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共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共39张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考纲考情 备考策略
PART 01
考纲考情 备考策略
课标要求 备考策略
1.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 2.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通过对本考点的学习,理解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能结合实际事例区分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动态性特征,培养科学认知精神;把握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的本质区别
2.通过对本考点的学习,理解分析与综合的含义,能结合实际事例把握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关系,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 速记卡片
PART 02
思维导图 速记卡片
速记卡片:区分2种思维方式: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掌握2个特征: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明确1个辩证关系: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了解2个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考点研析 典题研磨
PART 03
微考点一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思维脉图】
微考点一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辩证思维的含义
形而上学的 思维方式 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
辩证思维方式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微考点一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2.整体性与动态性的关系
比较 整体性 动态性
区别 依据 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要求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
意义 ①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此”与“彼”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对立双方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②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与部分因为有了对方才能够存在,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整体有层次之分 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事物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特点 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以动态的方式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
联系 客观事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整体性是包含动态性的整体性,动态性是在整体性基础上的变化发展,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误区1.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误区
分析
【分析】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误区2.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误区
分析
【分析】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误区4.动态思维要求把握事物发展的动态性、暂时忽略其静态性。
误区
分析
【分析】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误区5.整体性思维排斥部分独立性;动态性思维排斥相对静止。
误区
分析
【分析】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并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也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典题研磨】
【典例1】(2022·辽宁·模拟预测)习近平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他认为,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才能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在习近平看来,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这主要说明辩证思维( )
①用静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
②把多层次、多视角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③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④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着的封闭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辩证思维要求我们运用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①错误。②: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②正确。③:材料中“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战略抉择”说明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③正确。④:辩证思维应该把认识对象看成是不断变化着的开放系统,④错误。故本题选C。
【典题研磨】
【典例2】当今世界各国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到国防外交,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为应对国际复杂挑战、着眼于世界前途和人类发展,我们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思维观点有( )
①联系的观点 ②运动的观点 ③静止的观点 ④发展的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辩证思维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①正确。辩证思维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②③排除。“着眼于世界前途和人类发展,我们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体现了辩证思维发展的观点,④正确。故本题选B。
【典题研磨】
【典例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坚持“动态清零”是我国疫情防控的总方针。“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际行动。“动态清零”( )
①要求用整体性与动态性的科学思维做好疫情防控
②有利于我们认识疫情的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规律
③说明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自主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动态清零”的精随,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动态清零”就是用整体性与动态性的辩证思维做好疫情防控,①符合题意。②:“动态”的快速、精准,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有利于我们认识疫情的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规律,②符合题意。③:“动态清零”强调的是用科学思维做好疫情防控,和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无关,③排除。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必然选择,但不是“自主选择”,④排除。故本题选A。
【典题研磨】
【典例4】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在冰天雪地演绎“冰雪奇缘”。
设计团队成功应用地形气候保护系统、边坡修复技术等科研成果,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建设中填补了我国高难度雪上场馆建设空白;创造性地将西南山区传统民居结构转化为现代建筑技术,研发出高山架空平台系统,沿山体走势搭建钢结构支撑基础平台,既能提升施工效率又不破坏山地环境,赛后可快速恢复地形原貌。
利用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吸热完成制冷制冰的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在排热过程中可以把热量重新用作制备热水、供暖、除湿、融冰等其他能量需求。
在冬奥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冰雪运动游、冰雪民俗游、冰雪康养游、室内冰雪游等多类型产品涌现,冰雪产业规模日益扩大。
参与冰雪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健全人格。北京市教委密切协同市体育局等有关部门,联动各区和学校等力量,统筹协调优质资源,从课程、活动、文化、师资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重普及、重育人,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为冰雪运动进校园出谋划策。
【典题研磨】
【答案】①要坚持辩证思维,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思考问题,冰雪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健全人格。
②坚持整体性思维,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联动各区和学校等力量,统筹协调优质资源,从课程、活动、文化、师资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
③坚持动态性思维。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要着眼于长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典题研磨】
【典例5】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之翘楚,积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随着电影、电视剧等现代艺术形式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京剧等传统艺术形式因节奏缓慢、形式单调等,难以吸引年轻人尤其是“网生代”的关注,遇到许多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不少文艺院团和艺术家以短视频、直播等“云剧场”形式缓解人们的焦虑心情。梅花奖得主傅希如推出一口气念完长达230字京剧念白的视频,吸引了不少网友参与挑战。京剧里虽然有很多大段念白的戏,但以慢节奏居多,若只是为了好玩“加速”,就会跟人物、情绪不相符。傅希如的视频之所以能点燃网友热情,是因为这些片段经过了精挑细选,如他选取的《白虎节堂》念白,就是林冲在情势危急之下的申辩之词,不仅符合网络挑战的难度,趣味“加速”也不会折损传统戏曲的韵味。正是非常时期的这场文艺战“疫”,让院团与艺术家重新审视新媒体的传播规律与“网生代”的审美需求。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辩证思维的知识为京剧吸引年轻人尤其是“网生代”的关注提出合理化建议。
【典题研磨】
【答案】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京剧存在的问题,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帮助京剧吸引年轻人尤其是“网生代”的关注。②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要把京剧看成不断变化的开放系统,借助电影、电视剧等现代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促进京剧发展。③辩证思维要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选取那些经过实践检验有助于京剧吸引年轻人尤其是“网生代”关注的各种有效做法,决不轻信和盲从。
【典题研磨】
【典例6】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初步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技术;第三步,建造空间站,为开展载人登月等未来发展奠定基础。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安全返回地面,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美收关。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有层级的整体,由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等八大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全国10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数十万工作人员为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根本任务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阐释航天梦的实践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典题研磨】
【答案】①坚持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航天工程不同的子系统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科学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②坚持动态性的辩证思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设置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实现航天梦,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③坚持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航天事业。
微考点二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思维脉图】
微考点二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比较 分析 综合
区别 原因 为了认识事物的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 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必须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
内涵 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地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方法 ①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 ②定量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③功能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 ④因果分析是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原因的分析 ⑤矛盾分析法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①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②哲学中的综合,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特点 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其优点是精确;如果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容易流于片面 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综合的结果只是对认识对象的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
联系 ①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②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③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误区6.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误区
分析
【分析】分析法与综合法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的认识起点不同,在思维运动的方向上是相反的。但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误区7.综合是对部分的简单相加。
误区
分析
【分析】辩证的综合不是把各个部分简单地相加,而是在了解各部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有机整体。
误区8.认识是综合的结果,而不是分析的结果。
误区
分析
【分析】分析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地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二者都是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过程中的每一步,既是分析的结果,又是综合的结果;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典题研磨】
【典例1】(2022·辽宁·三模)与此前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传统基建不同的是,本次的“东数西算”是国家在算力水平发展层面的新基建。在优化算力资源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新优势。这体现了( )
①以动态性、全面的观点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规律
②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并非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④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间断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优化算力资源空间布局,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新优势,体现了以动态性、全面的观点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规律;说明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并非排斥局部的独立性,①③正确。②:内部矛盾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排除。④:材料强调的是全面的把握事物,从整体出发,没有体现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间断性,④排除。故本题选B。
【典题研磨】
【典例2】(2022·山东青岛·二模)某市通过对外开放提升城市能级,落实“一核引领、全域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发展态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材料体现了( )
①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认识事物要坚持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落实“一核引领、全域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体现了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发展态势,体现了认识事物要坚持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①④正确。②: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②错误。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③错误。故本题选B。
【典题研磨】
【典例3】(2022·天津·南开中学一模)从最初的冰糖葫芦,到最终的冰墩墩,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概念表达、角色造型、装饰纹样、说明文案和设计元素等经反复修改,把中华文化元素、现代国际风格、冰雪运动特征、主办城市特色有机融为一体,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从推动认识发展的角度看( )
①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②认识的完成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③提纯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
④扬弃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从概念表达、角色造型、装饰纹样、说明文案和设计元素等反复修改,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需要科学分析的态度,故①正确。②: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发展过程,故②错误。③:冰墩墩的造型选择是一个反复比较,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过程,属于提纯,故③正确。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
【典题研磨】
【典例4】面对新的疫情,当代医学关注于如何破解病毒的结构等问题,而中医更加关注症候。在武汉疫情暴发时期,中科院院士张伯礼所带领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医疗团队,买了一百部手机,编制了一个用于新冠肺炎症候学调查的手机APP,发给各种地一线医生。一个星期后,团队从4个省20家医院获得了1000多例患者的症候学信息。经过后方专家对些患者的病程、病理、症状进行分析以及与一线医生进行讨论,最终确定,新冠肺炎符合中医中的“湿毒疫”一湿热、毒、虚。但是各省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存在差异,症候也会不同,疫病中往往夹杂风、寒、热、湿等其它“邪气”,在人体表现上,此次新冠肺炎则表现为广东加热、.上海加温、青海加燥、武汉加寒等特点。针对病人症候,医疗团队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
结合材料,说明医疗团队在对新冠肺炎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是如何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的
【典题研磨】
【答案】①分析的方法可以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分别加以认识。综合的方法可以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②医疗团队调查了各地1000多例患者的症侯信息,分析患者的病程、病理与症状,是运用了分析的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总结,最终确定新冠肺炎是“湿毒疫”,是采用了综合的方法。在综合认识到新冠肺炎是“湿毒疫”的前提下,医疗团队又具体分析了各地症候,发现广东加热、上海加温、青海加燥、武汉加寒等特点。
【典题研磨】
【典例5】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
在以往的城市更新过程中,一些地方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出现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倾向。有些地方随意拆除老建筑、征迁居民、砍伐老树、变相抬高房价、提高生活成本,产生新的城市问题。
每个城市的特色不同,城市更新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摸清城巿家底,找准现实问题,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开展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实践中,不少城市下足绣花功夫,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完善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增加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对老旧街区、厂区等进行修补式更新,让百年老巷成为网红打卡点,实现工业风貌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这些补短板、惠民生的需求,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
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说明应怎样以绣花功夫科学推进城市更新。
【典题研磨】
【答案】①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②科学推进城市更新,运用分析方法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运用综合方法要摸清城市家底,开展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在科学推进城市更新中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补足短板,惠民需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典题研磨】
【典例6】2022年5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人民至上的人权实践——新时代我国人权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评论文章。下面为内容节选:
保障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历经8年持续奋斗,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摆脱绝对贫困。
党和国家全面开展扫黑除恶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全国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城镇新增就业平均在1300万人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4亿多人。
全国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比达90%以上,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馆功能不断完善……我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达4430万人。
……
新征程上,党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将持续凝聚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合力,并将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奋力开创人权事业的美好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辩证分合”的知识,分析文章所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典题研磨】
【答案】①整体性和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文章从整体的视角,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对我国的人权发展状况作出了准确的概括。②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文章分别从脱贫、公共安全、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教育等角度介绍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成就,运用了分析的思维方法。③综合是分析的先导。文章先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人权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并在列举各方面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的贡献,展望了人权事业的发展前景,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法。
【典题研磨】
【典例6】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所调“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有力回答了“准来养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田就是农田。突破18亿亩耕地中国”的问题。
红线不行,变通突破也不行。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农田必须是良田。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分类改造盐碱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结合材料,谈谈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运用分析方法论述保护耕地。
【典题研磨】
【答案】①坚持矛盾分析法,抓主要矛盾,抓住重点问题。明确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②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既要守住耕地红线,又要努力建设高标准农田。③坚持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