?
预设:宪法第十三条还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追问:公民的私有财产受到保护,每个人都不能侵犯,那么,国家能侵犯私有财产吗?
预设:别人的东西,我们不可以随便占为己有。而且,我还知道,不仅仅是个人,即便是国家,也不能随便占有私人的合法财产。我看到最近的新闻中说到,在2020年的疫情中,国家征用了一些酒店作为隔离点,国家也会给酒店相应的经济补偿。
评价: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2)出示脱贫案例元谷堆村“变身记”,请学生谈感受。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谷堆村曾经被称作“烂泥沟”,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因吃水难、 用水难,元谷堆村长期处于干涸而贫瘠的状态。全村447户村民,八成以上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年纯收入仅一千多元。党和国家心系百姓,几年来,向元谷堆村累计投入各类项目建设资金1.15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产业发展项目9个、公共事业项目5个;自来水入户、农网改造、村社道路硬化、集中安置区建设、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覆……更为可喜的是,村里以往脏乱差的现象不见了,家家户户、公共场所有垃圾桶,还有专门的垃圾清运车和填埋场。可以说,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底的1465.8元,增长到2017年的8168元,2020年已达1万多元。原本的贫困村不再贫困,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预设1:我真为元谷堆村的村民感到高兴!在国家的帮助下,他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预设2:我觉得中国人真了不起,不仅是元谷堆村。我还在新闻里看到其他很多地方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治理沙漠,让我们拥有了美好的生存环境,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3)小结:(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生存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正是国家心系百姓,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才会如此重视脱贫工作。除此之外,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劳动的权利、休息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都得到最高程度的保护。由此可见,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活动四 回归生活,感受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
1.分享
学生举例分享与宪法规定相对应的生活场景,完成教材第19页“活动园”并交流。
2.找一找
作为小学生,我们也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义务,让我们一起到日常生活中找一找。
预设1:疫情期间,居委会为我们提供线上预订口罩的服务。因为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宪法让我们享有生命健康权。
预设2:我的爸爸妈关心我的学习:每周还会去看望爷爷奶.给他们买好吃的。因为
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预设3:每次去饭店吃完饭,爸爸都会向店家索要发票。因为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我们索要发票,就可以督促店主依法纳税。
评价:同学们都能从身边的事情来说明宪法所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和我们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你们都是留心生活的有心人。
小结: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所以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板书: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3.分析案例,体会最高法律效力
过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不履行义务的结果会怎样呢?请看下面的案例。
(1)出示案例。
2013年8月20日,北京警方根据公安部部署,结合群众举报,依法立案侦查,一举打掉了一个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扰乱网络秩序、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从张海迪入日本国籍,到雷锋生活奢侈,从“7.23”动车事故外国人获天价赔偿,到红十字会强制捐款……这些曾经在网上引起过轩然大波的谣言,都出自红极一时的网民“秦火火”等人之手。目前,秦××、杨××已被北京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2)交流:不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会怎么样?
预设:制造谣言,是不遵守公共秩序、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评价:一旦我们侵害或违反了宪法,不履行 义务,侵害他人的权利,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小结,这亚加能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我们一定要在生活中积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以宪法为行为的根本准则。
四、布置作业
活动五课堂 总结,布置作业
1.播放视频
教师自制视频:在激昂的音乐声中,以醒目的大字,介绍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简单介绍宪法规定的基本内容,从而再次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最后号召大家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2.总结
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正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们公民的权利才得到最高的保护一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侵害。同时,我们也必须履行基本的义务。宪法最高的法律效力给了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最高的规范。让我们一起以宪法作为自己行为的根本准则吧!
3.课后作业
(1)和父母一起读读宪法,了解宪法具体规定了公民的哪些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并说说它们与生活中的哪些场景有关。
(2)查找相关法律,并与宪法相对照,感受宪法具有的最高法律效力。
板书设计
2宪法 是根本法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国家的根本法
国家的总章程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