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试卷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考试形式开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
一.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里。(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 语言的产生 B. 直立行走 C. 手的形成 D.人脑的产生
2.假如你生活在约7000年前的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 )
①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②人们用火烤肉吃
③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④ 青铜器工艺精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商鞅变法中,促进军队战斗力增强的最主要措施是 (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建立县制 D.土地私有,自由买卖
4.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可以看出,他主要接受了哪个民族的先进文化 ( )
A.鲜卑 B.匈奴 C.汉族 D.蒙古族
5.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三种东西最有可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 (  )
A.诗歌、火药、指南针      B.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C.诗歌、兵器、造船技术     D.《孙子兵法》、兵器、造船技术
6.传说中的“禅让”,首领地位顺利更替的实现方法是 ( )
A.经过民主推选 B.按亲属关系 C.能建造房屋 D.按年龄大小
7.下列文明古国,最早开始种植棉花的是 (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 古代中国 D.古代巴比伦
8.在古代印度,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业属于 (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9.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开始向外传播是在 ( )
A. 公元前6世纪 B. 公元前3世纪 C. 公元1世纪 D. 公元2世纪
10.2世纪,被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的是 ( )
A.黑海 B. 里海 C. 地中海 D. 波罗的海
11.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所经下列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 )
①河西走廊 ②今新疆境内 ③安息 ④西亚 ⑤大秦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①③⑤④ D. ②①③④⑤
12.古代妇女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介绍不恰当的是 ( )
A.妇好是中国已知文字记载中第一位女将领
B.昭君出塞是东汉被迫与匈奴人和亲的结果
C.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黄道婆是元代著名的纺织改革家
13.金是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
A.党项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14.下列制度属于元朝首创的是 (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15.下列思想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 )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庄子
16.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皇帝”的称号开始于 ( )
A. 夏朝 B. 西周 C. 西汉 D.秦朝
17.西汉国力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
A.文帝时期 B.景帝时期 C.武帝时期 D.高祖时期
18.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北方黄河流域的统治者是 ( )
A.曹操 B. 刘备 C. 孙权 D.曹丕
19.科举制始创于 ( )
A.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宋朝
20.唐朝对外贸易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 )
A. 唐朝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B.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 对外交通便利 D.亚欧商人努力经营商贸
21.使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
A. “七国之乱” B. 唐末农民起义 C. “安史之乱” D.武则天
22.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内地是在 ( )A. 西汉初年 B. 西汉末年 C. 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23.当时有一位商人,想运送一批货物从余杭沿大运河出发到洛阳,他所经河段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江南河 → 通济渠 → 邗沟 B.邗沟 → 江南河 → 通济渠
C.永济渠 → 邗沟 → 通济渠 D.江南河 → 邗沟 → 通济渠
24.“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 )
A. 北宋与辽 B. 南宋与辽 C. 北宋与金 D.南宋与金
25.下列史实,出现于北宋的有 (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③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④《史记》问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连线题,每线1分,共10分
26.诸子 百家 思想或主张
墨子 儒家 无为而治
孔子、孟子 道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老子、庄子 墨家 “兼爱”、“非攻”
韩非子 法家 “仁”、“民贵”、“君轻”
孙武 兵家 “法治”
27.文景之治 光武帝统治时期
光武中兴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
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
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时期
贞观遗风 唐太宗统治时期
三、材料分析题(每大题10分,共40分)
28.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请回答:
(1)这首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帝王?(2分)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请选择其中一位帝王,对其功过作简要评价。(4分)
29.材料: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强盛;唐朝再次实现大一统,走向中兴;今天,中国正走向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请回答:
(1)使秦强盛起来的改革是什么?(2分)
(2)你能概括唐太宗开创帝国新局面而采取的措施吗?(5分)
(3)你认为秦唐的强盛对我们今天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3分)
30.材料一: 材料二:
           
图A 图B
材料三:春秋晚期,农业生产中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人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有财产,成为新兴的地主。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推动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
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定居村落的出现与材料一哪幅图片相关?(2分)


(2)材料二图A是 _____________,图B是____________。图中农具出现于我国_____朝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开元盛世。(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3分)
(4) 从材料三中分析得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