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时设两目。第一目是“民主的足音”,理解人民民主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必然选择。第二目是“新型的民主”,在第一目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民民主的本质特征、重要特点、基本形式、制度保障,深刻体会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道德修养:培养主人翁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3.法治观念:能够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4.健全人格:在了解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程基础上,珍惜和践行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5.责任意识:感受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来之不易,逐步增强民主意识。教学 重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保障。 教学 难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及实现形式。教学 方法 自主阅读、归纳要点,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教 学 过 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追求》,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民主同以往的民主在本质上有根本的不同,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这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民主价值的要求和实现形式分别是什么 2.百年中国是怎样探求民主价值的 这一探求过程证明了什么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真谛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4.我国实现人民民主的形式有哪两种 5.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民主的足音 1.展示《尚书》等古典文籍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 学生思考:阅读上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你对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思想源头有了怎样的认识 教师点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教 学 过 程 2.展示史上最“牛”公章有关介绍。 学生思考:史上最“牛”公章的使用过程表明民主价值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教师点拨: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3.展示不同国家实行不同民主制度有关材料。 学生讨论:结合教材,说说民主在价值上的要求是什么。各国的民主道路为什么不同 教师点拨:(1)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2)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4.展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有关斗争的图片。 学生讨论:(1)近代中国,面对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是什么 (2)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追求民主价值的结局是怎样的 教师点拨:(1)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 (2)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追求民主价值的结局: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5.展示我国近代以来对民主的探索进程时间轴。 学生思考:我国近代以来对民主的探索历程说明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什么 教师点拨: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6.展示我国宪法有关条文及《缅怀彭真》有关法治建设的文摘。 学生思考: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 教师点拨: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探究二:新型的民主 1.展示全国两会讨论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的有关材料。 学生思考:结合民主知识,谈谈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教师点拨:这是由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和特点决定的。(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教师在点拨过程中,要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做进一步的解释,指导学生加深理解“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这些重点词。 2.展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有关图片。 学生思考:图片分别体现了我国哪种民主形式 你对这些民主形式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点拨:(1)我国的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2)①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②协商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有利于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③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教师随笔教 学 过 程 3.展示我国政治制度有关图片。 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体现了我国哪些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 教师点拨:(1)这些图片体现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在学习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并思考: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教师点拨:要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体现在本质特征、重要特点、基本形式、制度保障、真谛多个方面。(1)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2)重要特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基本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4)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教师小结: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向建立高度的民主社会迈进,需要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具有民主意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探究了中国追求民主价值的历程以及新型的民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领会,为将来共建民主社会、和谐社会服务。 教师随笔四、学习达标训练(见课件)要点 梳理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