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8.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课件+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8.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课件+视频)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统编版 八年级上
第一节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新知导入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
道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法治观念: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健康人格:
理解个人国家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责任意识:
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教学难点: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86-90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对祖国我们应怀有什么样的情感?
2、什么是国家利益?有何重要性?
3、国家利益涉及哪些领域?包括哪些内容?
4、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5、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自学导航
新知讲解
一、认识国家利益
视频探究
红色血脉|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爆发
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里了”这句话?
①这句怒吼传遍北平,传遍全国,鼓舞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头颅换取我们的自由!” 在那个抗日救亡的年代,正是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语震撼了千百万爱国青年的心灵,也由此掀开了“一二·九”运动的伟大篇章。
②一二·九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对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之所以振臂一挥,走上街街头,其精神动力就是爱国主义。他们不怕寒风凛冽,不怕被捕坐牢,甚至不怕流血牺牲。 他们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无私的、真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气壮山河、感人至深的。
③学生的呐喊发出了所有同时代人的共同心声,激发了民众对山河沦陷与个人命运关系的思考,帮助民众意识到覆巢无完卵的道理。
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更应成为广大青年报效祖国、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感悟
邓小平的爱国情怀
(1)“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话语,表达了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2)材料回顾了邓小平为祖国国和人民奋斗的一生,他的一生,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和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华民族技抗争、独立、振兴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对伟大祖国应有的情感是什么?
(1)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2)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他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问题探究
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① “国”字的大“口”表示疆土地域的境界和范围,并表示国家周边应该有防;小“口”为国境线里的人口;“戈”作为古代的兵器,对外抵御侵略,对内维持治安;“或”字下方的“一”表示土地,表明国家与土地、农业之密切关联。
②“国”字的原创形态直接告诉我们:国家就是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
探究分享
“国”字的构成
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国家的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疆域与国防,就是离不开领土与主权,没有自己的领土,我们就没有赖以生存的基本空间;
②没有强大国防,就无法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无法护。
含义: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构成要素: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
重要性: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解读国家利益
问题探究
(1)下列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探究分享
④保卫祖国领空对于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①成立三沙市有利于中国政府对南海地区实行有效的管辖。
②保护莫高窟对于研究历史文化、保存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
③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对于稳定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国家利益涉及国家的方方面面,国家利益无处不在;
(2)不同的国家利益在国家中的地位又是不同的,国家最根本的利益是国家核心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相关;
(3)必须坚决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的核心利益,这是国家和政府的天职, 也是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2)给我们什么启示?
国家利益涉及哪些领域?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探究
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新知讲解
除夕之夜,中学生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1)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
忧烦无踪了,快乐高涨了,惆怅无影了,幸福蔓延了。
探究分享
(2)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两辅相成。因此,只有国家好,个人的愿望才能实现。
(3)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个人梦和国家梦有着内在的联系。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没有国家给我们提供的各种物质、文化支持,没有国家提供的和谐稳定的环境,我们所有的梦想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②国家梦的实现,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
③只有把全民族的梦想和追求凝聚在一起,只有把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人民为中心! 二十大报告百余次提及人民
视频探究
(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2)坚持人民至上,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身之本、执政之基,也是前进路上解决各类问题的一把关键钥匙。
(3)而“人民至上”,首先就是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的活力。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1)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2)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3)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问题探究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臭等八国组成联军,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古老的北京城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和蹂躏。德军借口有人向驻地抛掷砖瓦,纵火焚烧附近的义学,并焚毁周边百姓的房屋一百多间。一群因为自家的房屋被联军纵火而逃出来的平民百姓,被法军逼进条死胡同。凶残的法军在胡同口架设机关枪,向胡同内的人群疯狂扫射。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强盗竟然以多杀人为乐事。不少家庭为了免遭侵略军的屠杀和侮辱,举家自焚或服毒自杀。一时之间,北京城尸积如山,哀鸿遍野……
阅读感悟
(1)个人的命运始终是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近代社会,积贫积弱的中国不能给国民以切实的保护,国民的利益屡屡受到侵害,八国联军在中国的暴行只是众多类似事件中的一个。
(3)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维护国民的利益,只有国家强大,个人才有尊尊严。我们要树立危机意识,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给我们什么启示?
(1)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2)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3)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
问题探究
习近平时间: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视频探究
(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的根本利益来统筹谋划,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2)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人民谋幸福,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1)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2)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
问题探究
(1)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问题探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
(1)人民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归纳
问题归纳
(1)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2) 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3)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
①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②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③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课堂练习
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③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④我们应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不必去考虑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国家利益就是人民利益,人民利益就是国家利益
③人民利益只有上升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④国家利益只有反映入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C
课堂练习
4、 “有国才有家,无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将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翟志刚表示,大家只要把国家的利益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就一定能一往无前,克服困难。之所以“要把国家的利益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是因为( )
①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④无论何时何地,要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课堂练习
对伟大祖国应有的情感
什么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的内容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板书设计
认识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作业布置
30多年来,王继才夫妇以国防战略要岛开山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作伴,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风雨和艰险,守住了外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寂寞,“守岛是我们的本职,我们一定守好开山岛每一天,直到守不动为止。再大的苦、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会克服,只要一天能动,我们就要让五星红旗在开山岛上高高飘扬。”这是夫妻俩共同的心声。
(1)谈谈王继才夫妇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
(2)你认为维护国家利益有什么重要意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