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当堂达标教学品社学科第 四单元/章达标教学计划学校 年级 三单元课题 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家是温暖的地方”。本单元共三课,分别是《父母多爱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和《家庭的记忆》。本课侧重讲父母对孩子的爱,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能够接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培养初步整理收集资料的能力,与家长、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清楚明白的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调查,课上演讲,走近父母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接父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去发现爱、感受爱、理解爱、辨析爱,从而形成积极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的亲子关系。教学重点 将对父母的爱付诸行动,并持之以恒。教学难点 通过课前调查,课上分享,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计6课时单元达标结果分析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的话题是“父母的爱是默默的”,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多一些理解”。第一课时是第一个板块的话题,从父母每日为子女做的日常小事体会父母默默的爱,从父母关爱自拟的感人故事中体会父母深深的爱,通过小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第二课时是第二个板块的话题,学生交流父母不能让自己理解的做法,理性分析这些做法是否藏着爱,以及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尝试与父母谈心,学会对父母爱的方式多一些理解。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 年级:三 学科:道德与法治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执课教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10.父母多爱我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父母默默的爱,激发学生的感激、感恩之情。过程与方法 培养初步整理收集资料的能力,与家长、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清楚明白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的小事细节中,发现和体会父母默默的爱,在父母关爱孩子的感人故事中体会父母深深的爱。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回想生活细节,感受父母默默的爱。难点 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去发现爱、感受爱。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具学具 多媒体板书设计 父母多爱我默默的爱博大无私的爱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思考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最亲近的人是谁?为什么? 师: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今天我们上了三年级,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默默的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个个温暖的瞬间,重温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吧。 (板书课题:父母多爱我) (二)学生结合课前完成“亲情树”记录,从父母为我们做的事的数量上,感受父母的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在亲情树上记录下父母为我们做的事,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亲情树完成以下题目:(课件出示问题) 1.父母三天内一共为我做了多少件事? 2.重复做的有几件?分别重复了几次? (三)学生交流谈体会。 过渡:父母默默的为我做了很多事情,在生活中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我们浓浓的爱意,请同学们看一组照片。 (四)教师配乐出示照片,并解说。师解说每一张照片。(略) 师提问:看完这些照片你是否也想到你的一些经历,说一说吧! 教师小结: 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件件毫不起眼的小事,凝聚了爸爸妈妈对我们浓浓的爱。他们的爱不华丽,不张扬,甚至微小到可以让人忽略,爸妈的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他们的爱是默默的。(板书:默默的爱)在生死关头父母会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来换取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妈妈就是这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二课时活动一:爱需要理解 1.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红猫蓝兔前几天收到一封小朋友的来信,这位小朋友遇到了一件很心烦的事,想请红猫蓝兔帮帮他!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位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心事?(播放视频,红猫蓝兔) 2.孩子们你们一定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吧!生活中父母还有哪些做法让我们不能理解? 学生充分回答。 3. 小组交流,完成表格。 师: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完成表格。 4.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结果。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讨论交流,我们发现爸爸妈妈的做法其实都包涵着他们对我们浓浓的爱,因此我们遇事要多处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多一分理解。(板书:爱需要理解) 活动二:爱需要沟通 过渡: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委屈、伤心。你有没有想过父母也有不开心和心痛的时候呢?请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1.播放东东爸爸读信的录音。 如果你是东东,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 2.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位妈妈,看她的内心有多纠结,多痛苦。(播放短片:无奈的母亲) 3.在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今后我们该怎样做? 教师小结: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想让你变的坚强,却又心疼你受苦。他们怕你做错事,走错路,却又不敢多说。爸爸妈妈就是这么纠结和无奈。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敞开心扉,遇事要多和爸爸妈妈沟通。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好多话想对爸爸妈妈说吧!请在爱心卡上写下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吧! 回答问题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学生交流谈体会 小组交流,完成表格展示交流结果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 年级:三 学科:道德与法治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执课教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从调查中了解父母,明晰爱父母的表现。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调查,课上演讲,走近父母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接父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堂分享,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爱,体会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思念、心疼、担心都是爱父母的表现。教学 重点 通过课前调查,课上分享,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日常生活中。难点 将对父母的爱付诸行动,并持之以恒。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具学具 多媒体板书设计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家庭的“开心果”做家务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思考第一课时活动一、我们都爱父母 (一)歌曲导入,营造爱的氛围 1.播放歌曲《让爱永远住我家》 教师:同学们,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上节课我们深切地感受了父母对我们的爱,人人都愿意让爱永远住我家,作为家庭的小主人,我们都非常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谁愿意谈谈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呢? 2.学生举手随机发言。(二)了解教材事例,体会爱父母的方方面面 1.谁来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幻灯片出示教材中的图片,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1)天都黑了,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呀? (担心爸爸有意外)板书:担心 (2)看到妈妈难受的样子,我心疼得不得了。 (心疼妈妈受罪)板书:心疼 3. 同样的感受,可能我们也有过,谁愿意分享吗? 4. 学生谈自己对父母的心疼、想念等事例。 活动二、亲情大调查 (一)演讲: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1.教师导入:课前同学们做了亲情大调查,了解父母的个人信息、工作情况,兴趣爱好及烦心事,并结合调查写出了情意浓浓的调查报告《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2.四名同学演讲。 (二)分享交流 1.听了这些同学的演讲,你有什么感受? 2.举手发言,谈感受。 活动三、完善调查报告 (一)完善调查报告 1. 完善自己课前写的调查报告。 听完同学的演讲,再次用心去读自己的调查报告,补充完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小组分享,教师到组内倾听、指导。 (二)课外延展 请同学们回家后把你的调查报告读给父母听,观察父母的反应。 (三)理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教师讲解:父母的年龄,我们是要记住的,我们都希望爸爸妈妈健康长寿,但是也得知道我们长大一岁,爸爸妈妈就衰老一岁。 3.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你想说点什么?教师总结: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尊老爱幼、孝亲敬长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构成部分。同学们通过亲情调查,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自己父母的生活、工作情况,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同时也知道了我们能通过给远在他乡的亲人打电话问候,照顾生病的爸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行动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第二课时活动一、我们这样爱父母(一)谈话导入1.教师: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亲情调查,了解到父母的在工作生活中非常辛苦,很多同学非常想帮帮他们,你们曾经为父母做过什么呢?2.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关爱父母。我们再看看其他小伙伴们是怎样爱父母的。(二)学习他人1.想一想:“在爱父母的行动中,你想夸夸谁?”2.学生自读,思考。3.学生谈“在爱父母的行动中,你想夸夸谁?”(幻灯片背景出示教材事例)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很好,东东时刻想着做爸爸爱吃的菜;杨敏和弟弟帮爷爷把玉米种好,让爸爸妈妈安心打工;奇奇给生病的妈妈做热汤面;还有的同学给爸爸捶背,听妈妈说烦心事,劝家长改掉坏习惯。他们都是懂得替父母着想,关爱父母的好孩子。(三)排忧解难1.在家庭生活中,同学们和父母相处时,也有很多烦恼,咱们帮他们出出主意吧。幻灯片出示:(1)妈妈感冒发烧,不能起床,我该怎么帮帮她呢?(2)爸爸在家庭聚餐时喝了酒,但他要开车回去。(3)妈妈每天都抱着手机看,成了低头族。2.学生出谋划策,教师相机总结板书。(1)我会和妈妈约定看手机的时间,看够半个小时要活动一会儿;我会让妈妈陪我打羽毛球,这样就不能总看手机了。(板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2)我会主动问妈妈:“妈妈你今天不高兴啊?能跟我说说吗?”;我把自己的事做好,不惹妈妈生气。(板书:做家庭的“开心果”)(3)我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迎接爸爸妈妈;我准备好洗澡水,让爸爸妈妈洗个热水澡,洗去疲劳。(板书:做家务) 学生举手随机发言谈感受,分享事例分享交流小组分享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自读,思考学生出谋划策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 年级:三 学科:道德与法治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执课教师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12.家庭的记忆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谓。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史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对家庭爱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教学 重点 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难点 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具学具 多媒体板书设计 家庭的记忆 家庭称呼 我的“家史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思考第一课时活动一、家庭生活掠影 (一)上节课最后我们说到要把关爱带给爸爸妈妈,那么他们在收到我们关爱后有什么反应? 请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的互动。 (二)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心里暖暖的,这些都属于我们的家庭记忆。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下一课《家庭的记忆》。(板书课题。) 活动二、家庭辈分称呼 (一)家庭关系示意图 1.认识家庭单元。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完成的《家庭关系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明白这些关系呢? 教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填写的示意图。(学生展示) 教师:孩子们,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 学生回答。 2.认识不同辈分。 教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说一说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 教师:“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外婆是妈妈的长辈,她比妈妈长一辈。妈妈是你的长辈,妈妈比你长一辈。外婆比你长几辈呢?对,长两辈。 3.了解“四世同堂”。 教师:请再看看“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还能找到哪些关系?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的同学的爷爷的父亲还健在,那么这样的同学和他的曾爷爷之间差了四辈,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大家庭就叫“四世同堂”。咱们同学们中间,谁家的大家庭是“四世同堂”呢? 学生发言。 (二)家庭称呼抢答赛 教师:孩子们,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称呼都弄明白了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一轮抢答赛吧! 将班级学生分组,教师用PPT逐条展示课本《抢答竞赛》中的问题,由各组学生抢答回答,答对一题加一颗星(在黑板上画表格分组),答错不加,得分多的小组获胜,可适当奖励。 教师:刚才的抢答真激烈!同学们知道的比老师想象中的要棒多了,除了刚才那些,你还能提出什么关于家庭成员关系或称呼的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预设学生问:我是我表弟的什么? 预设学生问:我是堂姐的什么? …… 教师:同学们对家庭成员间的称呼了解真多,有一首《家庭称呼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活动三、我的“家史”小调查 (一)我的“家史”。 1.教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个“家史”小调查,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要求先在组内分享交流,然后再推荐一位同学来全班分享。 PPT出示小组分享要求: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2.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3.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 2.小组推荐的学生全班分享。 3.教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记得以后要多和父母长辈们交流哦,这样你会知道更多的“家庭大事”。 (二)比比童年。 1.教师:通过刚才的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和父母比童年》,比较下爸爸妈妈和我们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2.PPT播放父母小时候看的小人书,玩的游戏,吃的零食,穿的衣服等图片。 3.教师:通过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妈妈爸爸的童年和我们相比有了很多的不同,很大的改变……,那是因为时代不一样。 4.教师:父母童年玩的游戏你会吗?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学会了也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玩。第二课时活动一、传统节日中的“家” (一)春节习俗里的“家”。 1.播放《春节序曲》。 教师:这是什么音乐?你是在什么时候听到的? 学生回答。 教师: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真热闹,我们仿佛沉浸在了浓浓的过年氛围当中。刚才好多同学提到了“年夜饭”——每当春节来临,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谁愿意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家吃年夜饭的故事?分享的时候,可以参考课本81页图片下面的三个问题。 学生自由分享。教师倾听的同时适当把课本82页“阅读角”的内容穿插进去,同时抓住学生发言中关于“家”的信息进行追问或提炼,旨在提示学生们学会感受家庭带给每个人的温暖。 3.一起阅读“知识窗”。 (二)其他节日中的“家”。 教师: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与“家”有关。请看课本82页下面有个表格,请同学想一想,然后把你知道的填到课本中的表格里。 活动二、语言文字中的“家” (一)谜语猜猜猜。 1.教师:同学们知道好多节日啊!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都重视家庭关系的和睦,很多节日都与“家”有关。 2.教师出示带有谜语的PPT,请学生猜一猜。 3.教师:谁能用这些谜底和“家”联系起来说一个成语或一句话? 学生回答。 (二)“家庭祝福语”接龙赛 1.教师:通过这些字谜,我们就能看出“家”在我们中国文字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除了文字,还有好多词语也和家有关,比如课本中说的“阖家欢乐”意思就是祝贺全家人都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你还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或句子呢?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祝福家庭的词语或句子并记录下来。 3.全班分组竞赛。 4.教师:同学们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认真倾听并给予恰当评价。 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的互动 学生回答认识不同辈分学生自由发言小组推荐的学生全班分享学生自由分享学生自由分享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