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 氧气【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2.会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氧气的性质;说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基本含义。难点:主动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观察交流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炼钢、航天、医疗急救、潜水等。氧气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新课学习:一、氧气的性质(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观察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描述其颜色、状态。呈现PPT和氧气三态变化视频。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2.氧气的液体状态是蓝色液体,固体状态是淡蓝色雪花。3.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2-2】木条复燃,呈现实验视频1.实验现象与结论?(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思考用途:如何检验这是一瓶氧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这是一瓶氧气。)3.思考:如果桌上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如何区别?(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变化的是空气。)【实验2-3】(1)硫的燃烧,呈现实验视频1.实验现象(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讨论:硫在氧气里燃烧,为什么集气瓶底要留少量水?(溶解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环境)【实验2-3】(2)木炭的燃烧,呈现实验视频1.实验现象(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2.为什么木炭、硫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它说明了什么?(氧气的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分子之间欲发生反应,其首要条件是分子之间接触碰撞。在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是氮气,氧气分子含量相对较少,木炭与氧分子碰撞机会少,而在纯氧气中则大大增加了碰撞机会。)【实验2-4】铁丝的燃烧,呈现实验视频1.实验现象(空气中:不燃烧。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2.(1)火柴的作用(引燃铁丝。)(2)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与氧气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预热面积。)(3)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氧气而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4)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二、化合反应和缓慢氧化(一)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呈现PPT,提出问题:上述反应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归纳总结】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其形式为:A+B→AB(多变一)。2.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3.讨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二)缓慢氧化列举生活实例,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总结】缓慢氧化的特点是进行很慢,不易察觉,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例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课堂练习:1.下列不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密度比空气略大B.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不易溶于水D.能供给呼吸【答案】D【解析】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氧气不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反应物质之一,故D符合题意。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答案】A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答案】D【解析】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不是消耗氧气,故B错误;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故C错误;D.氧气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故D正确。故选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答案】B【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燃烧需要点燃,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5.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⑥ B.③④⑤⑥C.①②③ D.②③⑤【答案】A【解析】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反应,说法正确;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说法错误;③急速的燃烧不一定发生爆炸,爆炸要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故说法错误;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说法正确;⑤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相同,故此说法错误;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放出,说法正确。故选A。6.下列哪些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A.碳+氧气→二氧化碳B.氧化钙+水→氢氧化钙C.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D.镁+氧气→氧化镁【答案】C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多个实验学习了: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一、氧气的物理性质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木条复燃、2.硫的燃烧、3.木炭的燃烧、4.铁的燃烧;三、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课后反思】本节课有较多的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不将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和药品完全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组内根据老师的引导自己进行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如何描述实验现象,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同时给学生多创造动手实验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体会化学的乐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