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能量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21·cn·jy·com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机能→电能C.光能→电能→机械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答案】C【详解】太阳能板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调节百叶窗的开合。综上所述此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与答案C一致。【出处:21教育名师】故选C。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C )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机械能→电能C.光能→电能→机械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解析】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即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供给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调节百叶窗的开合;故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机械能。1.内能含义:构成物质的大量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等)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俗称热能。任何物质都有内能。2.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3.克服摩擦做功,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4、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a.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实质是能的形式发生了转化。b.热传递: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内能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能的形式未发生转化。注意: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5、在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多少叫热量。低温物体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高温物体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少多少。6、化学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变成内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7.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常见吸热反应:内能转变为化学能大多数分解反应;大多数需要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反应。常见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变为内能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一般化合反应(如生石灰和水反应)。如图都是教材中的实验,其中为了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图甲:手帕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散开 B.图乙: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有了磁性C.图丙:加热后,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 D.图丁:迅速下压活塞后,浸过乙醚的棉花燃烧【解析】A、图甲:手帕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散开,说明了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A错误;B、图乙: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有了磁性,说明缝衣针被磁化。故B错误;C、图丙:加热后,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说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图丁:把活塞迅速地压下去,浸过乙醚的棉花会燃烧,这是因为压缩筒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才燃烧起来,故D正确。(2022秋 南宁期中)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橡皮塞塞住管口,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从试管口冲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水吸收C.活塞冲出后,试管内水蒸气内能增加D.塞子被冲出时,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答案】D【解答】解:A.酒精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试管、周围的空气吸收一部分,不能全部被水吸收,故B错误;C.试管内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利用内能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错误;D.塞子被冲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故D正确。故选:D。1.热机是指各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热机原理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2.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吸气冲程:活塞落下,将空气和汽油吸入气缸。压缩冲程:活塞升起,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做功冲程:火花点燃汽油和空气,将活塞推下。D、排气冲程:活塞升起,将废气排出。(2022秋 寒亭区期中)为使舰载机在短时间内达到起飞速度,航母上安装了蒸汽弹射装置,如图所示为其简化原理图。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同时推动活塞,从而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弹射出去。从能量转化角度讲,蒸汽弹射装置原理与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相似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答案】C【解答】解: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此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故选:C。(2022秋 仁怀市校级期中)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丁→甲→乙→丙B.丙冲程存在着内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C.乙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D.甲、乙、丙冲程是靠惯性完成的【答案】B【解答】解:甲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第二冲程;乙中的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排气冲程,是第四冲程;丙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下运动,所以为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机械能,是第三冲程;丁中的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所以为吸气冲程,是第一冲程;A、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丁→甲→丙→乙,故A错误;B、在丙冲程中,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对外做功时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C、乙冲程中没有能量的转化,不是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故C错误;D、靠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丁,故D错误。故选:B。1.含义: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且在有些改变的过程中还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叫做核能。2.获得核能的途径重核裂变: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成两个新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原子弹:根据核裂变的原理制成。轻核聚变: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氢弹:根据核聚变的原理制成。3.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都会产生一些放射性物质,如α射线、γ射线、X射线、β射线等。4.大量放射线对人畜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如:建造核电站通常要修建很厚的水泥防护层,防止放射线外泄。5.较小量的射线可以为人类做许多事。如:利用γ射线探伤;育种;放射线治疗肿瘤等疾病。(2022 包头二模)下列事例描述正确的是( )A.“华龙一号”核电站利用可控核裂变释放能量B.“玉兔号”月球车车轮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摩擦C.“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利用超声波向地球传递信息D.“C919”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飞机的重力【答案】A【解答】解:A.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来释放能量的,故A正确;B.月球车车轮做得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故B错误;C.“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故C错误;D.“C919”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的升力等于飞机的重力,故D错误;故选:A。(2022 铜仁市)科技是强国的支撑,以下所列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汉时期《论衡》一书中所记载的“司南”,其在水平面自由静止时长柄指向北方B.“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毕生致力于核能开发,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的核技术原理也应用于当代的核能发电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C.医学专家钟南山对新冠病毒流行病学进行科学调查,发现飞沫、气溶胶流动会传播病毒,强调“戴好口罩”,口罩中的熔喷布具有静电吸附作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用实验表明,太空舱中水里的乒乓球不会受到浮力作用【答案】A【解答】解:A.“司南”最早出现于我国战国时期,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将勺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让其自由转动,在地磁场作用下静止时,因勺柄为S极,则勺柄指向南方,勺头指向北方,故A错误;www.21-cn-jy.comB.“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毕生致力于核能开发,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研究的核裂变技术也应用于当代的核能发电,故B正确;C.熔喷层通过静电吸附病毒原理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C正确;D.在太空这个失重的环境中,液体对放入其中的物体不会产生压强和压力,不存在压力差,所以物体不受浮力,故D正确。故选:A。1.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最基本的规律。“永动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它违背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3、能量的转化与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例如热能可以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可燃物可以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但不可能将内能自发地转化成化学能。4、能量利用效率和节能得关系:a.能量利用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与总能量之比。b.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方法:减少能量浪费和损失;改进机械设备。(2022秋 市南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热毯通电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B.电风扇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C【解答】解:A、电热毯通电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B、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消耗了热气的内能,瓶塞获得了机械能,即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D、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正确。故选:C。(2022秋 太原期中)如图所示,滑板车在人的助力下前行且轮子会发光,车停下来轮子就不发光。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轮子发光原理正确的是( )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C.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 D.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答案】A【解答】解:人运动时具有机械能,而轮子发光需要电能,所以滑板车发光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光能,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5℃,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5℃,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则A、B两种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2·1·c·n·j·yA.2:3 B.3:5 C.4:9 D.1:2【解答】解:(1)物体A放入甲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55℃﹣4℃=51℃,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t水1,A吸收的热量Q吸=cAmA△tA,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Q放=Q吸,即:c水m水△t水1=cAmA△tA,代入相关数据得:cA=×=×=×,(2)物体B放入乙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55℃﹣8℃=47℃,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t水2,B吸收的热量Q吸=cBmB△tB,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Q放=Q吸,即c水m水△t水2=cBmB△tB,代入相关数据得:cB=×=×=×,(3)因为A、B两物体质量相等,即mA=mB,所以 ==4:9。故选:C。2.(2022 田家庵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于水平面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活塞拴接在一起,一开口向下、质量为M的气缸与活塞一起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缸和活塞均是热的良导体。若外界环境的温度缓慢降低,则活塞将 ;气缸将 (两空均选填“向上移动”、“静止不动”或“向下移动”)。【解答】解:以活塞和气缸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受到的压力等于气缸和活塞的总重力,而气缸和活塞的总重力不变,故弹簧所受的压力不变,则弹簧的压缩量不变,所以活塞将静止不动;由力学知识分析得到,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外界环境的温度缓慢降低,封闭气体的温度也缓慢降低,根据盖 吕萨克定律分析得知,封闭气体体积减小。此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由此可知气缸将向下移动。故答案为:静止不动;向下移动。3.2016年7月26日,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如图所示)降落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机场,完成人类首次太阳能环球飞行壮举。这次飞行共经历了十段航程,途径我国重庆和南京两个城市。整个飞行过程中,飞机依靠太阳能为平均功率10kW的电动机提供动力,首次实现昼夜飞行而不耗费一滴燃油,成功地向人们传播了新能源理念。某日,日照持续15h,白天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E的25%转化为电能,若其中一部分电能全部为电动机提供动力,另一部分电能全部给超轻薄锂离子电池充电,其充电效率为90%.夜间飞行时,如果锂离子电池将储备的能量全部释放,为电动机提供动力。(1)求飞机上的电动机工作一天消耗的电能W;(2)求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给锂离子电池充电的电能W充;(3)若每秒每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功率为250W,则覆盖在飞机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S至少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解答】解:(1)由P=可得,飞机上的电动机工作一天消耗的电能:W=Pt=10kW×24h=240kW h;(2)飞机夜间飞行的时间:t′=24h﹣15h=9h,夜间飞行时消耗的电能:W夜=Pt′=10kW×9h=90kW h,由η=×100%可得,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给锂离子电池充电的电能:W充===100kW h;(3)白天飞行时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白=Pt″=10kW×15h=150kW h飞机获得的总电能:W电=W白+W充=150kW h+100kW h=250kW h,由η=×100%可得,飞机获得的太阳能:E===1000kW h=3.6×109J,由E=PSt可得,覆盖在飞机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S==≈266.7m2。答:(1)飞机上的电动机工作一天消耗的电能为240kW h;(2)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给锂离子电池充电的电能为100kW h;(3)覆盖在飞机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S至少为266.7m2。1.(2022 鄂尔多斯)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的成功运行,标志着中国离“人造太阳”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下列关于“人造太阳”对核能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A.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核能属于一次能源C.“人造太阳”利用了铀核分裂释放的能量D.“人造太阳”是利用氢核的链式反应来工作的【解答】解:A、核能消耗后,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故它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核能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所以它是一次能源,故B正确;CD、“中国环流器二号M“是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它是利用氢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工作的,链式反应是重核裂变的一种反应形式,所以“人造太阳”不是利用氢核的链式反应来工作的,故CD错误。21教育网故选:B。2.(2022 贵阳)如图所示,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上取得重大突破。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是( )【来源:21cnj*y.co*m】A.核能 B.动能 C.机械能 D.重力势能【解答】解: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是核能。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3.(2022 日照)喜欢思考的小明用塑料矿泉水瓶子进行了如下游戏探究:瓶中留有少量水,盖上瓶盖(如图甲);扭转瓶子(如图乙);轻轻扭动瓶盖,瓶盖被瓶内的气体冲出,同时瓶内出现白雾(如图丙)。图乙和图丙所示的过程,分别与四冲程内燃机连续的两个冲程相似,这两个冲程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B.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C.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D.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解答】解:如图乙,扭转瓶子时,小明施加的外力压缩瓶内的气体,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一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似;当瓶盖被瓶内的气体冲出时,是瓶内气体对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所以A、C、D都错,B正确。故选:B。4.(2022 遵义)今年端午节期间,某同学一家驾驶小汽车从遵义城区前往赤水探亲,全程250km,用时约3.25h,该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 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该小汽车的发动机是汽油机,汽油机工作时主要通过 方式改变气缸内气体的内能。【解答】解:小汽车的平均速度v==;汽油机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气缸内气体的内能。故答案为:77;做功。5.(2022 聊城)食物也是一种“燃料”,释放化学能的过程不断地发生在人体内,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人体摄入的能量(营养师常称之为热量)过多或过少,都有损于健康。21·世纪*教育网(1)某种油炸食品,每100g可提供的能量约为1.26×106J,假设这些能量全部被质量为5kg、温度为25℃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J/(kg ℃)](2)如果上述这些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则能把多少千克的物体提升10m?(g取10N/kg)【解答】解:(1)每100g这种油炸食品可提供的能量约为1.26×106J,假设这些能量全部被水吸收,则Q吸=1.26×106J,根据公式Q吸=c水m(t﹣t0),则水升高到的温度t=+t0=+25℃=85℃。(2)如果上述这些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则W=1.26×106J,根据W=Gh=mgh得==1.26×104kg。答:(1)某种油炸食品,每100g可提供的能量约为1.26×106J,假设这些能量全部被质量为5kg、温度为25℃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到85摄氏度;(2)如果上述这些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则能把1.26×104千克的物体提升10m。1.(2022 鼓楼区校级模拟)王亚平在空间站演示了如图所示的水油分离实验,她将装有水和油的瓶子摇晃多次后,水和油均匀地混在了一起。然后再用绳子系住瓶子,让瓶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将水油分离开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A.水和油均匀混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空间站中,混合后水油静置不分离,是由于水油的密度相同了C.在地球上,混合后的水油静置后就能分离,原因是水油重力不同D.空间站中,若瓶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绳子突然断了,瓶子将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水和油均匀混合在一起是由于外力作用,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2)水和油的密度不同,故B错误。(3)在地球上,混合后的水油静置后就能分离是它们的密度不同导致的,故C错误。(4)绳子断后,瓶子由于惯性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2.(2022 唐河县三模)如图所示,是习近平主席在祖国边疆的阿尔山冒着零下30多℃的严寒、顶风踏雪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零下30多℃的积雪因温度太低,所以它没有内能了B.战士们防寒面罩上的霜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C.习主席和战士说话时嘴里哈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该地区冬季气温比沿海地区低是因为这里多山石,而山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解答】解:A、零下30多℃的积雪虽然温度很低,但仍然具有内能,故A错误;B、霜花是战士呼出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正确;C、习主席和战士说话时嘴里呵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山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相同质量的水和石块比较,在同样放热的情况下,石块的温度降低的多,故D正确。21cnjy.com故选:A。3.(2022 陇县三模)关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B.冰的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处于静止状态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解答】解:A、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正确;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冰的分子也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故C错误;D、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故选:A。4.(2022 亭湖区二模)如图所示,小明将矿泉水瓶瓶盖拧紧后,然后将瓶身下半部向一个方向扭转,并用手指轻旋瓶盖,只听“嘭”的一声,瓶盖应声而出,瓶中出现浓浓的“雾气”。“瓶盖应声而出”这一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式类似于汽油机的(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解答】解:小明将矿泉水瓶瓶盖拧紧后,然后将瓶身下半部向一个方向扭转,并用手指轻旋瓶盖,只听“嘭”的一声,瓶盖应声而出,瓶中出现浓浓的“雾气”。“瓶盖应声而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热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此过程能量转化相同。21*cnjy*com故选:C。5.(2022 涟水县模拟)如图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后,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与水的总体积变小。这个实验事实主要说明( )A.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有空隙【解答】解: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故选:D。6.(2022 合肥三模)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如图是载人飞船发射时的情景,为避免对发射台的破坏,在发射台下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它是利用水的 的特性和水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来降低发射台的温度。【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起到对发射台的降温作用;同时水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降低发射台的温度。故答案为:比热容大。7.(2022 广饶县三模)2017年12月7日,第九届“一带一路”中国核电前沿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此次论坛推动了我国核电行业发展。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核能会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则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核裂变;不可再生。8.(2022 亭湖区二模)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1)进行实验前需要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器材,在确定铁圈和石棉网位置时 (选填“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实验中除了图中使用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 (选填“A”或“B”)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 (选填“A”或“B”)升温本领较弱。(4)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则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cA:cB= 。【解答】解:(1)实验时要用温度计的外焰加热,因此需要先根据外焰的高度确定石棉网的高度,再调整烧杯和温度计的位置,故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自下而上;调整铁圈确定其高度时,需要点燃酒精灯;由比较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所以此实验还需要天平;(2)根据转换法,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3)根据如图乙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知,温度从10℃升高到30℃时,A加热时间长,A吸热多,故A的吸热能力强,B的吸热能力弱;根据图乙数据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A升温慢,所以A的升温能力弱;(4)从10℃升高到30℃,A的加热时间是B的两倍,A吸收的热量是B的二倍,根据c=可知,故A的比热容为B的比热容的2倍,即液体A的比热容与液体B的比热容之比为2:1。【版权所有:21教育】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需要;天平;(2)加热时间;(3)A;A;(4)2:1。9.(2022 博望区二模)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 t图像如图,在第10s时速度达到20m/s,通过的路程为120m,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f=4×103N,求:(1)在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2)在0~10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3)若发动机的效率为30%,则在0~10s内,需要燃烧多少克的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为5×107J/kg,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答】解:(1)在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v===12m/s;(2)据图可知,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f,汽车行驶时的功率为:P===Fv′=fv′=4×103N×20m/s=8×104W,在0~10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W=Pt=8×104W×10s=8×105J;(3)由η=可得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2.67×106J,由Q放=mq可得需要燃烧汽油的质量:m==≈0.05333kg=53.33g。答:(1)在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2m/s;(2)在0~10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为8×105J;(3)需要燃烧汽油的质量为53.33g。10.(2022 温州模拟)小明在项目化学习中,对学校太阳能热水器展开研究。(1)太阳核心处温度很高,是由于大量氢原子 (填“核聚变”或“核裂变”)反应变成氢原子,释放巨大能量。www-2-1-cnjy-com(2)当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热水器垂直时效果最好。如图所示,为了达到最好的集热效果,从夏季进入冬季时可以将图中的α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3)太阳能热水器接收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是2m2,每平方米每秒接收到的太阳能为1000J,热水器中水的质量为100kg,垂直照射7min,水的比热为4.2×103J/(kg ℃)。若不计一切热量损失,水温可以升高 2 ℃。【解答】解:(1)太阳内部的核反应是核聚变;(2)冬季太阳光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小,为了达到更好的集热效果,要使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热水器垂直,所以可以把支架调高一点,即把图中的α逐渐变大;(3)太阳能热水器接收的太阳能:E=7×60s×2m2×1000J/(s m2)=8.4×105J;不计热损失,则Q吸=E=8.4×105J;由Q吸=cmΔt可知,水升高的温度:Δt===2℃。故答案为:(1)核聚变;(2)变大;(3)2。专题26 内能、核能、能量守恒与转化课题1思维导图 自主学习区课题2考点管理 明确考点分布归类探究1、能的多种形式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1变式演练1归类探究2、内能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2变式演练2归类探究3、热机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3变式演练3归类探究4、核能的利用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4变式演练4归类探究5、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5变式演练5课题3.走进重高 命题规律分析课题4.课堂练习 提升解题能力课题5.限时集训 点拔拓展延伸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能量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内能、_______、化学能、_______等。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21·cn·jy·com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机能→电能C.光能→电能→机械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机械能→电能C.光能→电能→机械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1.内能含义:构成物质的大量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等)做_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俗称热能。______________都有内能。2.物体温度_______,内能_______;温度越低,内能越小。3.克服摩擦做功,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4、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a.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实质是能的形式发生了转化。b.热传递:物体吸热,内能_______;物体放热,内能_______。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内能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_______到低温部分的过程。能的形式未发生转化。注意: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___的。5、在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多少叫_______。低温物体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_______多少;高温物体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_______多少。6、化学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______________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变成内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7.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常见吸热反应:_______转变为化学能大多数分解反应;大多数需要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反应。常见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变为内能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一般化合反应(如生石灰和水反应)。如图都是教材中的实验,其中为了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图甲:手帕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散开B.图乙: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有了磁性C.图丙:加热后,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D.图丁:迅速下压活塞后,浸过乙醚的棉花燃烧(2022秋 南宁期中)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橡皮塞塞住管口,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从试管口冲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水吸收C.活塞冲出后,试管内水蒸气内能增加D.塞子被冲出时,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1.热机是指各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热机原理是将燃料的_______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_______。2.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_______冲程,_______冲程,_______冲程。吸气冲程:活塞落下,将空气和汽油吸入气缸。压缩冲程:活塞升起,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做功冲程:火花点燃汽油和空气,将活塞推下。D、排气冲程:活塞升起,将废气排出。(2022秋 寒亭区期中)为使舰载机在短时间内达到起飞速度,航母上安装了蒸汽弹射装置,如图所示为其简化原理图。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同时推动活塞,从而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弹射出去。从能量转化角度讲,蒸汽弹射装置原理与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相似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2022秋 仁怀市校级期中)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丁→甲→乙→丙B.丙冲程存在着内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C.乙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D.甲、乙、丙冲程是靠惯性完成的1.含义: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且在有些改变的过程中还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叫做核能。2.获得核能的途径重核裂变: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成两个新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原子弹:根据_______的原理制成。轻核聚变: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氢弹:根据_______的原理制成。3.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都会产生一些放射性物质,如α射线、γ射线、X射线、β射线等。4.大量放射线对人畜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如:建造核电站通常要修建很厚的水泥防护层,防止放射线外泄。5.较小量的射线可以为人类做许多事。如:利用γ射线探伤;育种;放射线治疗肿瘤等疾病。(2022 包头二模)下列事例描述正确的是( )A.“华龙一号”核电站利用可控核裂变释放能量B.“玉兔号”月球车车轮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摩擦C.“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利用超声波向地球传递信息D.“C919”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飞机的重力(2022 铜仁市)科技是强国的支撑,以下所列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汉时期《论衡》一书中所记载的“司南”,其在水平面自由静止时长柄指向北方B.“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毕生致力于核能开发,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的核技术原理也应用于当代的核能发电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C.医学专家钟南山对新冠病毒流行病学进行科学调查,发现飞沫、气溶胶流动会传播病毒,强调“戴好口罩”,口罩中的熔喷布具有静电吸附作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用实验表明,太空舱中水里的乒乓球不会受到浮力作用1.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最基本的规律。“永动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它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量的转化与传递有一定的_______:例如热能可以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可燃物可以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但不可能将内能自发地转化成化学能。4、能量利用效率和节能得关系:a.能量利用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与总能量之比。b.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方法:减少能量浪费和损失;改进机械设备。(2022秋 市南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热毯通电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B.电风扇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022秋 太原期中)如图所示,滑板车在人的助力下前行且轮子会发光,车停下来轮子就不发光。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轮子发光原理正确的是( )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C.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 D.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1.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5℃,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5℃,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则A、B两种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2·1·c·n·j·yA.2:3 B.3:5 C.4:9 D.1:22.(2022 田家庵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于水平面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活塞拴接在一起,一开口向下、质量为M的气缸与活塞一起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缸和活塞均是热的良导体。若外界环境的温度缓慢降低,则活塞将 ;气缸将 (两空均选填“向上移动”、“静止不动”或“向下移动”)。3.2016年7月26日,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如图所示)降落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机场,完成人类首次太阳能环球飞行壮举。这次飞行共经历了十段航程,途径我国重庆和南京两个城市。整个飞行过程中,飞机依靠太阳能为平均功率10kW的电动机提供动力,首次实现昼夜飞行而不耗费一滴燃油,成功地向人们传播了新能源理念。某日,日照持续15h,白天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E的25%转化为电能,若其中一部分电能全部为电动机提供动力,另一部分电能全部给超轻薄锂离子电池充电,其充电效率为90%.夜间飞行时,如果锂离子电池将储备的能量全部释放,为电动机提供动力。(1)求飞机上的电动机工作一天消耗的电能W;(2)求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给锂离子电池充电的电能W充;(3)若每秒每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功率为250W,则覆盖在飞机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S至少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1.(2022 鄂尔多斯)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的成功运行,标志着中国离“人造太阳”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下列关于“人造太阳”对核能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A.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核能属于一次能源C.“人造太阳”利用了铀核分裂释放的能量D.“人造太阳”是利用氢核的链式反应来工作的2.(2022 贵阳)如图所示,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上取得重大突破。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是( )【来源:21cnj*y.co*m】A.核能 B.动能 C.机械能 D.重力势能3.(2022 日照)喜欢思考的小明用塑料矿泉水瓶子进行了如下游戏探究:瓶中留有少量水,盖上瓶盖(如图甲);扭转瓶子(如图乙);轻轻扭动瓶盖,瓶盖被瓶内的气体冲出,同时瓶内出现白雾(如图丙)。图乙和图丙所示的过程,分别与四冲程内燃机连续的两个冲程相似,这两个冲程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B.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C.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D.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4.(2022 遵义)今年端午节期间,某同学一家驾驶小汽车从遵义城区前往赤水探亲,全程250km,用时约3.25h,该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 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该小汽车的发动机是汽油机,汽油机工作时主要通过 方式改变气缸内气体的内能。5.(2022 聊城)食物也是一种“燃料”,释放化学能的过程不断地发生在人体内,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人体摄入的能量(营养师常称之为热量)过多或过少,都有损于健康。21·世纪*教育网(1)某种油炸食品,每100g可提供的能量约为1.26×106J,假设这些能量全部被质量为5kg、温度为25℃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J/(kg ℃)](2)如果上述这些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则能把多少千克的物体提升10m?(g取10N/kg)1.(2022 鼓楼区校级模拟)王亚平在空间站演示了如图所示的水油分离实验,她将装有水和油的瓶子摇晃多次后,水和油均匀地混在了一起。然后再用绳子系住瓶子,让瓶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将水油分离开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A.水和油均匀混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空间站中,混合后水油静置不分离,是由于水油的密度相同了C.在地球上,混合后的水油静置后就能分离,原因是水油重力不同D.空间站中,若瓶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绳子突然断了,瓶子将匀速直线运动2.(2022 唐河县三模)如图所示,是习近平主席在祖国边疆的阿尔山冒着零下30多℃的严寒、顶风踏雪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零下30多℃的积雪因温度太低,所以它没有内能了B.战士们防寒面罩上的霜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C.习主席和战士说话时嘴里哈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该地区冬季气温比沿海地区低是因为这里多山石,而山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3.(2022 陇县三模)关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B.冰的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处于静止状态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4.(2022 亭湖区二模)如图所示,小明将矿泉水瓶瓶盖拧紧后,然后将瓶身下半部向一个方向扭转,并用手指轻旋瓶盖,只听“嘭”的一声,瓶盖应声而出,瓶中出现浓浓的“雾气”。“瓶盖应声而出”这一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式类似于汽油机的(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5.(2022 涟水县模拟)如图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后,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与水的总体积变小。这个实验事实主要说明( )A.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有空隙6.(2022 合肥三模)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如图是载人飞船发射时的情景,为避免对发射台的破坏,在发射台下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它是利用水的 的特性和水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来降低发射台的温度。7.(2022 广饶县三模)2017年12月7日,第九届“一带一路”中国核电前沿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此次论坛推动了我国核电行业发展。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8.(2022 亭湖区二模)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1)进行实验前需要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器材,在确定铁圈和石棉网位置时 (选填“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实验中除了图中使用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 (选填“A”或“B”)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 (选填“A”或“B”)升温本领较弱。(4)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则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cA:cB= 。9.(2022 博望区二模)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 t图像如图,在第10s时速度达到20m/s,通过的路程为120m,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f=4×103N,求:(1)在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2)在0~10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3)若发动机的效率为30%,则在0~10s内,需要燃烧多少克的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为5×107J/kg,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0.(2022 温州模拟)小明在项目化学习中,对学校太阳能热水器展开研究。(1)太阳核心处温度很高,是由于大量氢原子 (填“核聚变”或“核裂变”)反应变成氢原子,释放巨大能量。www-2-1-cnjy-com(2)当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热水器垂直时效果最好。如图所示,为了达到最好的集热效果,从夏季进入冬季时可以将图中的α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3)太阳能热水器接收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是2m2,每平方米每秒接收到的太阳能为1000J,热水器中水的质量为100kg,垂直照射7min,水的比热为4.2×103J/(kg ℃)。若不计一切热量损失,水温可以升高 ℃。专题26 内能、核能、能量守恒与转化课题1思维导图 自主学习区课题2考点管理 明确考点分布归类探究1、能的多种形式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1变式演练1归类探究2、内能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2变式演练2归类探究3、热机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3变式演练3归类探究4、核能的利用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4变式演练4归类探究5、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5变式演练5课题3.走进重高 命题规律分析课题4.课堂练习 提升解题能力课题5.限时集训 点拔拓展延伸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科学培优讲义(word版 含答案)专题26 内能、核能、能量守恒与转化(原卷版).doc 初中科学培优讲义(word版 含答案)专题26 内能、核能、能量守恒与转化(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