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7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7张)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28讲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考题 分值 考点 题型 命题情景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4-6 12 农业区位因素 选择题 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变革
2022年高考广东卷11-12 6 农业生产改造 选择题 乡村振兴农业发展新模式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4-6 12 区域农业发展模式 选择题 乡村振兴扶贫
2022年1月高考浙江卷5-6 4 农业贸易 选择题 巴西大豆的生产与贸易
2022年1月高考浙江卷-1 2 农业生产改造 选择题 覆盖地膜对土壤的影响
2022年高考辽宁卷1-2 6 农业贸易 选择题 云南哀牢山柑橘销售方式的变革
2022年高考湖南卷 -17(2)(3) 12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综合题 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的空间变化
2022年高考山东卷 17(2)(3) 12 农业生产改造 综合题 珠江三角洲不同时期的围垦的形成的景观
2022年高考湖南卷17 14 农业育种、粮食安全 综合题 海南省促进粮食安全的举措
2022年湖北卷高考16 17 农业生产改造 综合题 南疆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
考题 分值 考点 题型 命题情景
2021·河北高考1~2 4 农业发展的
区位条件 选择题 脱贫攻坚——察隅县的猕猴桃的发展
2021·广东高考-5 3 农业发展的
区位条件 选择题 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
2021·湖南高考-17(1)(2) 10 农业发展的
区位条件 综合题 海南省和湖南省水稻生产对比
2021·全国乙(Ⅰ)卷-12(1) 8 农业发展的
区位条件 综合题 英国某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
2021·全国甲(Ⅱ)卷-13(3) 6 农业发展的
区位条件 综合题 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冲积扇与冲击平原农业发展条件
2021·浙江高考真题 4 农业发展的
区位条件 综合题 青海与甘肃、宁夏农业产量(生产条件)的比较
2021·河南高考-13(1) 6 农业发展的
区位条件 综合题 三河镇的圩田围垦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
◆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的一般方法
◆ 总体评价法
◆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
◆ 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
◆ 宏观角度的选择
◆ 微观角度的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作物的习性
农业区位
该事物与相关地理因素的关系
该事物的位置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地租
(二)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
气候因素
【生长期】
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一般以指候均温≥10℃的天数衡量。
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
【生长周期】
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如玉米一般为95-130天。
产量更高,品质更优
热量→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及上市早晚
谷类作物:(淀粉)
主要包括稻子、麦类、玉米、高粱等,
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
西欧乳畜业:
深受大西洋温暖湿润的气流影响,多云雾天气,光照不足,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气候因素
光照→作物种类
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
地形因素
1.影响生产方式。
①多样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平原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发展林牧业;高原发展畜牧业,区域地形多样,则有利农业多种发展。
②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大,则可发展立体农业,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若地势起伏较小(坡度<25°),适宜发展梯田。
2.影响机械化程度。
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典型地区如美国中央大平原;
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典型地区如日本。
3.小区位:山地地形,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阳坡热量,阴坡水分。
立体农业
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养殖)方式。因地制宜,高效安全是立体农业的特点。
南方低山丘陵立体农业模式: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珠三角:基塘农业
分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
立体农业
黄海平原的“鱼塘一台田”,形成鱼—果—粮、鱼—果—棉、鱼—果一菜、鱼一果一草(饲料)模式
黄淮海平原地处我国暖温带的半湿润地区,春旱、夏雨的气候极易造成旱涝,加上地势低洼,容易引起盐碱化,创建“鱼塘一台田”模式治理了湿地,改造了盐碱地,是一种避弊趋利的生态农业。
水源要素
绿洲农业
降水较少的地区农作物的生长要依靠灌溉
【术语】
有河流经过或有高山冰川融水,灌溉水源充足
土壤
土壤的组成 作用
矿物质 由成土母质发育。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 由植物提供。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水分 过多会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
空气 过多会造成养分、水分不足,植物枯萎
类型 特点
砂土 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保肥性能弱,但易于耕作。
壤土 透气、透水性能良好,且蓄水、保肥能力强,是农业生产的理想质地。
黏土 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于耕作。
关注土壤的组成比例及结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因素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例如欧洲对肉类的高消费(消耗
饲料)带动美洲地区大豆的生产。
再例如城市郊区用地类型的变迁
交通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乳畜业、园艺业、果蔬业等,一般要求靠近城市(市场),而且要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保障。
农业技术
农业信息化
技术装备
生产技术
市场营销
物流配送
环境保护
加强宣传,建立品牌
良种栽种
耕作技术
水肥控制
病虫害防治
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机械、化肥以及农药等
结合冷链运输
影响成本、影响质量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比较稳定
变化很快
农业区位的选择
影响
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地形、土壤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①我国南方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云贵高原用梯田改善地形;
③新疆用坎儿井防止水分蒸发和用温室改善光热等;
④培育良种,海水稻的种植以及提高农作物的耐寒或耐旱能力等。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1.总体评价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农业区的区位因素。即在分析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
二、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的一般方法
2.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
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类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3.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
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你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赞成】从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生长阐述;××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促进当地人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当地政府税收;兴修道路、桥梁、水电、港口工程等,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反对】
主要从不利于生态环境、人类发展的角度作答,角度要多样化。
(2022·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
(1)描述南疆地区蔬菜种植面临的自然条件。
①南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冬季气温低;
④全年降水较少;
⑤土地面积广大,但存在土地盐碱化的问题。
(2022·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
(2)自然条件不算优越的南疆缘何能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请说明理由。
①政策支持;
②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③农户素质的提高,龙头企业的引领;
④市场需求量大。
(2022·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
(3)简述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种植蔬菜对农民的好处。
①提高庭院土地利用率;
②庭院小拱棚投入小、生产灵活;
③满足自家蔬菜的需求;
④足不出户就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三、农业区位的选择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结合各种生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 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 农业区位的选择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 盆地地区 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林业 山地、丘陵地区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畜牧业 半干旱、干旱地区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水稻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 较长的地区 苹果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2022·陕西宝鸡·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刺梨是云贵高原及攀西高原特有的野生植物,习性喜温、喜光、喜湿,较耐寒,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为宜。其根系发达,多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向阳山坡。刺梨是一种很好的观赏花卉,果实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加工保健食品。刺梨种植成本低,生长周期短,从插苗到收获只需两年时间。茶香村是贵州省龙里县的一个小村落,土地石漠化严重,几乎无法种植经济作物。近几年,茶香村依托刺梨种植,实现了42个贫困户全部脱贫。下图为刺梨景观图。
(1)分析茶香村刺梨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高原地区,光照条件较好; 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
③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少; ④土壤呈(微)酸性,利于刺梨的生长。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三、农业区位的选择
知识扩展
1.鹅卵石、砂对作物的影响
①白天受到的太阳辐射增强,
夜间降温快,增加昼夜温差,
利于糖分积累和光合作用
②防止水分蒸发,利于地表水下渗,保持土壤水分
③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
2.农作物品质好
3.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4. 温室大棚VS地膜
能透光、保温(或加温)。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
4. 温室大棚VS地膜
农用地膜是指直接覆盖于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一般厚度为0.008~0.015毫米,基础树酯为聚乙烯。地膜具有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有效积温等各种作用。经过国家几十年的推广和使用,地膜的好处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如铺膜的时间、地膜的颜色、一次铺膜的使用时间等,使得地膜的功效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在甘肃中西部旱地地膜种植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刚开始时农民都是初春铺膜,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效果不够好,于是农民改变了铺膜的时间,请问改变后的铺膜时间最有可能是( )
A.夏季 B.初秋 C.晚秋 D.冬季
4.地膜在刚开始推广时多是白色,但近年来随着地膜技术的实践应用地膜的颜色出现了各种颜色,黑色地膜得到老百姓的认可,黑色地膜最大的优点是( )
A.改善光照 B.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C.抑制杂草 D.有利于果实着色
5.农用地膜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①污染土壤 ②阻碍水分的流通 ③影响根系的发育
④造成水土流失⑤加剧土壤的盐碱化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C
C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