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落实要点物质科学领域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3.2空气是由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5-6年级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二、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气体。它占据空间的基础上,指 导学生认识空气的组成,让学生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 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本节继“空气在哪里”之后,再次让学生经 历和体验较为完整的探究空气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观察、实验、思考 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快。学生有一定的科学探究素养,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认识实验仪器。三、 学情分析虽然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色透明的气体,学生学起来会比较 抽象,但是因为空气的无处不在并且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从上一 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空气的有关性质,知道空气占据一定的空 间,因此学生会比较感兴趣。现在的孩子通过书籍、网络、电视等接 触到很多有关空气的知识,并不是对空气成分一无所知,在课前调查 中发现,部分学生知道人类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知道空气 中是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这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好,会使用打 火机或火柴,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各个小组分工明确,探究活动配合较好。四、 教学目标1、通过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证明支持燃烧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一少部分,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 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理、验证。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 空气中主要含有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氧气和不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氮气,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五、 教学过程(一)设境质疑激趣导入1、魔术导入谈话:同学们,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这 里有两支相同的蜡烛,我把它们分别点燃,我可以既不用嘴吹,也不用扇子扇,就可以将其中一只蜡烛熄灭。请看,玻璃瓶中有什么 生:空气。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拿玻璃瓶将蜡烛罩上)这支蜡烛熄灭了吗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支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学生回答问题。2、教师小结:有的同学认为蜡烛燃烧消耗了瓶中的一部分空气,有的同学认为 消耗了所有的空气。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蜡烛燃烧到底消耗了瓶中的多少空气呢 ,要验证我们的猜想需要做 生:实验。(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活动一:探究蜡烛燃烧是消耗了一部分空气还是全部空气。1.明确用水代替消耗空气占据的空间追问: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怎样验证呢 可以借助什么来帮助我们看见消耗了多少空气呢 生:找个能看到的东西。师:我们可以借助看得到摸得着的物品来代替,老师给你们提供 了小米、沙子、水,选择什么物品放入水槽,塑料瓶罩在上面,既能进入瓶内占用消耗的空间,又能阻止外面的空气进入瓶内呢 生:用水。师:为什么不用小米和细沙 师:同学们都选择水,可是水也是无色透明的,那怎样才能看的更清楚呢 生:我们可以滴上几滴红墨水,让它成红色。师:对,可以加点红墨水,给水染色。这样更容易观察水占据空间的情况。师:好,那么我们要验证蜡烛燃烧是因为消耗了一部分空气还是全部空气,需要用到水,那么除了水,我们还需要其他材料。2.出示实验材料。(课件:材料图片)师:我找同学来大声的说一说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实验材料了,那么你能不能根据实验 材料来设计一下这个实验 验证蜡烛熄灭到底燃烧了多少空气 请同学们小组之间根据实验材料讨论实验方案吧!3.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师:好了,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和小组的同学讨论设计一下这个实验,好,现在开始。4.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师:很多小组都已经讨论完了,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 生汇报交流方案。师:老师如果先拧上瓶盖,再扣上塑料瓶,这样做行不行呢 生回答问题。师:同学们都同意这种观点吗 哦,同学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到底是先拧瓶盖还是后拧瓶盖呢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 (演示先拧瓶盖再罩)如果先拧上瓶盖,再罩上塑料瓶,瓶子会怎样 生:瓶子不稳,漂浮起来了。师:瓶子里面装有空气,空气占据了瓶子的 生:空间师:空气占据着瓶子的空间,水槽中的水很难进入瓶子里面,所 以瓶子不稳容易漂浮。蜡烛放入水中,点燃后应该先罩上塑料瓶,再拧瓶盖 还是先拧瓶盖再罩上塑料瓶 生:先罩上塑料瓶,再拧瓶盖。师:我再找同学把正确的实验方案用完整的话说一说。生说实验方案。师:对,要先罩上塑料瓶,再拧瓶盖。同学们一定不要忘了哦!5.注意事项师: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呢 有没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回答。师:老师也有一些温馨提示,找同学来大声读一读。 (生读温馨提示)实验要求大家明白了吗 赶快开始吧!6.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7.汇报现象,推出结论。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实验现象。师:刚才蜡烛熄灭的时候是怎么熄灭的 为什么慢慢熄灭了 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回答问题。师:这一小段红色的水就代表了蜡烛燃烧消耗的空气所占据的空 间,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蜡烛燃烧是消耗了一部分空气还是全部的空气啊 生:空气只是消耗了一小部分。 (蜡烛燃烧只消耗了一小部分空气)师:对,蜡烛燃烧只是消耗了一小部分空气,而这一小部分空气是支持燃烧的。师:瓶内还有其他气体吗 生:有。师:如果没有其他气体会怎样 生;水会占据杯内所有空间。师:由此断定瓶子肯定有其他气体。师:那么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多还是剩下的气体多 师:指着瓶子里的一段红水。同学们看一看,这一小段红水代表 的是蜡烛燃烧消耗的空气占据的空间,下面这一块代表了剩下的气体占据的空间,你们看看,是剩下的气体多还是支持燃烧的气体多 生:剩下的气体比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多。师:同学们, 你们真了不起!你们通过实验发现蜡烛燃烧只消 耗了一部分空气,这说明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是支持燃烧的,(板书:支持燃烧)这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 (板书:氧气)活动二:验证剩下的气体是否支持燃烧 师:瓶中剩下的气体还支不支持燃烧呢 谁能来说一说你的想 法 (生答)这是我们的猜想,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学们 还想不想继续探究。谁能说一说你想怎样验证瓶中剩下的气体支不支持燃烧 1.出示实验材料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系铁丝的火柴棒。谁能说一说怎么用它去验证呢 2.设计实验方案师:现在塑料瓶里的水高出外边的水位(手指着水面),如果我 们把瓶盖打开,水会有什么变化 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拧开瓶盖大家仔细观察瓶内水位的变化。瓶内高出来的水有什么变化 生:瓶内高出来的水流到水槽里,水面下降了。师:水往下流,从瓶子里出来了,瓶内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 生:有新的空气进入瓶内。师:之所以有空气进去,是因为瓶子里的水流到水槽里了,要想 让实验的结果准确,就不能让新的空气进去瓶子里,只要瓶内的水比 瓶外的水高,水就会流出去,你有办法让瓶外的水与瓶子里面的水一样高吗 生:可以向水槽中倒水。3.注意事项师生共同梳理注意事项。师:谁再来说一遍,这个实验怎么做 师:老师有一点特别提示: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加完水后, 一定 要先点燃木棒,迅速拧开瓶盖,最后将木棒快速插入瓶内。同学们记清楚实验顺序了吗 (先点,后拧,最后插。)实验开始吧。4.分组实验生小组实验,师巡回指导。5.汇报实验结论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燃烧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其实这部分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三)梳理总结开阔视野1、拓展空气成分科普视频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中既有支持燃烧的成 分,又有不支持燃烧的成分。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吗 那空气中还 有没有其他成分 通过一段微视频,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看视频的之前,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反馈单,带着问题观看视频。2、汇报交流师:通过这段视频,你了解了关于空气成分的哪些知识 请小组 内快速填写反馈单。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空气成分知识。请这位同学来回答。学生汇报。师: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 中,占据空气比重最大的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 支 持 燃烧的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此外,还有少量的 、、水蒸气等。师:空气成分中除了有氧气氮气外还有其他气体,所以说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你认为哪个气体最重要 师生讨论。3.氮气的作用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空气成分中比重最多的氮气。氮气在我们 的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看老师带来一袋薯条,它鼓鼓的,它里面是满满的一袋薯条吗 它里面就充有氮气,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师:那氮气还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播放氮气作用视频。师:通过观看视频,你对氮气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生:液氮用于医疗手术,制作氮肥。师:看来氮气有很多作用,可以用于医疗行业、食品包装行业、还可以用于制造肥料等。(四)拓展延伸课外探究师:我们今天学习了空气的成分,其实这是科学家坚持不懈探究 得到的结论。课下请同学们搜集科学家探究空气成分的历程。感受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六、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