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项脊轩志》复习(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项脊轩志》复习(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文言文复习专题
39.项脊轩志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学习目标
1.熟背并默写项脊轩志,提升情景式默写的能力。
2.积累并熟记相关文化常识。
3.重点落实文言知识,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回顾“置”“顾”的一词多义,掌握实词“过”的一词多义。
4.突破重难点,链接高考,学以致用。
①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时,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③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是:
__ ___,____ __________。
任务活动一、理解性默写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祖母持象笏的勉励“ , ”,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他日汝当用之
假如高考考到了《项脊轩志》,我来练一练
任务二:牢固掌握文化常识,做个文化人~
(1)室西连于中闺
闺:一般指 。文中的“中闺”指 。
“闺”字常和女子有关,没结婚的女子称“ ”,女子的住室称“ ”。
(2)余扃牖而居
牖:古建筑中 与 之间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 ”,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还有一个窗子叫“ ”。
(3)妪,先大母婢也
先大母,指 。在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 ,如太后(帝王的母亲)、大父(祖父)、大母(祖母)。在称谓前加“先”表已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或年长者。
《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 、曰 、曰 。”故去世的父亲称“ ”,去世的母亲称“ ”。
宫中小门或内室
内室
闺女
闺房




去世的祖母
再长一辈



先考
先妣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填空题
(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是指 。
十五岁
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判断题:
(1)垂髫:借指三岁到八岁的儿童。总角: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 )
(2)及笄之年:古代把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所以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表示可以出嫁了。( )
(3)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 )
(4)笏”又称“笏板”,当纸张还没有发明的时候,文字都记录在上面,上朝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重要的事情。( )
(5)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 )
(6)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
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
女子
选择题
1.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
A、15岁、20岁、30岁、40岁、60岁 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70岁
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60岁 D、13岁、20岁、30岁、50岁、60岁
2.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
A、60岁 B、70岁 C、100岁 D、141岁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又称“秋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B.织造是明清于苏杭等地设立的负责织造衣料、制帛以供皇帝及宫廷之用的专局。
C.缙绅原本是指古代朝会时官宦将记事的手板插于腰带,后来成为官宦的代称。
D.谥是帝王或官员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海瑞谥为“忠介”,表扬他忠诚耿直。
C
D
乡试又称“春闱”,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称“秋闱”第一名称“会元”。
A
任务三:基础积累,奠基高考
5min同桌互相检查
猜猜哪些是重要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旧日的,原来的)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古今异义,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渗漏),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每(副词,每次,每逢)移案,顾(回头看)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日过午已(副词,已经)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开)四窗,垣墙(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周庭,以当(对着)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才)洞(明亮)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栏杆),亦遂增胜(增加光彩。胜,美)。借书满架,偃仰(俯仰,这里指安居、休息)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明月半墙,桂影斑驳(交杂错落),风移影动,珊珊(树影摇动的样子)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在此之前)庭中通南北为一(数词作名词,一体、整体)。迨诸父异爨(迨:及,等到。爨,炉灶),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古今异义,到处)而是。东犬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吠,客逾庖而宴(名词作动词,吃饭、用饭),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副词,不久后)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去世的祖母)婢也,乳(喂奶,哺育)二世,先妣抚(爱护,这里是“对待”的意思)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经常)至。妪每(副词,经常,不止一次)谓余曰:“某所,而(你的)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探望)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等到离开的时候),以手阖(关闭)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味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上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回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关上窗户,扃:关闭)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总共)四遭火,得不焚,殆(恐怕,可能)有神护者。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写字)。吾妻归宁(回娘家),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助词,用于句首。这里有“那么”的意思)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形制,规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名词作状语,亲手)植也,今已亭亭(直立的样子)如盖矣。
可容一人居
第一组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不能得日
日过午已昏
前辟四窗
以当南日
已为墙,凡再变矣
妪每谓余曰
瞻顾遗迹
(居住)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之上。
居则曰:‘不吾知也!
居域中之大
居半月
(副词,每次,每逢)
(回头)
(安置)
(照到阳光)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此言得之
吾得兄事之
(副词,已经)
(开)
连辟公府不就
辟邪说
(对着)
僻不当道者
人君当神器之重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②内外多置小门墙
③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④置若罔闻

①顾视无可置者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③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④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放置)
(设置)
(舍弃,丢弃)
(搁置)
回头看
观看,瞧
眷念,顾及
顾虑,考虑
第二组
室始洞然
亦遂增胜
桂影斑驳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
先妣尝一至
(才)
(明亮)
(增加光彩。胜,美)
刑人如恐不胜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交杂错落)
(在此之前)
(数作名,一体、整体)
(迨:及,等到。爨,炉灶)
(经常)
而母立于兹
第三组
大母过余曰
久不见若影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
扃牖而居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你的)
(探望)
(整、终)
(像)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等到离开的时候)
(关闭)
(关上窗户,扃:关闭)
(总共)
(恐怕,可能)
文言实词:“过”
3min时间小组讨论“过”都有哪些词性和意思?并完成学案上的填空。

(1)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3)日过午已昏(《项脊轩志》)
(4)过故人庄(《过故人庄》)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6)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动词,超过
动词,责备
动词,偏过
动词,拜访
动词,走过,经过
动词,探望
(7)从轩前过(《项脊轩志》)
(8)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9)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10)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11)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动词,经过
名词,错误,过失
名词,过错
副词,过分
副词,过分,过于
[语段串记]
信陵君过( )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 )之。令仆从访之,未果,信陵君督过( )。仆从以为过( )矣。又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不过( )几日便归。信陵君见侯生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 )也。”
经过
拜访
责备
过分
超过
过错
(1)(2021·新高考Ⅰ卷)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过:过错
国君(君王)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或“有忠诚之心的大臣”)就会变为佞伪(或“奸佞的大臣”)
(2)(2020·全国卷Ⅱ)俟过此,当为卿罢京
过:指时间过去
等到过了这件事,我会为您罢免蔡京的。
(3)(2020·天津高考)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
过:超过
一概以节省为本,不能过多
挑战高考题!一点也不难(5min)
(4)(2020·新高考Ⅱ卷)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
过:经过
(5)(2019·北京高考)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过:失掉
吾妻来归
且何谓阁子也
其制稍异于前
吾妻归宁
第四组
(女子出嫁)
(助词,用于句首。这里有“那么”的意思)
(形制,规制)
(回娘家)
始适还家门
受制于人
增其旧制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小结:古今异义
①往往而是
②三五之夜
古义:到处
今义: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古义:指农历每月十五
今义:表示数目不多,约数
小结:词类活用
①雨泽下注
②使不上漏
③前辟四窗
④垣墙周庭
⑤执此以朝
⑥内外多置小门
⑦东犬西吠
⑧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方位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名词用作动词,上朝。
名词用作动词,筑墙。
名词作状语,在内外。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面。
名词作状语,用手,亲手。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使不上漏。∕稍为修葺
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
使之不上漏。∕稍为之修葺
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小结:文言句式
当堂训练(2min)
1. 【答案】D【解析】A适宜,恰当;B 能够C心得,体会D得到
2.【答案】B【解析】B.“‘传’是指人物传记”错误,“传”是解释经书的著作。
①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②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③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
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
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能力提升:一定能把句子翻译的文通意顺
学习目标
1.熟背并默写项脊轩志,提升情景式默写的能力。
2.积累并熟记相关文化常识。
3.重点落实文言知识,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回顾“置”“顾”的一词多义,掌握实词“过”的一词多义。
4.突破重难点,链接高考,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