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善用法律》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与分享、观看图片等活动,知道遇到侵害,怎样依法维权。 2.通过探究与分享、合作探究等活动,懂得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及相关案例,活动,知道未成年人面对违法犯罪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智为。 4.通过学习探究,明确遇到侵害,善用法律;面对违法犯罪要善用法律。学习线索 本课时按照“遇到侵害,依法求助——面对违法犯罪有勇有谋”的逻辑展开。第一目,介绍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方式,强调了依法维权的重要性。第二目,主要介绍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重点 难点 重点: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难点: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案例对比,活动导入 展示两则维权案例,引导学生对比两则案例维权方式的不同给我们的启示,引出新课《善用法律》的学习,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遇到侵害,怎样依法维权? 2.怎样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3.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 4.青少年应怎样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1.阅读教材57页“运用你的经验”,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提示:小华受到了非法侵害,商场保安侵犯了小华的合法权益。 思考: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点拨:帮助小华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而得出结论: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展示法律服务、依法维权有关资料。 小组讨论:结合教材58页阅读感悟,为小倩出主意:小倩想要维权,可以向谁寻求法律救助? 提示1:法律服务站、律师、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 结论: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并图片展示相关介绍。 提示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图片介绍诉讼的有关知识。 指导学生对上面探究的知识分别对“维权的途径”“法律服务机构”和“当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怎样才能维权?”进行归纳。 探究(二)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1.结合探究与分享相关材料,探究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原因(必要性) 思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行为或观点进行评析。 点拨:小伟和小宇的言行是错误的,小刚的言行正确。 理由: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品质,见义勇为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③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鲁莽行事极易受到伤害,不利于制止犯罪。(未成年人同犯罪行为斗争的特点) 2.展示教材60页探究与分享材料。 思考:当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时,快递员小张的行为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点拨:作为未成年人,我会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敢而又机智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 3.展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4.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指示: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5.指导学生对“青少年应该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进行归纳。要点梳理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