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a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习目标1.知道联系的含义,了解联系的特点: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能够通过一些实例、名言、故事等分析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能够具体阐述联系的普逾性、客观性与多样性。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科学精神:能够对联系的观点进行分辨和比较。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3.法治意识:在生活中能从事物目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基础梳理1.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主要表现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2.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3)方法论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的多样性(1)含义: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2)表现: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3)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联系: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5.系统与要素(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方法论意义(1)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2)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3)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易错提示1.“乌鸦叫丧,喜鹊叫喜”的说法体现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答案】×【解析】“乌鸦叫丧,喜鹊叫喜”,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与联系的多样性无关。2.人类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也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答案】×【解析】事物固有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具有客观性,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事物的联系,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但不能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3.中美元首视频会晤顺利举行,有力地回击了中美经济“完全脱钩”论,启示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相联系的。( )【答案】×【解析】中美元首视频会晤顺利举行,有力地回击了中美经济“完全脱钩”论,启示我们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是相联系的”的说法×。4.为抗击疫情而建立武汉雷神山医院,这表明人们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答案】×【解析】为抗击疫情而建立武汉雷神山医院,这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 )【答案】×【解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辩证法联系的观点。6.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故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答案】×【解析】人们应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才能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7.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 )【答案】×【解析】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联系,只能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状态,建立新的联系。8.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答案】×【解析】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指的是联系的客观性。故本题说法×。9.联系具有普遍性,所以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答案】×【解析】联系具有普遍性,但是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因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10.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答案】×【解析】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深化探究1.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2.被喻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已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典范:一度严重沙化的科尔沁草原重披绿装;曾经的“不毛之地”毛乌素沙地,筑起了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中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一个个生态奇迹!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阐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3.2021年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本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的主题口号是《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进博会是全球开放合作的国际大舞台,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国深知,在21世纪的今天,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是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各国之间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谈谈你对“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理解。4.材料 连接长三角两大城市的沪杭高铁开通运营后带来了“福音”,沪杭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为两省市的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和促进优势互补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而且将在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交流最频繁的长三角构建起一个现代化的快速客运网,实现各主要城市的“同城效应”,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就与实践的关系而言,沪杭高铁有利于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1)体现了什么联系?(2)并运用此观点分析材料中体现的哲学道理。随堂训练1.下列成语蕴含联系普遍性的是( )A.按图索骥 B.础润而雨 C.白马非马 D.刻舟求剑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①整体性②有序性③具体性④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4.专家表示,珠三角PM2.5的污染源不仅有一次污染形成的颗粒物,还有很多由气体转化而来的二次污染物。这体现了( )A.联系具有普遍性 B.联系具有客观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 D.联系的主观能动性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规律是客观的6.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A.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B.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是人们强加的D.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7.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参考答案深化探究:1.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个人梦”和“中国梦”也是紧密相联的。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2.①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贯彻新发展理念。②人对事物的联系并不是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关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治沙利用客观联系,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一个个生态奇迹!3.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正确认识和把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到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普遍联系。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各国应该主动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创造条件,这样国际贸易就能打通血脉。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相通才能共进,才能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4.(1)上述材料体现了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建立了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2)①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遵循事物固有的联系。②同时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存在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从而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③沪杭高铁的开通为两省市的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和促进优势互补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随堂训练: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按图索骥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不符合题意。础润而雨是指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B符合题意。白马非马属于典型的诡辩论,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C不符合题意。刻舟求剑指的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没有正确认识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2.答案:A解析:①②④正确,根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错误,具体性不是系统的基本特征。故选:A。3.答案:C解析:“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话表明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应从全局、从长远考虑,即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故选C。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联系的观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珠三角PM2.5的污染源有一次形成的颗粒物,也有二次污染物,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C正确;A,B材料未体现,排除;联系是客观的,D错误。故答案选C。5.答案:C解析:ABD均不合题意,题意主旨体现的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而不是其他各项; C正确,“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意思指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这主要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故选:C。6.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联系客观性的把握,A项说的是联系的普遍性,C项说的是联系的多样性,D项说法错误。7.答案:C解析:A错误,联系是客观的;B不符合题意,不体现联系的客观性;C正确,“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说明联系是多样的;D不符合题意,不体现联系的普遍性。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