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PDF版)

资源简介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1.让小车运动起来
1.物体运动需要动力。
2.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所有物体都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3.重力就是把物体拉向地面的力。例如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等。
4.小车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表示。
5.使运动的小车静止,要给它阻力。
6.垫圈数量越多,拉力越大,小车从起点运动到终点的距离越短,小车运动的越快。
7.拉力要达到一定程度,小车才会运动。
2.用气球驱动小车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
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气球越大,产生的反冲力越大,驱动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气球越小,产生的反冲力越小,驱动小车行驶距离越近。
3.可以使小车行驶得更远的方法:使用更大的气球;减轻小
车的质量;寻找更光滑的行驶路面;喷管的粗细要合适。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
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4.把橡皮筋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转动车轮,将橡皮筋的一端缠绕在车轴上,
松开转动车轮的手,车轮就会转动。
7.橡皮筋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行驶速度越快,小车
行驶距离越远;缠绕的圈数越少,产生的弹力越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短,行驶速度
越慢,小车行驶距离越近。
4.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组成。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 N表示。
3.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一种工具。
4.弹簧测力计注意事项:
(1)检查指针是否在 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5.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6.用力慢慢拉挂钩,发现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指针向下移动,示数也越大。
7.确定测量的物体超过了测力计的最大量程: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拉上物体,缓慢提升,
物体还没有离开桌面,就已经超过测力计的最大数值。
5.运动与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
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4.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运
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5.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有害的。
6.增大摩擦力:鞋底花纹、汽车轮胎花纹、台阶上的条纹、雨雪天气铺地毯、把滚动摩擦
变成滑动摩擦等。
7.减小摩擦力:滑冰鞋、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悬浮列车、气垫船、自行车轴承、机器滴
润滑油、把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等。
6.运动的小车
1.挥动着的橡皮槌和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敲击音叉时声音的大小和音叉振动强度大小
可以判断能量的大小,小车撞击木块的滑行距离可以判断能量的大小。
2.坡度越大,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
慢,具有的能量越小。
3.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
了。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7.设计制作小车
1.设计制作的步骤: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
2.工程师不会将不成功的模型视为失败,而是将它看成一个有价值的学习机会,并能根据
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