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课 《美国内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美国内战,初步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美国内战》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文制度的扩展》的第3课,分为“南北矛盾的加剧”、“内战爆发”和“北方的胜利”三个子目,分别概括了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介绍了战争的过程,阐述了美国内战的历史影响。本课上承,即美国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下启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美国在资本主义道路上突飞猛进与解决资本主义危机进而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能够利用年代尺,梳理内战的发展历程、结果,理解北方获胜的原因。2、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和《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文件的内容,认识这两部法律在内战中的作用。3、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同时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4、理解美国内战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学习,认识到统一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培养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历史意义;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出的历史贡献。【教学难点】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类型之间的矛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展示:美国有线电视C-SPAN分别于2000年、2009年和2017年对一个由美国历史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三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林肯在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中排名第一位。2016年4月特朗普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曾表示,他可以做得非常有总统的样子。“开玩笑地说,我可以比美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位总统都像总统,除了林肯。”特朗普说,“因为,你没法超越林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学习“美国内战”一课。PPT展示:华盛顿建立了美国,而林肯拯救了美国引入第3课——《美国内战》。(设计意图)通过新闻调查的数据,及与美国前总统的对比,证实林肯的伟大。展示2022年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核心素养。【讲授新课】(设计意图)整合教材,捋清思路,展示学习目录。知识点呈现 探究过程设计 评价设计与实施【时空观念】教师提供图片,学生分析:美国独立后领土的扩张。 【拓展延伸】教师提供西进运动与印第安人血泪史的图片对比。 【材料研读】通过展示几则材料,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南北方存在的矛盾分歧。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归纳矛盾具体表现,思考内战爆发的原因。 【拓展延伸】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 了解南北战争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知识拓展】PPT出示材料:内战前美国黑人悲惨命运;《汤姆叔叔的小屋》,学生了解废奴运动。 】【】【】 【自主学习】教师出示学习任务,学生梳理南北战争的过程。 【教学过渡】教师提供史料,学生分析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材料研读】南北力量对比:提供表格数据对比南北方力量,与北方失利形成强烈反差。 【数字故事】观看数字故事, 了解内战初期的战况,思考北方失利原因。 目标导学一:矛盾重重溯根源 1、美国领土的扩张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在不同时期,美国的国旗有什么变化? 提示: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美国独立后,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就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国家。 【结论】19世纪前期,美国通过购买、武装颠覆和发动战争等手段,实行领土扩张,到19世纪中叶,美国的领土已经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 【拓展延伸】 教师讲述:美国领土扩展的过程,也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被剿灭、其土地被掠夺的过程。到19 世纪末,印第安人从原来的100多万减到24万。仅在1802—1822年的20 年内、就有1500 万英亩土地被掠夺。 【材料研读】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 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制宪会议上,纽约州代表古维诺尔·莫里斯说,这种“极坏的制度”是“上天对盛行奴隶制各州的诅咒”,蓄奴州的特征是悲惨和贫困,而自由地区的特点是“富裕和极好的修养”。“利益是国家唯一的治理原则”,南卡罗来纳州代表约翰·拉特力奇冷酷的回答。任何干涉这些州奴隶制的企图都会导致南方拒绝批准宪法。 ——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 材料三 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于种植园主要的经济作物,烟草已无利可图,美国的奴隶制已气息奄奄,行将就木。然而,十九世纪初沛然兴起的植棉业竟然奇迹般的拯救了垂危的奴隶制。首先是棉纺织业在英国,欧洲大陆和美国北部迅速发展,对棉花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其次,发展植棉业所需要的土地和劳动力都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1793年的轧棉机,极大的提高了棉花纤维脱籽效率,使南部奴隶制经济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迎刃而解。 ——张友伦:《美国通史》 【自主学习】 【设问】依据材料,分析南北双方对美国奴隶制问题的不同态度及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经历了什么变化?原因有哪些?你还领会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抓关键词,找出南北方在哪些方面存在矛盾。 【结论】劳动力、原料、关税与市场、西部新增土地。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 【拓展延伸】 【设问 】你从上图获得什么信息? 【结论】这些矛盾不可调和,只能诉诸武力来解决,最终酿成了战争。 【知识拓展】 “黑人亨利逃跑了,他的左眼已被挖掉,左臂和左肋上有几处匕首刺的伤痕,鞭痕满身。” “悬赏伍拾美元捉拿黑人杰姆.布莱克,他的两耳都被割去一块,左手中指齐第二个关节已被掉。” “逃跑了一个黑人女孩,名叫玛利。她的眼睛上方有一道小伤痕,不少牙齿被敲掉,脸颊和前额烙有字母A。” ——引自狄更斯的《美国纪行》第228-236页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于1852年出版的一部反映黑奴制度的巨著。《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版,掀起了美国废奴运动的高潮,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在100多年间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人民反对种族歧视、争取自由民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设问 】你从上述材料获得什么信息? 提示: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废奴运动,积极帮助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目标导学二:峰回路转话进程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立足时空观念,了解南北战争的进程,认识南北战争的意义。 师生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教学过渡】引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呢? 1、内战爆发 【设问】为什么林肯当选总统成了战争的导火线? 【学生活动】根据林肯当选总统前的一段演讲“裂屋演说”,思考林肯的首要目标。(维护国家统一) 【设问】在林肯当选总统不久,南方 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这实际是什么行为?(分裂国家) 【结论】最后南方军队挑起了战争,这就是美国内战,也称南北战争。 【过渡】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火,刚成立的林肯政府是如何平息的呢? 【材料研读】 2、南北方力量对比 【学生活动】通过表格对比南北方力量,思考战争初期哪方更占优势? 【结论】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无论在人力、物力、还是军事力量方面,北方都占据优势。但是实际战势又如何呢? (战争初期,北方失利) 3、内战初期战况【学生活动】观看数字故事,归纳战争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 【结论】南方蓄谋已久,北方准备不足;南方将领云集;林肯最初想限制奴隶制,不想采用激进的方式...... 【过渡】北方军队的失利引起人民强烈不满。那么,林肯政府是如何扭转战局的呢? 通过读图学史,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学生对美国领土扩张有更深的认识。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关键词的能力,在对比中认识到南北方的矛盾分歧所在。 将教材知识和史料有机整合,步步设问,引导学生将南北方两种经济类型的矛盾和内战爆发联系起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林肯“裂屋演说”和南部同盟 为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美国内战实际是分裂国家的行为。 通过知识拓展,了解废奴运动,知道南北战争的必然性。 通过自主学习,梳理南北战争过程,培养时空观念。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得出北方占据优势的结论,进一步思考北方失利的原因。 通过欣赏数字故事,分析在战争中取胜应具备的条件。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合作探究】【史料实证】教师提供《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关史料,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内战所起到的作用。 4、扭转时局的关键 任务一:阅读材料,简述两部法令在美国内战中的作用。 《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缴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设问】《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什么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们分别解决了哪些问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结合史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结论】《宅地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鼓舞了他们的参战热情,同时有利于西部的开发,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叛乱各州的奴隶获得自由,黑奴纷纷逃离种植园,参加联邦军队,增强了北方军队的战斗力。因此,两个法令的颁布,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成为内战的转折点。 5、战局扭转 学生认识到《宅地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满足了黑人奴隶对自由的需求,两项法令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合作探究】立足唯物史观,学生分析北方获胜的原因。 【史料实证】教师节选《全球通史》的史料,学生分析内战后美国突飞猛进的原因 【设问】当北方军队注入新鲜血液之后,战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自主归纳战局发生的变化。1865年4月联邦军攻占南部联盟的“首都”里士满,南方军队投降。战争中,南北双方同室操戈,共有超过60万人血洒疆场,其数量远远超过美国历届战争的总和。这场令美国人撕心裂肺的战争,最终换来了联邦的统一。 【合作探究】 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示词,讨论北方获胜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PPT展示: 【过渡】历经四年的内战,南北双方都付出了惨痛代价,六十多万美国人丧生。浴火重生后的美国发展如何呢? 任务二:研读材料,概述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影响。 材料一: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在南北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经历了最惊人的经济发展。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时却跃居首位。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学生活动】通过分析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战后美国突飞猛进的原因。 【设问】美国内战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哪些条件? 【结论】维护了实现国家统一,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瓦解了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从而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学生活动】结合美国内战的影响,对比美国独立战争,思考美国内战的性质。【结论】美国内战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知识拓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北方胜利原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学生分析总结出美国内战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的条件,同时通过对比美国独立战争,思考美国内战的性质。【评价人物】教师借助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引导学生结合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和影响,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过渡】美国民众之所以齐聚林肯纪念堂,是因为美国民众永远记得林肯为美国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不仅被人民铭记,也是被历史铭记的总统。 目标导学三、丰功伟绩颂英雄 1、林肯遇刺【教师讲述】林肯总统废除了奴隶制,但他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一颗坚定地维护国家统一的巨星就此陨落了。 2、评价林肯 【设问】马克思为什么如此高度地评价林肯?你心中的林肯又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活动】结合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和影响,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 【设问】教师:林肯的诸多贡献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结论】维护国家统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使学生学会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点链接】再次聚焦时事热点,通过展示马丁·路德·金及其儿子为争取黑人平等的权利而斗争,分析美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种族歧视。 【家国情怀】教师讲述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播放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 150 目标导学四、未竞解放谁完成? 1、美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设问】内战期间废除了奴隶制度,那么黑人的权利问题是否彻底解决了呢?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联系史实,举例说明。 【教师讲述】在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后的一百五十多年中,仍有人前赴后继,为争取黑人平等的权利而斗争。57年前,马丁·路德·金作为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曾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震撼人心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发出了种族平等的呼声,对美国甚至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57年后的 8月 28日,他的儿子马丁·路德·金三世也在林肯纪念堂发出呼声,抗议美国的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由此可见,今天的美国,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存在,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要彻底解决种族歧视问题,任重而道远。 【课堂总结】 【课堂延伸】 【教师讲述】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捍卫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的中国,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台湾依然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我们坚信,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祖国统一大业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播放视频】下面我们观看一段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 150周年大会上的视频,来聆听他对国家统一的坚定心声。 分析了弗洛伊德事件的问题根源。了解美国废除奴隶制不彻底,美国至今存在种族歧视。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坚定祖国统一的信念。【课堂小结】美国独立后,北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取得了内战的胜利。北方的胜利,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又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清除了最大障碍。美国内战成为美国历史上继独立战争之后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板书设计】【布置作业】“学史以明智,学古以鉴今。”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学习和了解,谈谈这场战争对我们中国带来什么启示?【教学反思】本节课由1948年以来历次“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评选的结果 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文末聚焦时事热点,祖国统一大业。通过中外古今联系,开头首尾呼应,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增强思辨能力。这种将时事引入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度,同时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本课通过四个部分学习了美国内战的起因、过程、结果、影响及人物评价,始终围绕奴隶制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扭转时局的关键是解放了黑人奴隶,内战的影响是奴隶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清除了最大障碍,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而林肯最终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杀害。奴隶制所涉及的问题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一是探讨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二是美国内战扭转时局的关键。为了突破这两个难点,我充分利用了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实时点拨,实践证明这种自主合作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节课也有些不足之处,课堂上应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效果方面还需多加实践,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面临国家分裂的危险时,19世纪的美国,不惜以最惨烈的战争形式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成为了世界强国。这段为反对“两个美国”而战的曲折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条件,统一则强,分裂则弱。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