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空气占据空间吗》第 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究活动,并做好简单的记录。2. 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3. 培养与他人合作、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材料:气球、矿泉水瓶、烧杯、乒乓球、环保黏土、透明塑料杯(杯底有洞)、吸管、水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活动一:乌鸦喝水1.通过追问: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为什么放 进石子水面就上升了 → 原来属于水的空间被谁占了 明 确固体/液体都能占据“地方”“”空间,提出空气能否占据空间,并大胆猜想。活动二:吹不大的气球1.分组比赛:女生队直接吹气球;男生队吹塑料瓶里的气球。2.比赛结果:女生队不费很大力气就能把气球吹大,而 男同学无论怎么用力吹,也无法将瓶内的气球吹大而且气球吹到一定程度就再也吹不大了。3.提出疑问:为什么瓶内的气球吹不大 小组交流。4.分析:瓶内的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气球嘴套在塑料瓶口密封住瓶体空气出不去,所以气球吹不大。5.初步得出实验结论: 空气占据空间。6.反证:用力捏塑料瓶,气球被瓶内空气挤出。活动三:乒乓球的旅行实验过程:1.将乒乓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记录乒乓球的位置。2.将透明塑料杯罩着乒乓球,手指堵住杯底小孔,将杯 子竖直压入水中,观察记录乒乓球停留的位置以及杯内空白空间。3.慢慢松开手指,观察记录乒乓球的位置变化以及杯内变化。4.实验报告单:通过记录乒乓球位置以及杯内水位的升 降来进行分析,明确空气占据着塑料杯内空间,水无法进入, 当松开手指时,杯内空气流出冒出气泡,水进入杯内占据空间,乒乓球随杯内水面升高而升高,杯外水位因此下降。5.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活动四:空气占据空间的应用1.学生举生活中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2.利用空气占据空间原理解决乌鸦喝水问题。3.总结收获,课后测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