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一、思维导图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运用表内乘法算出积后,再看整十、整百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知识点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这两个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所得的积相加。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不进位: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进位: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知识点四: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知识点五: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知识点六: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知识点七:估算解决问题
(1)运用估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需要往小估,有时需要往大估,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估算策略。
(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积的近似值,结果不能用等于号。要用约等于号。
(关于“大约)应用题: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三、例题精讲
考点一:口算乘法
1.某校党组织购买4箱食用油捐赠给孤寡老人,每箱6瓶,每瓶食用油60元。下面算式中可以求“每箱多少元?”的是( )。
A.6×4 B.60×4 C.60×6 D.60×6×4
2.课间活动,参加跳绳的人数是参加踢球的人数的3倍,参加踢球的有12人,参加跳绳的有( )人 。
3.下面是郑州到宝鸡自驾路线示意图。
里程/千米
郑州—洛阳 155
郑州—三门峡 294
郑州—西安 537
郑州—宝鸡 690
(1)计算洛阳到三门峡有多少千米?并在上图中描出该段路线并标出距离。
(2)小明爸爸从郑州出发,每小时行驶90千米,行驶了6小时,在上图中用“△”标出此时爸爸所在的大概位置。
考点二:笔算乘法
4.学校举行体操比赛,每个方队有4行,每行8人,3个这样的方队有________人。
5.购买体育用品。
(1)买10根跳绳需要多少钱?
(2)李老师带了200元钱,能买3个篮球吗?
(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6.小明家一月用电40度,二月用电35度,三月用电量比一、二两月的总数少26度,四月用电量比三月的2倍少18度。先完成下列问题,再将表格填写完整。
(1)小明家三月用电多少度?
(2)小明家四月用电多少度?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用电量(度)
7.
(1)猴山上一共有多少只猴?
(2)鸟园里一共有多少只鸟?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8.
(1)爸爸想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微波炉,需要多少钱?
(2)厨师王师傅拿了1000元买了3个电饭锅,还剩多少钱?
9.“国庆黄金周”期间,游乐园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推出了很多惠民政策,时间调整后接待游客数量明显增加。
国庆节开园时间调整通知为了满足游客需求,经研究决定:10月1日至10月7日开园时间为7:30~18:00,10月8日起恢复正常开园时间8:30~18:00
(1)“国庆黄金周”期间,游乐园一天的开园时间比平时多了多长时间?
(2)游乐园第一天接待游客486名,第二天接待游客的数量是第一天的3倍,游乐园第二天接待游客多少名?
(3)夏林和爸爸妈妈在十一期间也准备去游乐园,他们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门票: 78元/人
10.烤箱198元、微波炉358元、自行车750元、照相机920元。
(1)爸爸想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烤箱,需要多少钱?
(2)3部照相机需要多少钱?
(3)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吗?
11.小红一家元旦假期外出旅游3天,预算情况如下表。
项目 餐费(元/天) 住宿费(元/天) 其他费用(元/天)
金额 160 280 350
(1)小红一家计划花多少钱外出旅游?
(2)小红一家这次旅游实际花费了2190元,比预算节约了多少钱?
考点三:解决问题
12.今天有不少老师来我们学校参加活动,各地区的人数见下表:
地区 苍南 平阳 温州 泰顺 瑞安 永嘉
人数 84 75 82 77 85 76
(1)估计参加活动的老师大约有( )人。
(2)每份资料需要用A4纸8张,大约需要准备A4纸多少张?
13.
(1)一本《科技生活》的价钱是《数学游戏》价钱的几倍?
(2)王老师想买58本《童话世界》,带450元钱够吗?
(3)李老师带了800元钱,买58本《数学游戏》后,还剩下多少元钱?
14.按图片回答问题。
(1)小丽买了1个汉堡包和3瓶饮料,一共花了多少钱?
(2)买2盒牛奶的钱,正好能买4块巧克力,1块巧克力多少钱?
四、易错专练
一、选择题(满分16分)
15.估一估,下列算式的计算结果最接近600的是( )。
A.810-330 B.230×3 C.907-303 D.229+283
16.,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17.估一估,得数大于600的算式是( )。
A.198+499 B.1000-405 C.304+211 D.199×3
18.如果平均每小时有36至45人乘坐游览车,那么3小时最可能有( )人乘坐游览车。
A.100与150之间 B.150与200之间 C.200与250之间
19.在计算246×3时,用“4×3”得到的12表示( )。
A.12个一 B.12个十 C.12个百 D.12个千
20.王师傅准备了60个盒子装月饼,一盒装6个,能装下365个月饼吗?( )
A.不能 B.能 C.无法确定
21.要使□94×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A.3 B.4 C.5
22.李老师买了6张课桌,还剩38元,李老师一共带了( )元。
A.800 B.762 C.355
二、填空题(满分16分)
23.看图列式解答。
分步算式是( ),综合算式是( )。
24.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得( )。
25.要使□29×3的积是三位数,□最大能填( )。
26.播音员平均每分钟播18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播音员5分钟能播( )个字。
27.一个玩具汽车23元,王叔叔买了4个,一共花了( )元。
28.596×6大约等于( ),可以把596看作( )来估算。
29.从长春到上海的火车票每张424元,李明一家三口从长春坐火车去上海旅游,买火车票要花( )元。
30.算式□43×6,如果积是四位数,那么□里最小填( )。
三、判断题(满分8分)
31.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
32.估算599×6,可以把599看成500,结果是3000。( )
33.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一定有0;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34.学校的跑道一圈是400米,小乐跑了5圈,一共跑了2千米。( )
四、竖式计算题(满分12分)
35.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17×9= 650×8= ※206-188=
804×3= 107+438= ※527+377=
五、连线题(满分6分)
36.估一估,连一连。
六、解答题(满分42分)
37.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组织师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全校6个年级,每个年级租4辆大客车(如图)。学校最多能有多少人参加本次研学活动?
38.
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再解答出来。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小红一家去采摘园采摘桃子。全家一共摘了254个桃子,每盒装8个,一共有31个盒子,够用吗?
40.198×7=1080这题算的对吗?请你写出判断的方法,并计算出正确结果。
41.书架的下层有图书95本,中层图书本数是下层的2倍,上层的图书比中层多25本。书架的上层放了多少本书?
42.爸爸、妈妈和乐乐(三年级学生)周末去看电影,儿童票每张75元,成人票的价格是儿童票的2倍。乐乐一家看一场电影一共花了多少钱?
43.某校的师生们乘车去航天科技馆参观,每个老师的车票和门票共149元,每个学生车票9元,门票免费,一共去了2个老师和78个学生。带1000元买票够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瓶的价格乘每箱的瓶数,即可求出每箱多少元钱。
【详解】60×6=360(元)
所以,每箱36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6
【分析】根据题可知,用参加踢球的人数乘3即可,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12×3=36(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倍的认识,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1)139千米;描出该段路线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用郑州到三门峡的距离减郑州到洛阳的距离,即可得洛阳到三门峡有多少千米;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出小明爸爸从郑州出发,每小时行驶90千米,行驶了6小时,行驶的路程。再结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和路线示意图,标出△即可。
【详解】(1)294-155=139(千米)
在上图中描出该段路线并标出距离,如下图所示:
(2)90×6=540(千米)
郑州—西安是537千米
540>537
所以小明爸爸刚刚出西安,用“△”标出此时他所在的大概位置,如下图: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加减的理解能力、行程的计算公式,关键是掌握整数加减在日常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4.96
【分析】用每行人数乘行数,可以计算出每个方队的人数,再用每个方队的人数乘3,可以计算出3个这样的方队有多少人。
【详解】8×4×3
=32×3
=96(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应用题,解题关键是先用乘法计算出每个方队的人数,再用乘法计算出3个方队的总人数。
5.(1)20元
(2)不能
(3)买两副乒乓球拍需要多少钱?
【分析】(1)已知单价、数量,要求总价用乘法,即2乘10。
(2)一个篮球的单价已知,数量是3个,先用乘法计算出总价,3乘80得240,240大于200,故不够买。
(3)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出符合题意的问题并解答即可。
【详解】(1)
答:买10根跳绳需要20元钱。
(2),

答:不能买3个篮球。
(3)买两副乒乓球拍需要多少钱?

答:买10根跳绳需要20元钱;不能买3个篮球;买两副乒乓球拍需要84元钱。
【点睛】熟练掌握经济问题的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1)49度
(2)80度
表格见详解
【分析】(1)一月用电40度,二月用电35度,用40加上35再减去26,求出三月的用电量;
(2)用三月的用电量乘2再减去18,求出四月的用电量。
【详解】(1)40+35-26
=75-26
=49(度)
答:小明家三月用电49度。
(2)49×2-18
=98-18
=80(度)
答:小明家四月用电80度。
表格如下: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用电量(度) 40 35 49 80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
7.(1)412只
(2)1236只
(3)问题:鸟的只数比猴的只数多多少只?;824只
【分析】(1)要求猴山上一共有多少只猴,必须先求出小猴有多少只,已知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56只,用加法求出小猴的只数,再把大猴和小猴的只数合并起来即可。
(2)鸟的只数是猴的3倍,用猴的数量乘3,即可求出鸟的数量。
(3)问题:鸟的只数比猴的只数多多少只?,用鸟的数量减去猴的数量等于多的量,本题问题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178+56+178
=234+178
=412(只)
答:猴山上一共有412只猴。
(2)412×3=1236(只)
答:鸟园里一共有1236只鸟。
(3)问题:鸟的只数比猴的只数多多少只?
1236-412=824(只)
答:鸟的只数比猴的只数多824只。(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减法和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求比这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8.(1)1108元
(2)406元
【分析】(1)一辆自行车358元,一个微波炉750元,把一辆自行车和一个微波炉的单价相加,即可求出买这两件商品需要的钱数;
(2)一个电饭锅198元,先用乘法求出买3个需要的钱数,再用1000元减去买3个电饭锅需要的钱数,即是还剩的钱数。
【详解】(1)358+750=1108(元)
答:需要1108元。
(2)198×3=594(元)
1000-594=406(元)
答:还剩406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从图中选择有用信息,解决三位数加减法及三位数乘一位数问题的能力。
9.(1)1小时;
(2)1458名;
(3)够,计算见详解
【分析】(1)结束时间是一样的,只要算出开园时间提前了多少时间即可;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先算出夏林一家需要花多少钱,再和250元比较即可。
【详解】(1)8时30分﹣7时30分=1小时;
答:游乐园一天的开园时间比平时多了1小时。
(2)486×3=1458(名);
答:游乐园第二天接待游客1458名。
(3)78×3=234(元);
234元<250元。
答:他们带250元买门票够。
【点睛】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和乘法的意义,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10.(1)948元;(2)2760元;(3)买2个自行车需要多少钱?1500元
【分析】(1)用买自行车的钱数加上买烤箱的钱数即可;
(2)用一部照相机的钱数乘上3即可;
(3)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提出问题,并解答。
【详解】(1)750+198=948(元)
答:一辆自行车和一个烤箱一共需要948元。
(2)920×3=2760(元)
答:3部照相机需要2760元。
(3)买2辆自行车需要多少钱?
750×2=1500(元)
答:买2辆自行车需要1500元。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数量关系,找清楚已知和所求,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求解。
11.(1)2370元
(2)180元
【分析】(1)先用(160+280+350)求出外出旅游1天需要的金额,再乘3即可解答。
(2)用(1)的结果减去2190即可求出比预算节约了多少钱。
【详解】(1)160+280+350
=440+350
=790(元)
790×3=2370(元)
答:小红一家计划花2370元外出旅游。
(2)2370-2190=180(元)
答:比预算节约了180元。
【点睛】一天的费用=餐费+住宿费+其他费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1)490
(2)4000张
【分析】(1)根据题意,把各个地区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参加活动的人数,注意计算时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题意,已知大约有490人参加活动,用参加活动的人数乘每份资料的张数,即可求出需要纸张的张数,注意计算时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84+75+82+77+85+76
≈80+80+80+80+90+80
=490(人)
所以,估计参加活动的老师大约有490人。
(2)490×8
≈500×8
=4000(张)
答:大约需要准备A4纸4000张。
【点睛】熟练掌握万以内数加减法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1)3
(2)够
(3)278元
【分析】(1)《科技生活》、《数学游戏》的价钱已知,用《科技生活》的价钱除以《数学游戏》的价钱即可。
(2)用《童话世界》的单价乘58,求出买58本《童话世界》需要的钱数,再与450元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3)用800元减去买58本《数学游戏》所花的钱数,就是还剩下多少元钱。
【详解】(1)27÷9=3
答:一本《科技生活》的价钱是《数学游戏》价钱的3倍。
(2)58×7≈60×7=420(元)
420元<450元
答:带450元钱够。
(3)800-58×9
=800-522
=278(元)
答:还剩下278元。
【点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
14.(1)20元;(2)3元
【分析】(1)观察图可知:一瓶饮料4元,三瓶饮料就是3个4元,根据乘法的意义可求出3瓶饮料的价钱,再用3瓶饮料的价钱加上1个汉堡包的价钱就是小丽花的钱;
(2)观察图可知:一盒牛奶6元,2盒牛奶就是2个6元,根据乘法的意义可求出2盒牛奶的的价钱,2盒牛奶的钱,正好能买4块巧克力,也就是说把2盒牛奶的价钱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1块巧克力的价钱,根据除法的意义解答。
【详解】(1)4×3=12(元)
12+8=20(元)
答:一共花了20元。
(2)6×2=12(元)
12÷4=3(元)
答:1块巧克力3元。
【点睛】本题考查表内乘法和除法的应用,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5.C
【分析】]先根据加法、减法、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把结果与600作差,然后比较差,找出最小的即可。
【详解】A.810-330=480,600-480=120;
B.230×3=690,690-600=90;
C.907-303=604,604-600=4;
D.229+283=512,600-512=88
4<88<90<120,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只有算式907-303的结果与600最接近。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整数加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解答的关键是先求出算式的结果,再进一步解答。
16.B
【分析】本题可根据整数末尾有零的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在计算120×5时,可先计算12×5,然后在得数的后边再将原来因数120后面的零加上,12×5=60,则120×5=600,即120×5的积的末尾有2个0。
故答案为:B
【点睛】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17.A
【分析】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时,应将两个加数、被减数、减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整千数或整百整十数再进行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应将三位数估成整百十数或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依此计算并选择即可。
【详解】A.198≈200,499≈500,198+499≈700,700>600,即198+499>600;
B.405≈400,1000-405≈600,400<405,即1000-405<600;
C.304≈300,211≈210,304+211≈510,510<600,即304+211<600;
D.199≈200,199×3≈600,199<200,即199×3<600。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以及三位乘一位数的估算,应熟练掌握。
18.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平均每小时有36至45人乘坐游览车,即平均每小时最少有36人,最多有45人乘坐缆车。用平均每小时最少乘坐缆车人数乘时间,求出最少乘坐缆车人数。用平均每小时最多乘坐缆车人数乘时间,求出最多乘坐缆车人数。
【详解】36×3=108(人)
45×3=135(人)
则3小时有108到135人乘坐缆车,最有可能有100与150之间的人乘坐游览车。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求出最少和最多乘坐缆车的人数,再进行解答。
19.B
【分析】计算246×3时,用一位数3乘三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3乘4个十,得到12个十,即120。据此解答。
【详解】在计算246×3时,用“4×3”得到的12表示12个十。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关键是明确4在十位,表示4个十,则得到的12应是12个十。
20.A
【分析】用60×6求出60个盒子一共可以装多少个月饼,再与365个月饼做比较即可。
【详解】60×6=360(个)
360个<365个,不能装下365个月饼。
故答案为:A
【点睛】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末尾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1.B
【分析】最小是三位数是1000,500×2=1000,则要使□94×2的积是三位数,□94应小于500,□里的数应小于5。
【详解】由分析得:
要使□94×2的积是三位数,□94应小于500,□里最大填4。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先求出积为最小的三位数时,未知因数□94的取值范围,进而明确□里数的取值范围。
22.A
【分析】用每张课桌的价钱乘购买课桌数量,求出购买课桌花费的钱数。再加上还剩下的钱数,求出一共带的钱数。
【详解】127×6+38
=762+38
=800(元)
则李老师一共带了800元。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灵活运用公式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23. 12×4=48(元);48÷8=6(个) 12×4÷8=6(个)
【分析】两个线段图表示的总钱数相等。第一个线段图表示每个商品12元,4个商品12×4=48元。第二个线段图表示每个商品8元,用总钱数48元除以8元,求出购买商品数量。
【详解】分步算式是12×4=48(元);48÷8=6(个),综合算式是12×4÷8=6(个)
【点睛】本题考查归总问题,先求总量,再求单一量。
24.90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依此计算即可。
【详解】10×9=90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应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5.3
【分析】在算式□29×3中,□29十位上的数乘3不满十,此时要使□29×3的积是三位数,只要□29最高位上的数乘3不满十即可,找出与3相乘不满十且最大的数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3×3=9,
所以329×3=987,987是三位数,即□最大能填3。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要使□29×3的积是三位数,必须□29最高位上的数乘3不满十。
26.900
【分析】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播音员平均每分钟播字的个数乘5,即可求出播音员5分钟能播多少个字。
【详解】180×5=900(个)
播音员5分钟能播900个字。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
27.9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玩具汽车的价格乘4,即可求出王叔叔买4个玩具汽车一共花了多少钱。
【详解】23×4=92(元)
所以,一个玩具汽车23元,王叔叔买了4个,一共花了92元。
【点睛】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 3600 600
【分析】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先把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数,再乘一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96×6≈600×6=3600
596×6大约等于3600,可以把596看作600来估算。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127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火车票的价格乘3,即可求出李明一家三口从长春坐火车去上海旅游,买火车票要花的钱数。
【详解】424×3=1272(元)
所以,李明一家三口从长春坐火车去上海旅游,买火车票要花1272元。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0.2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是计算方法,143×6=858,243×6=1458,则要使积是四位数,□里的数应大于等于2。
【详解】由分析得:
算式□43×6,如果积是四位数,那么□里最小填2。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采用赋值法解答更简便。
31.√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数是9,求出它们的积,再判断积的位数即可。
【详解】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数是9,
99×9=891
积是三位数,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明确最大的两位数是99和最大的一位数是9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把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或整百整十数,再乘一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估算599×6,可以把599看成600,再乘6,结果是360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末尾有0的因数是150,另一个因数是3,假设中间有0的因数是204,另一个因数是2或是3,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150×3=450,积的末尾有0;
204×2=408,204×3=612,408的中间有0,612的中间没有0;
所以,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一定有0;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题意,用赋值法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34.√
【分析】小乐跑了5圈,也就是跑了5个400米,因此用400乘5,然后再将单位化成千米即可,依此计算并判断。
【详解】400×5=2000(米)
2000米=2千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5.2853;5200;18
2412;545;904
【分析】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从多位数的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验算加法时,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也可以根据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进行验算。
验算减法时,可以用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进行验算。
【详解】317×9=2853 650×8=5200 ※206-188=18
验算:
804×3=2412 107+438=545 ※527+377=904
验算:
36.见详解
【分析】估算的时候,把数近似的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者整百数,再相乘,据此解答。
【详解】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把题目中给出三位数或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去乘一位数,得出估算结果。
37.912人
【分析】由题可知,每辆大客车乘坐38人,每个年级租4辆大客车,用每辆大客车乘坐的人数乘每个年级租大客车辆数,算出每个年级的人数,再用每个年级的人数乘全校的年级数,最后计算出来就是学校参加本次研学活动的人数。
【详解】38×4×6
=152×6
=912(人)
答:学校最多能有912人参加本次研学活动。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意义的灵活运用。
38.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可提问柳树的棵树有多少棵,或者提问柳树和松树共多少棵;再解答出来即可。
【详解】问题1:柳树的棵树有多少棵?
105×3=315(棵)
答:柳树的棵树有315棵。
问题2:柳树和松树共多少棵?
105+105×3
=105+315
=420(棵)
答:柳树和松树共420棵。
【点睛】根据题意提出合适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39.不够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31乘8求出31个盒子一共可以装的个数,再和254个比较即可。
【详解】31×8=248(个)
248<254
答:不够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实际应用,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40.错;1386(判断方法见详解)
【分析】先估算一下结果,如果1080与估算结果相差太大,说明计算有误,再根据整数乘法计算方法重新计算。
【详解】198×7
≈200×7
=1400
1080与1400相差太大,说明原计算错误。
198×7=1386
答:原计算错误,正确结果是138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41.215本
【分析】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因此先用下层的本数乘2计算出中层的本数,然后用中层的本数加25本即可计算出上层的本数,依此计算。
【详解】95×2=190(本)
190+25=215(本)
答:书架的上层放了215本书。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倍的认识,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2.375元
【分析】成人票的价格是儿童票的2倍。则成人票的价钱是元,再用成人票的钱数乘成人的数量,再加上一张儿童票,即可求出乐乐一家看一场电影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详解】75×2×2+75
=300+75
=375(元)
答:乐乐一家看一场电影一共花了375元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千以内加法的实际应用。先求出成人票的单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3.够
【分析】先分别计算出老师和学生需要的费用,再计算出老师和学生需要的费用之和即可,最后再与1000元比较,每个老师的车票和门票需要的费用×老师的人数=老师需要的费用;
每个学生的车票×学生的人数=学生需要的费用,老师需要的费用+学生需要的费用=老师和学生需要的费用之和,依此计算并解答。
【详解】149×2=298(元)
9×78=702(元)
298+702=1000(元)
1000元=1000元,够
答:带1000元买票够。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