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七律长征》公开课逐字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5、《七律长征》公开课逐字稿

资源简介

05、《七律长征》
一、导入
1.70 多年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两条腿在中华大地上谱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毛主席回首这惊心动魄的行程,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
2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声音真洪亮。二、初读课文
1、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惊心动魄的行程。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有个问题,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结合大屏幕上老师补充的资料以及课后的资料袋读读。
(1)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谁想来说一说 女生,你手举得最快,是啊,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为保存实力北上抗日,才开始了
长征。说的真不错。
(2)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没有长征会怎么样 最前排的男生,奥,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你也想说,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呀,长
征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大意义。
2、 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谁来试着读一读。 女生,读的很流利,但是有个字的读音不是很准确,谁来帮帮他,同桌,逶迤,再读一遍,这一
次就读对了。谁还想读,可真不错,字正腔圆,声音洪亮。三、课文品读
1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首七律诗。
(1)关于七你有什么了解?读一读大屏幕上的资料。
你来说一说。是的,七律每行七个字共八行,和古诗一样讲究押韵、对仗。
(2)现在同学们把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住上拼音,看看有什么发现 女生,你可真是一个小小观察家,没错,压的都是 an 韵。
(3)诗歌会读还不够,还要读出韵味来。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节奏线再来读 一读。你来试一试,读的有板有眼。奥,你也想读,读的越来越有韵味了。让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 一
起来读一读。看来同学们也都掌握了读诗歌的方法。
2、诗都已经会读了,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最后排的男生,是啊,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万水于山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 常常的
事。
(2)从这里,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红军
不畏艰难的,英勇无畏的。是啊,面对如此的困难,红军充满了信心,也让我们充满信心的读一读.
3、红军在长证路上都经历了那些艰难险阻呢 再读一读这首诗,找出具体的句子品一品, 小组合
作交流。
(1)同学们讨论的可真热烈,五组代表已经跃跃欲试了。你们关注了这个句子,五岭逶 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a.这里的五岭指的是什么? 女生,五岭山脉,乌蒙山。
b.在毛主席的眼中这两个地方是怎样的?
你来说,逶迤、磅礴,是啊,山势连绵不断、险峻,气势多么雄伟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这种险峻雄伟的气势。
c.可红军把这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看做什么呢?
是啊,把它们看做就像一朵朵翻腾的浪花,一个个滚过的泥丸。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我们一 起来说一说诗意。
绵延千里的五岭,海拔 2000 多米的乌蒙山,如果是平时我们翻越他们尚且困难,而对红 军来说, 他们还面临这几十架敌机的轰炸,几十万敌军的围截,但他们却把这看做是平平常常 的小事,这一切只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师生共读)
(2)除了五岭和乌蒙,作者还写了什么?
没错,岷山。我们一起看段视频,走进红军过雪山是的场景。想象画面一起在读这句话。同学们一个喜字你读出了什么?
你来说,是啊,走过这座山,长征就胜利了,所以他又说一三军过后尽开颜。
(3)山是如此雄奇险峻,那水又是如何呢?一起读。
渡过金沙江我们不费枪一弹,而泸定桥却让我们付出了血的代价,这一喜一悲,还是因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总结
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和意思,让我们再次到诗中去感受红军不畏艰险的品质吧。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课下,同学们可以读一读毛主席的其他诗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