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养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养蚕》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 ·三学制)四年级下册《生物的特征》单元的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蚕一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知道蚕的一生生长变化情况。(2)了解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较长时间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3)了解动物的一种繁殖方式 卵生。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蚕不同阶段有什么特点(2)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很好的饲养小动物,珍爱生命,体会对小动物的关爱(2)了解各种动物的一生是复杂多样的,认识到生命活动的丰富多彩。三、 教 学 重 难 点知道蚕的一生生长变化情况。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发现法等五、教具准备学生准备 :桑叶、毛笔、 一盒蚕纸盒。教师准备 :蚕卵、放大镜、蚕丝制品或者蚕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其他资源:FLASH:《蚕宝宝的一生》、学生科技实践作业《蚕宝宝的一生》。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徐老师的科学课堂和我一起学习科学知识,今天老师带来一些丝绸制品,请看。课件ppt出示提问:同学们,这些丝绸制品漂亮吗 (漂亮。)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ppt展示)【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 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现如今在习总书记的引导下一带一路建设使得古老的丝绸之路更焕发了新的青春】。问:同学们知道这些丝绸是怎么来的吗 (是蚕吐的丝。)【ppt养蚕取丝上古传说中,“养蚕取丝"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的,嫘祖把养蚕取丝的技术传授给了我们汉族的先辈们,我们的先辈们用勤劳的双手把她发扬光大, 一直传承到了现在。】我们的祖先是这样的勤奋聪明,你们想不想把养蚕取丝的技术继续传承下去,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板书:15.养蚕)二、活动探究活动一:调查了解养蚕的知识。1. [PPT出示]养蚕指导:师:关于养蚕你知道什么 (生)师:小小的蚕对人们的作用可真大,关于养蚕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师:同学们就养蚕提出了很多感兴趣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有的可以查阅资料获得,有的我们可以一边养蚕一边研究。师:蚕和很多动物一样生命从卵开始的,我们先观察蚕卵,蚕卵也是生命,我们除了观察 细致还要小心保护好蚕卵,我们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三个方面来研究蚕卵。((温馨提示:蚕卵比较小观察的过程中可以用放大镜)活动二:观察蚕卵。【发放并观察蚕卵。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描述蚕卵。汇报、交流】师:观察好了吗 你观察的蚕卵是什么颜色的 形状 大小 [PPT出示]颜色:刚产下的 蚕卵为淡黄色,即将孵化的蚕卵呈紫黑色。形状:扁圆形(椭圆形),中心有点凹陷。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大小: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的卵和蚕卵相似 (生)师:蚕卵是怎么孵化出来的呢 我们通过观看短片来了解蚕宝宝孵化的过程。[PPT出示]播放蚁蚕出壳的录像。(PPT播放短片蚕宝宝的一生)师:观看完视频你发现蚕宝宝是什么样的 它像什么 你给它取个名字吧!【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师:是的,刚孵出的蚕宝宝黑黑的,像小蚂蚁,所以叫“蚁蚕”。 [PPT 出示]3、[PPT出示]提问:蚕卵在什么条件下孵化 师:蚕卵孵化前发生的变化和孵化的过程。【在合适的温度(20至25摄氏度)下,蚕卵会逐渐变成紫黑色,10天左右即可孵化出蚁蚕。蚁蚕把卵壳咬破后,先露出头部,然后爬出卵壳。】师:蚕卵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孵化 【在一定湿度的纸盒中放入蚕卵用棉花包住放在阳光下,约10天就能孵化出“蚁蚕”。】提问:蚁蚕出壳后怎么移动到蚕盒里 【组织学生动手实践,用毛笔把出壳的蚁蚕移到蚕盒里。因为蚁蚕的身体很小,所以要移动蚁蚕时,不要用手去抓,最好用毛笔或羽毛驱赶蚁蚕到纸片上再将其移走。】活动三:我们来养蚕。1. [PPT出示]师:蚕从卵孵化出来以后就开始了它的幼虫阶段,我们在养蚕是要注意(一边展示课件, 一边讲述。)(1)养蚕的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蚕吃了生水会拉肚子而死的。(2)每日清洁养蚕的盒子;(连桑叶将蚕从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清洁盒子。)(3)没到五龄颜色就变黄,且拉水的蚕是病蚕, 一定要隔离。(4)要注意盖好蚕盒,放在安全的地方,使其不爬出并避免老凰、蚂蚁等动物伤害,但要在盒子上开出气孔。【发放养蚕领养证和养蚕资料,做好宣讲活动。引导学生重视养蚕过程。】师:蚕宝宝吃了桑叶充满了能量它们迫不及待的长大了,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并思考:观察到蚕在生长过程中体长的变化规律 】【提问: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有哪些方法 引导学生想到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长期观察记录活动做好精神和物质准备。】2活动二:设计的实验方案生展示汇报设计方案(1)定时测量蚕体的长度。(把尺子轻轻靠在蚕的体侧,等蚕停止伸缩身体时记下蚕体 的长度。(2)记录观察数据,并将数据用图表表示出来. (3)汇报自己的发现,小结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体长的变化规律。 注意:不要强行按住蚕体测量,以免伤害蚕。3活动三:蚕宝宝怎样长大 【学生展示蚕幼虫体长变化记录表,分享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体长的变化规律。】生1、蚕每天的生长情况并不是一样的,有些时候一下子长长很多,有些时候又停滞不前。生2、蚕有一两天会停止吃桑叶, 一动不动,然后它会蜕皮。蜕皮之后的蚕比以前长很多。蚕幼虫一共蜕四次皮。【教师总结:蚕的食量很大,从蚁蚕开始,就一天到晚吃个不停,也生长的很快。每隔数天, 会停止进食、静止不动,好像睡觉一样,这是眠,然后是蜕皮,这样的过程会重复四次,也就是 蜕皮四次后就会开始吐丝结茧。蚕头部的颜色开始变深,表示即将蜕皮。蜕皮后的蚕,皮肤看起来比较嫩,身体也比较大。】4吐丝结茧五龄蚕后,蚕的身体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紧绷,且不爱吃桑叶,这时蚕就准备结茧吐丝了, 蚕先向周围吐丝,以固定茧的位置,然后再吐丝将自己包围起来。 一只蚕所吐的丝,其长度可达1000~1500米。5、观察蚕蛾的外形经过10~15天,蛹会蜕去蛹壳而羽化成蛾。6、产卵雌蛾尾端散发气味引诱雄蛾前来交配,雌蛾开始产卵。雌蛾一般可以产五百个左右的卵。新的生命又开始了。活动四:交流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1.[PPT出示]交流: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 引导学生画出蚕的一生的变化图,指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1. [PPT 出示]小小结: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三、拓展活动1.[PPT出示]出示丝织品及蚕丝,并提出问题:怎么缫丝呢 2.[PPT出示]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视频了解缫丝方法,并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四、 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养蚕(蛾)成虫蚕的一生幼虫蛹三、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蚕幼虫生长的规律和蚕一生的生长阶段。知道了幼虫要脱四次皮才能 吐丝结茧。蚕一生包括4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蚕蛾。下一节课,将请同学们利用幻灯片, 总结这次养蚕的过程,并有依据的来说说蚕的一生。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哦。同学们也可以准备一些其他动物的一生到班上来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