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时按照“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选择什么样的法治道路怎样走好法治道路”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选择法治道路”,知道良法善治是现代各国的共识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法治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斗的选择和总结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结果,法治对个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意义。第二目是“描绘法治蓝图”,知道中国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怎样走好法治道路,理解依法治国的推进过程和地位,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总目标、基本要求和总体要求。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和特征。 3.责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教学 重点 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要求。 教学难点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和善治。教学方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为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 学 过 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国的法治进程》,通过观看视频,知道经过探索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法治道路,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什么是法治 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如何推进法治建设的 4.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总目标、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 5.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选择法治道路 1.展示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的有关图片。 学生思考:上述情境说明,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教师点拨:法治——依法治理。 2.展示亚里士多德和孟子关于法治方面的名言。 学生思考:上述名言体现的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教 学 过 程 教师点拨:上述名言共同说明要依法治理。这里的“法”,是指良法,也就是良好的法律,这需要立法作保证;这里的“治”,指的是善治,也就是好的治理,这需要严格执法作保障。 3.展示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过程及意义的有关材料。 学生思考: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都是良法。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良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4.展示食品安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的有关材料。 学生思考:上述材料说明法治除了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外,还要求什么 教师点拨: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5.知识拓展:良法和善治的关系,法治与法制的关系,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6.展示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教师归纳:由此让学生知道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努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7.展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法律。 学生思考:在上述不同的人生阶段,靠哪些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这说明法治对人们生活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1)在上述不同的人生阶段,宪法、民法典、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所得税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 (2)法治对人们生活的作用: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③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④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8.展示实施抢劫、盗窃被判刑及扰乱市场秩序受处罚的案例。 学生思考:通过上述材料,你能总结出法治对国家和社会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教师点拨:(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2)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3)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4)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9.展示各国实施的法律的有关图片。 学生思考:了解各国实施的各种法律制度,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教师点拨: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10.以上从不同角度学习了法治的重要性,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我国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教师点拨:(1)个人角度: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国家和社会角度: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3)历史角度:法治是中国人民探索国家振兴、社会发展历程的必然选择。(4)世界角度: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教师随笔教 学 过 程 探究二:描绘法治蓝图 1.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进程时间轴。 学生讨论:结合我国法治进程时间轴,谈谈全面依法治国有什么重要性,党中央怎样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 教师点拨:(1)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党中央怎样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②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2.播放视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学生思考:(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 (2)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是什么 教师点拨:(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①基本要求: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总体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教师随笔四、学习达标训练(见课件)要点 梳理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