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教版数学九(上)知识点一、相似三角形 21. 图形的相似 22. 相似三角形 5二、锐角的三角比 111. 锐角的三角比 112. 解直角三角形 123.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14三、二次函数 161. 二次函数的相关概念 162. 图像与性质 163. 二次函数的应用 20相似三角形图形的相似1.相似图形概念:形状相同的图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做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2.相似多边形(1)概念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2)相似多边形的性质①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对应对角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③相似多边形中的对应三角形相似,相似比等于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④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注:用相似多边形定义判定特殊多边形的相似情况:①对应角都相等的两个多边形不一定相似,如:矩形;②对应边的比都相等的两个多边形不一定相似,如:菱形;③边数相等的正多边形都相似,如:正方形,正五边形.3.比例线段(1)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①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的长度分别为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或写成;②在两条线段的比中,a叫做比的前项,b叫做比的后项;③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④若四条a,b,c,d满足或,那么a,b,c,d叫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a,d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c叫做比例内项,线段d叫做a,b,c的第四比例项;⑤如果作为比例内项的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或a:b=b:c,那么线段b叫做线段a,c的比例中项.(2)比例的性质①基本性质 a:b=c:dad=bc a:b=b:c=ac②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交换内项) (交换外项) (同时交换内项和外项)③反比性质(交换比的前项、后项)④合比性质:⑤等比性质:4.黄金分割(1)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并且使是和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AB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其中,;(2)黄金分割比:,,;(3)黄金三角形:顶角为108°的等腰三角形为黄金三角形,腰长和底边之比为黄金分割比,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为黄金三角形,底边与腰长之比为黄金分割比.5.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推论:(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如图:a∥b∥c,直线l1与l2分别与直线a、b、c相交与点A、B、CD、E、F,则有.相似三角形1.基本概念和定理(1)概念三个角分别相等,三条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用符号“∽”来表示,读作“相似于”;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2)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用数学语言表述如下:∵DE∥BC,∴△ADE∽△ABC ∵DE∥BC,∴△AED∽△ABC相似三角形的等价关系:(1)反身性:对于任一,都有;(2)对称性:若,则(3)传递性:若,并且,则.2.性质和判定(1)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④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AA):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2(SAS):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⑤ 判定定理3(SSS):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3.基本模型(1)平行模型①“A”字型已知,则对应边比:②“8”字型已知则对应边比:(2)不平行模型①反“A”字型D在AC上:已知,则对应边比:共线边乘积相等:D与C重合 :已知,则对应边比:共线边乘积相等:D在AC延长线上:已知,则对应边比:共线边乘积相等:特别地,子母特例——射影定理已知,,则结论:,,②反“8”字型已知,则对应边比:共线边乘积相等:引申:证明:∵,∴又∵,∴对应边比:共线边乘积相等:(3)一线三等角①锐角(如右边两图)已知,则对应边比:交叉相乘:(注:横×横=竖×竖)②直角已知,则对应边比:交叉相乘:③钝角已知,D为BC中点则对应边比:交叉相乘:锐角的三角比一、锐角的三角比1.锐角的三角比的定义如图,在中,(1)正弦:我们把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的正弦值,记作;(2)余弦:我们把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的余弦值,记作;(3)正切:我们把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的正切值,记作.的正弦、余弦、正切都是的锐角三角比.如图,;;.2.特殊锐角的三角比3.锐角三角比的增减性当角度在之间变化时,(1)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2)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3)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二、解直角三角形1.解直角三角形:一般地,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的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2.对于如图,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1)三边关系:;(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3)边角之间的关系:;;;;;.3.其他关系(1)若,则;;证明:;;,同理可得;(2);证明:;(3)若,则;证明:;;;(4);证明:三、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利用图象解特殊角度的锐角三角函数;2.添加辅助线解直角三角形求角的三角比,需要构造直角三角形,过角的端点做垂线.选点作垂线,过作对边的垂线,或者作本身的垂线;选点作垂线,过作对边的垂线,或者作本身的垂线.特殊角度:、、(直接做垂直),,,(延长做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时,尽量不要破坏特殊的角度!3.三角比的实际应用(1)坡比:(见下左图)(2)俯仰角:俯角(),仰角()(见上右图)(3)实际应用问题解题步骤:①理解题意后标注图形,并构造直角三角形;②求出所在三角形中的所有角度,并标注已知边长;③计算.二次函数一、二次函数的相关概念1.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都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2.表达式(三种形式)(1)一般式:;(2)顶点式:;(3)交点式:.二、图像与性质1.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①一般方法:列表、描点、连线;②简易画法:五点定形法.2.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函数 二次函数(都是常数,)图像开口方向 向上 向下对称轴 直线 直线顶点坐标增减性 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小值 抛物线有最低点, 当时,y有最小值, 抛物线有最高点, 当时,y有最大值,3.顶点式:(1)顶点式是一般式通过配方得来的:得到(2)对称轴:直线,顶点坐标:4.交点式:(1)交点式可以通过一般式因式分解得到,题目中明确了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用交点式求解析式最合适.(2)对称轴:直线,顶点坐标:5.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符号 字母 字母的符号 图像的特征开口向上开口向下(a,b同号) 对称轴在y轴左侧(a,b异号) 对称轴在y轴右侧图像过原点与y轴正半轴相交与y轴负半轴相交注意:特殊关系:①当时,;当时,;当时,;②当对称轴为直线,则.6.函数的平移:步骤:化成顶点式,若向左平移n个单位,则平移之后的解析式为,若再向下平移m个单位,则平移之后的解析式为 .平移口诀:左加右减自变量,上加下减常数项.7.函数的对称:(1)关于轴对称::得到注:关于轴对称,的符号均相反.(2)关于轴对称::注:关于轴对称,的符号不变,的符号相反.(3)关于原点对称:;:注:关于原点对称:的符号相反,的符号不变.(4)关于顶点对称:首先化成顶点式,其次即.三、二次函数的应用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函数,当时,得到一元二次方程,那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因此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情况决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①当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有两个交点,,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②当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③当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没有交点,,则方程没有实根.2.二次函数与不等式函数,当即时,代表函数在x轴上方的图像,图像所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即为所求,当即时,代表函数在x轴下方的图像,图像所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即为所求.(1)与常数函数:,,即在直线上方所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2)与一次函数比较:,,若,则先求出两个函数的交点,比较函数图像的位置,从而求出对应的取值范围.(3)与二次函数比较:,,若,则先求出两个二次函数的交点,比较函数图像的位置,从而求出对应的取值范围.3.二次函数与几何(1)将军饮马:利用二次函数对称性作点的对称点,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2)面积类:分析条件合理切割面积(铅垂高,水平宽),列出面积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面积最值问题.(3)三角形:①等腰三角形:设动点的坐标;根据两点之间距离公式表示出长度;分类讨论列方程求解;验证舍掉不符合题意的点.②直角三角形:设动点的坐标;根据两点之间距离公式表示出长度;分类讨论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验证舍掉不符合题意的点.(4)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①写出四个点的坐标(已知求未知设);②取一定点A,按AB、AC、AD分别为一条对角线进行分类讨论;③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及中点坐标公式列式计算,检验结果.4.二次函数与实际应用(1)坐标系类:合理建立坐标系,把题目信息条件转换成坐标,求出解析式,继而解决问题.(2)求值类:列出关系式(注意隐含的取值范围限定),利用函数的对称轴和最值等求值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