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品味陶诗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白描写景的表达效果,学会鉴赏诗歌的艺术特点;思维发展与提升:抓住诗眼划分诗歌层次,学习诗歌的表达技巧;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背景,理解陶渊明弃官归隐的复杂原因,感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二、重难点重点:把握诗眼,划分层次;分析白描、比喻等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陶诗风格;难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陶渊明弃官归隐的原因,感悟诗人情怀。三、教学过程环节一 情境导入,知识铺垫 导语:如果让你选择,你更愿意在城市生活还是乡村生活呢?(自由交流)城市与乡村的生活各有各的好处与不便,那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归园田居》中,诗人陶渊明是选择了哪种生活呢?没错,是田园生活,那他选择田园生活的理由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跟随陶渊明的脚步一起看看他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请同学说说对陶渊明的了解(教师进行补充):陶渊明(约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号“五柳先生”,后人私谥他为“靖节先生”。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故事。我们之前学习过他的诗文有《饮酒(其五)》《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初读诗歌,熟悉文本。环节二 抓住诗眼,疏通诗意过渡语:上节课我们在分析曹操的《短歌行》时抓住了诗眼进行分析,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没错是“忧”这个字,那在这首《归园田居》同样有一个诗眼,同样是一个字,你能找到吗?明确:“归”。 围绕这个“归”字,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请结合课下注释加以分析。明确:(1)归隐原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2)归处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3)归后心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隐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明确:“少无适俗韵”:不适应世俗的气质,俗韵,具体来说就是官场上的风气;“性本爱丘山”:本性喜爱山林。所以归隐的原因一方面是官场上污浊的风气让陶渊明感到厌倦,另一方面自己本性热爱自然,自己的个性与官场风气的强烈冲突使陶渊明选择归隐山林。哪些词句体现了陶渊明对官场的厌倦?明确: “误”:错误,贻误。体现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悔恨遗憾之情。 “尘网”:将俗世的种种束缚比喻成一张网,写出了世俗对自己精神的束缚无处不在。 “三十年”:陶渊明从开始做官至辞去彭泽县令前后共十三年,这里写作“三十年”或许可以看作一种夸大,表明诗人在做官时度日如年的煎熬心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句是写景吗?(这一问可放在划分层次的环节。)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①不是写景,写的是诗人做官的心情。②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句式整齐,互为补充;③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困于官场的自己比作笼中鸟、池中鱼,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眷恋向往如何理解“守拙”一词?明确:持守愚拙的本性。有个词叫作“抱朴守拙”,“抱朴”语出《老子》,“朴”是没有加工过的原木,抱朴就是保持自己未经雕琢的天性。“守拙”即出自本诗,“拙”是自谦之语,更深层的意思是坚守朴素自然的天性。说明诗人拒绝官场上那些钻营取巧、争名逐利的做派,而保持自己自然的天性。环节三 鉴赏景物,品味意境 诗人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哪些景物?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诗人笔下的田园图景。明确:田地、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示例:在这僻静的山野中,坐落着八九间草屋,屋子周围环绕着十几亩田地。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远处隐隐约约地看见许多村落,有炊烟正轻柔缓慢地向上飘升。深深的小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吓得家鸡打着鸣飞上桑树枝头。 诗人从哪些角度、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勾勒这副图景?(1)远近结合:“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近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2)视听结合:榆柳、桃李、村落、炊烟是有形有色之景;狗吠、鸡鸣是耳中听闻之声。(3)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极静,“狗吠、鸡鸣”清晰可闻,一方面写出田园的僻静,另一方面也为这幅田园图景增添了生机和活力。(4)白描: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作为一种文学技巧,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修饰和渲染,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景物。诗人在描绘景物时,只是客观地表现它们自然的样子,没有有意地在景物中投射自己的情感。语言自然朴素,勾勒出一幅平静祥和的田园图景。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表达了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轻松、自由、闲适、愉悦的心情。环节四 补充材料,思考探究 既然陶渊明说自己“少无适俗韵”,为什么一开始不选择归隐,而会“误落尘网”之中呢?补充:(陶渊明四次为官经历)陶渊明归隐田园,并不是简单地抱着一种避世的态度,相反,他在他所不喜的尘俗中浸染了数十年,这是因他作为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大夫阶层的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当他怀着济世救国的热情投身官场时,看到的却是巨大的黑暗与无尽的混乱,争名逐利,人人自危,要想混迹官场,就不得不曲意逢迎。这对热爱自然、崇尚自由的陶渊明带来了许多痛苦,所以在做官时他常常想念田园生活。在几次为官后,他终于接受了自己最真实的愿望,回归田园,拥抱自然。陶渊明是从何处“归”向何处呢?明确:①从客观经历来看,是从官场归向田园。②从矛盾的、被束缚的状态归向真实自由的本性。四、作业设计1.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的作者同样生逢乱世,但两人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说说你的看法。2. 运用白描手法刻画景物或人物,200字以内。五、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