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项目案例《认识一克米》(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数学项目案例《认识一克米》(1)

资源简介

项目化学习案例征集申报表
项目名称 认识一克米——“光盘行动”项目化学习
申报学校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项目领域 涉及学科 小学数学
项目时长 4课时 适用年级 2-4年级
项目背景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本项目以光盘行动为背景,以倡导厉行节约为目的,将数学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审辨式思维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数据的角度发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达到珍惜食物、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德育目标,也培育了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和价值观,更好地推进光盘行动。
核心知识 学科核心知识点:质量单位克、千克及进率、质量单位间的化聚,整数乘除法、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数据统计方法及分析,会用数据评估结果。其他学科知识点:天平的工作原理、会简单构图、动手制作简易天平;清晰表达想法、小组合作沟通,撰写宣传标语、歌谣等,制作宣传海报或视频。
学习目标 本项目的实施,以数学学科为主,融合了科学、语文、艺术等学科,形成了6个学习目标,一方面在项目学习中落实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养。1.认识“克、千克”两个质量单位,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建立1克、10克、100克、1000克等质量的体感,从而基于数感建立其他质量单位的直观表象,加深对其他质量的直观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2.明确质量单位间的关系,利用整数乘除法知识运算,运用进率进行化聚,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经历数据的统计过程,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和判断,并对事情的做出推断,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推理能力。4.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会动手设计图纸、制作简易天平,锻炼学生动手能力。5.学习宣传标语、歌谣等撰写,学习海报的设计与制作,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宣传、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涵养。6.通过项目活动,发展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从节约粮食的正面角度对学生进行品德引导,培育了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价值观和责任感。
驱动性问题 本质问题:1.一克米有多少粒?2.如何根据数据进行多种形式的节约粮食宣传?驱动问题:社会、学校、家庭都在提倡光盘行动,如果每人节约一些粮食,那么可以节约下多少粮食?如果你是光盘行动宣传大使,怎样用真实数据进行宣传,打动人心,从而让大家更自觉地珍惜粮食、进行光盘行动?
成果与评价 个人成果:“找出一克米有多少粒”方案、“全校节约粮食数据统计”等活动记录表。
团队成果: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确定“寻找1克米”的方案;学的原理,设计出简易天平图纸,动手制作出简易天平;并利用电子秤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团队通过数据分析,将所学所感设计秤光盘行动的口号,用海报的方式展示,达到培养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能力。
公开方式:小组展示“光盘行动”海报及形成过程。
评价要素:1.积极主动,接受能力强,灵活运用知识2.能通过团队头脑风暴,确定方案、绘制草图;3.归纳总结,富有逻辑,乐于在组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4.能清晰有效地展现小组项目成果;产品发布时思路清晰、表达完整;
项目进程 项目过程:本项目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单元实践活动,包括“我是最佳数据统计员”、“我是精准掌秤人”、“我是出彩工程师”、“我是优秀宣讲员”四个任务,每个任务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一、入项活动通过图片的形式交代项目的背景和饮食就餐中常见的浪费现象引起学生共情与思考,将学生带入项目,引起学生对本项目的关注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清晰了本次项目的内容和重难点。(一)引入情境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身边的浪费比比皆是。据调查,仅我国13亿人口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在你的身边是否也出现过类似的浪费现象?用共情的方式迅速将学生引入真实情景,小组讨论“怎样用真实的数据倡议大家要进行珍惜粮食、光盘行动”(二)明确问题本项目核心问题是:像“宣传大使”一样,利用真实数据设计光盘行动的口号、海报、宣传视频等,倡导大家珍惜粮食、厉行节约。(三)确定标准小组讨论本项目的标准,学生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能够以此为导向审视自己组的项目。要素标准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图纸设计具有可行性标语设计简明扼要海报设计利用数据、有说服性二、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任务一:我是最佳数据统计员(1课时)(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描述、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2.通过统计在校就餐浪费等生活相关事例,培育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体会统计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二)核心问题在行光盘行动宣传时,你需要哪些数据?如何得到?(三)学生活动 1.小组确定数据类型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讨论小组内所需要的数据类型,如餐桌用餐情况统计、大米生长周期情况、去年我国粮食生产情况等,并思考数据的来源与统计的路径。 2.统计数据 小组内学生根据所需的数据类型,通过实际调查、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进行了解和统计,并完成“活动记录单1—( )数据统计表”活动记录单1:( )数据统计表数据类型选择理由统计结果我的感受 3.分享时刻教师组织学生将统计的结果进行分享、交流,对学生统计的结果进行适当处理,如怎样去阅读和理解他人的统计结果;怎样让统计结果更准确、一目了然,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如何让数据更有说服力;如何根据数据进行推理、分析等,引导学生,让全班同学从更多的角度了解食物浪费的严峻性和节约粮食的必要性。学生根据课时的自我收获完成自评表1。评价要求自评(★★★★★)找到数据类型能正确描述、统计数据能清晰呈现和说明统计结果能看到他人的统计结果任务二:我是精准掌秤人(1课时)(一)活动目标1.了解“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建立计量单位的观念,明确单位间的关系,运用进率进行化聚。2.通过1克、10克、100克、1000克等质量的体感,从而基于数感建立其他质量单位的观念,加深对其他质量的直观认识。 3. 学会了使用电子秤4.从数据上感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核心问题1.不直接称,用自己的方法找出一克米大约有多少粒。2.如果每人节约一些粮食,那么可以节约下多少粮食? (三)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学生根据教师的核心问题,进行头脑风暴,要知道我们能节约多少粮食,需要从哪些因素去解决?最终得出结论:①每人一餐节约多少粮食?②每人一天吃几餐?③一共有多少人?教师跟进追问,粮食的多少是如何度量的,从而引出这一课时的重要知识“克与千克”的内容。2.学习《克与千克》播放《克与千克》的微课,帮助学生对克、千克及其进率有一定的了解,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基础。3.寻找“一克米”活动 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根据大任务“不直接称,用自己的方法找出一克米大约有多少”开启头脑风暴,集体讨论形成“活动记录单2—找出一克米有多少”方案,在尝试寻找的过程中,通过“看、掂、比、估,称”让学生体验1克的质量,自主建立质量的观念。并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参照物有依据地估测,在活动中获得有效的体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找完之后利用电子秤秤一秤,验证是否为1克。活动记录单2:找出一克米有多少 方案我的方法依据验证结果我的感受4.汇报交流最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说出理由。 5.解决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如果1人一餐节约1克粮食,全校一天浪费的粮食有多少?一个月呢?”,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数据,利用电子秤称出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在建构重量概念表象的同时,在课堂上提供充足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掂、比、估、找、称的过程获得其他质量单位的体验,也建立了1千克=1000克的观念。教师还可以对问题进行延伸拓展,追问“这些粮食够多少人吃”,让学生从正向和反向的数据感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计算数据时,完成“活动记录单2—全校节约食物数据统计”。活动记录单3:全校节约粮食数据统计项目计算过程一天节约的量一月节约的量一年节约的量6.拓展延伸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大米换成红豆、黄豆、小米,结果又会如何?引发学生关注:数量相同,为什么质量会不同?质量相同,为什么数量会不同?全校人数说明:教师应告知学生真实数据5967人,但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为6000学生根据课时的自我收获完成自评表2。评价要求自评(★★★★★)能恰当估算一克米的数量会正确使用电子秤能正确完成计算数据积极主动与组员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完整说出小组的方案任务三:我是出彩工程师(1课时)(一)活动目标1.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2.会简单构图,动手制作简易天平。 3.巩固上节课克与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所建立的直观表象。(二)核心问题 你会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天平吗?(三)学生活动1.认识天平教师介绍测量物体的质量常用的工具,除了电子秤,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秤,有天平、电子秤、杆秤等。播放视频《天平》,帮助学生对天平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有所了解。教师实物展示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托盘天平,学生可以通过“项目指导手册”或者网络,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构造,完成“活动记录单4:天平的构造”。活动记录单4:天平的构造构造作用2.设计草图学生在了解了天平原理后,小组内设计天平,画出图纸,让学生在“活动记录单3——设计简易天平”上尝试着画出简易天平的草图,确定所学要的材料。3.动手制作学生像工程师一样会看图纸并按照设计图纸选择材料去完成制。如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修改方案并解决问题,同时提醒学生在修改作品的同时,设计图也需要一并修改。倘若出现不可行的方案则要和学生一起及时调整改进。设计简易天平图纸材料4.检验与调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如何利用自制的简易天平找到1克的米,并用电子秤验证其准确性,并展开同学互评、对方案做出调整。根据本堂课的自我收获完成自评表2。评价要求自评(★★★★★)能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会设计简易天平小组顺利完成制作制作过程能发现问题并解决积极主动与组员交流自己的想法任务四:我是优秀“光盘行动”宣讲员(1课时)(一)活动目标1.探究食物浪费根源,用数据倡导厉行节约,推进光盘行动工作。 2.学习宣传标语、歌谣等撰写,了解视频拍摄过程及制作。(二)核心问题 如何根据数据进行多种形式的节约粮食宣传?(三)学生活动。 1.探究粮食浪费根源学生在前期活动中,不仅认识了“克与千克”,掌握了单位的进率,还通过计算真实数据感悟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和践行光盘行动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举社会上的浪费现象,反思粮食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完成“活动记录单5——探究粮食浪费根源”。活动记录单5:探究粮食浪费根源浪费现象原因2.撰写与绘图在反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期学习积累的数据,以“光盘歌谣”、“光盘标语”、“光盘行动”等多种形式,撰写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海报,完成“活动记录单6——我是优秀宣讲员”。活动记录单6:我是优秀宣讲员宣传歌谣/标语/行动含义海报中的数据数据含义3.宣传活动评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进行试讲,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了详细介绍:歌谣/标语/行动的含义;海报中数据的由来。再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评比出两组优秀宣讲员。这两小组将宣传的过程录制成视频,在学校的“红领巾电视台”进行展播,并评选出一组,在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展示。小组商量设计标语、海报等宣讲活动 4.寻找“节粮”好少年 通过前期的宣传,学生可以针对在校就餐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统计数据,形成结果,与此前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反观宣传的效果。同时,可以提议校长室,在全校范围内、全班范围内开展“节粮好少年”、“节粮最美班级”等活动的评选,一方面可以检验前期宣传的效果,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重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三、成果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前期整理的资料,完成“光盘行动”数据宣传海报。1.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设计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海报中是否含有数据;海报中数据的由来;分析海报的宣传效果;分析自己小组作品的最大特点与提升空间。2.通过评选,将最佳的宣传小组拍摄成视频,用于“红领巾电视台”、“周一升旗仪式”的展示。3.学生说说本次项目个人收获和感悟。四、项目反思(一)聚焦社会热点,着眼校园实际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地号召这些年一直都在进行,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在此之前,我校已开展光盘行动,如何让学生从身边事出发,感受到食物浪费的严峻性,是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本项目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选择了合适的角度(重量)和驱动性问题(一克米有多重),通过让学生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拎一拎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食物的重量,体会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不仅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育了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价值观和责任感。(二)关注生态发展,践行光盘行动本项目以数学学科为主线,以科学、语文为支持性学科,特变关注了生态发展的前言问题,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出发,以建立质量观念为契机,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感受用数据说话的魅力,同时通过海报等多种方式的宣传,让学生感悟不管有没有经历过“汗滴禾下土”的种田艰辛,我们都要能够意识到“光盘”的重要性。让光盘行动渐成风尚。(三)学生主动探索,教育真实发生本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是基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以问题化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获取需知识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它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真实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实现了学习的学以致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项目的学习中,学生还主动将一粒米的生产过程与一块糕的生产过程主动联系,联想到了二年级刚刚学习的课文《千人糕》,体会到“粒”行节约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仅对光盘行动的意义感悟更深刻,而且学会自己融汇贯通各学科的知识,这也是项目化学习的目的之一。(四)项目扮演载体,促进教师发展基于数学学科的项目学习在我校首次实施,为了让项目化学习更顺利地在学校各个方面渗透,在实践中,学校通过备课组集体教研、项目学习共同体集中进行课程开发与实践、组织教师参加关注未来教育趋势的培训比赛等多种方式,以项目实践与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所需资源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学生活动记录单;学生活动评价单;大米、小米、竹签、杯子、绳子等材料;电子秤、托盘天平、胶枪、美工刀等工具;可以连入网络查找资料的计算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