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标古诗词曲40首知识归纳整合一、意 象意象 常用意 诗/词句及出处 情感/思想花草2021 多描写春天的景色,借景抒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描写暮春景色,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飞鸟 多暗示人生理想的实现,或点明与自然统一的宁静、和谐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点明南山的暮景,表达出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月(婵娟) 多为思乡、念亲的标志,传达离愁别恨、寂寞孤独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关切、思念和同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表达了词人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胸襟。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 表达出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及对农家生活的喜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 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烟 渲染迷蒙凄清的气氛或表现空旷、辽阔的景象,象征愁思或形成对比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渲染了凄清的气氛,抒发了诗人落魄孤寂的心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借故乡为暮霭所隔,表现出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诗人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夕阳(落日、日暮) 多有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思念家乡的孤寂愁苦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表达了游子思乡怀人的惆怅。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秋思》 营造了边地荒凉、肃杀的氛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以及对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的赞叹,暗含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夕阳西下几时回?《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以及对年华将逝的伤感,暗含了但愿美好事物重现的情怀。雁 游子思乡的寄托,传达惆怅和哀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 写边塞的荒凉寒冷,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艰辛。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表达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莺、燕 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思亲之切;也写世事变迁,抒昔盛今衰之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表现世事变迁,抒发对好景不长的惋惜和对青春易逝的伤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展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落花(落红、残红)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眷恋,对时光流逝的惋惜。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以百花凋零的景象,象征爱情的艰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其五)》 借“落红”自喻,表达了诗人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酒 多借酒表达豪情壮志、羁旅离愁、家国情怀,抒发感慨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写出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传达出诗人愉悦的感受。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展示出词人豪迈的情怀和开阔的胸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 揭示了词人和戍边将士既渴望杀敌报国又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感。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抒发词人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二、典 故诗/词句及出处 典故内容及思想感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其一)》 垂钓碧溪:相传姜尚(姜太公)遇到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乘舟梦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情感】借姜尚、伊尹受到重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能抱负的强烈愿望。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fǎng)《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情感】借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 衡阳回雁峰:“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为符合格律而倒置。秋季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情感】借用“衡阳回雁峰”的典故,写塞外天气的极其寒冷,与词人家乡吴地截然不同,暗示戍边将士内心的伤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长风破浪:《宋书·宗悫(què)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情感】借用“长风破浪”的典故,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东风: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铜雀:即铜雀台。 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情感】诗人借“二乔”可能的命运,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借史事以吐露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勒石燕然:东汉将军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勒石燕然”(亦称为“勒功燕然”)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雕刻;勒石,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使至塞上》【情感】借“勒石燕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都护的赞叹和对前方战事的关心。 《渔家傲·秋思》【情感】借“勒石燕然”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及戍边将士既渴望杀敌报国又思亲念乡的复杂感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 孙权射虎:孙郎,指孙权。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情感】词人借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的故事,以孙权自比,表现了自己打猎时的英勇形象和“少年狂气”。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典故: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情感】引用曹操的话,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强敌,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的讽刺,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情怀。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 遣冯唐:《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情感】词人以魏尚自许,含蓄地表达了企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八百里:《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kǎi)有良牛,名“八百里驳”。王济与之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杀牛作炙。即以“八百里”指牛。【情感】借“八百里”的典故烘托出一种热烈豪迈的气氛。四面歌残终破楚。《满江红(小住京华)》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载:公元前202年楚汉交兵时,楚军被围在垓(ɡāi)下(今安徽灵璧东南),项羽夜闻四面汉军都唱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丧失信心,引兵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情感】借用“四面楚歌”的故事喻指国破,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 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情感】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登幽州台歌》 黄金台(幽州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登幽州台歌》【情感】借用“幽州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之情。《雁门太守行》【情感】借用“黄金台”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表现出将士们忘身报国的情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九万里风鹏:《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情感】借用大鹏的形象,以喻腾飞之志,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雁足传书:苏武被匈奴扣押,汉朝廷要求放还苏武,匈奴假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使者到匈奴见到了苏武,苏武讲述了遭遇,让使者对单于说,汉朝皇帝在林中射到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上说苏武在荒泽中,没有死。【情感】借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的卢马:《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世语》: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助他脱险。【情感】借用“的卢马”的典故,刻画出一个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将军形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词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情感】化用“天狼”的典故,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情感】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这两句看似在批评歌女,其实是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三、作 者作者 主题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李白 壮志抒怀 《行路难(其一)》 奉诏入京,两年后被“赐金放还” 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慨,但基调豪放乐观,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送 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离开长安后在东南地区漫游 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和关切。杜甫 壮志抒怀 《望岳》 24岁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时 表现了青年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其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爱国忧民 《春望》 安史之乱困居长安时期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弃官后,漂泊西南时期 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以及博大宽广的胸怀。白居易 爱国忧民 《卖炭翁》 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所作 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山水田园 《钱塘湖春行》 长庆三年(823)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喜悦之情。杜牧 咏史怀古 《泊秦淮》 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 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赤壁》 经过赤壁古战场而作,借相同的地名抒发感慨 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李商隐 思乡怀人 《夜雨寄北》 客居巴蜀时期所作 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独凄凉和对团聚的期盼之情。爱 情 《无题》 与宋华阳相恋时所作 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表达了对相聚这一美好愿望的追求。苏轼 爱国忧民 《江城子·密州出猎》 任密州知州时期所作 表达出词人期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以及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为国效力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思乡怀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密州太守任上所作 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辛弃疾 咏史怀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开禧元年(1205)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 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的讽刺,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壮志抒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失意退居信州(令江西上饶)之时所作 抒发了词人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