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06、 《狼牙山五壮士》一, 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抗日英雄的事迹?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被烈火焚烧的邱少云, 舍生取义的刘胡兰,抗战期间我中华大地涌现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这节课, 我们再来认识狼牙山的五位壮士.二, 检查预习指导书写 崎岖 山路不平三, 整体感知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都写了哪些内容? 哦,你说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概括得既简洁又准确,请坐。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和这位同学的回答,五位壮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哦,英勇, 哦,你感觉到震撼. 那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五位壮士的哪些言行让你感 到震撼,同学们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有答案了,哪位同学先来分享 四,精读赏析1.“班长马宝玉沉着的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的大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 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 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的瞄准敌 人射击.”(1)你找到了第二自然段,壮士们痛击敌人的句子。那你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你抓住了描写马宝玉神态的词语,从沉着中体会到了马宝玉的镇定不慌张.(2)同桌还有补充。你从”抡一个圈”中体会到宋学义对敌人的痛恨,那你能做一做这个 动作吗? 嗯,你使出了浑身的力气,老师也感受到了你对敌人的痛恨。(3)同学们,从这些人物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了这是怎样的五位壮士 对,就是英勇善战!(板书英勇善战)同学们,这就是我们英勇善战的 狼牙山五壮士.齐读课题过渡:经过战士们的浴血奋战,沉重的打击了敌人,顺利的完成了掩护任务,正当战士们 准备转移的时候,有两条路摆在了战士们的眼前,他们做出了什么选择呢?2.”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的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 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请你来读一读.是啊,明明知道是一条绝路,为了广大群众和部队主力的安全转移,毅然决然的做出了 无悔的选择,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们对人民深深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 班长面对生死抉择是怎样的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1)你从斩钉截铁中体会到班长的坚决果断,请你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嗯,你走进了班 长的内心.(2)那战士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吗?请你,是呀,战士们没有过多的语言,从”紧跟”这 个动作就告诉了我们,他们作出了于班长同样的选择。五, 小组合作 过渡:战士们一步步把敌人引上了顶峰,接下来的战斗同样惨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 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两个部分,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感受。1,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 你们小组联系上文中马宝玉受伤的细节,从”举”和”砸”这两个动作中,感受 到了他的勇敢和坚强。(2) 你的手一直举着你还有补充? 你发现这句话还有一个比喻句。作者把石头比作雹子,不仅说明力量大,而且也说明 速度非常的快。同学们想一想冰雹是不是非常的密集,但是扔石头的只有五位壮士,从中你体会到了 五位壮士是怎样的感情? 嗯,我听见有的同学说出来了。这充分展现了战士们必胜的决心和对敌人的仇恨。此刻 的石头也被赋予了生命和感情。 过渡:此时前是万丈深渊,后有咆哮之。他们毅然做出了选择,(出示课件最后一部分)。 哪个小组来交流对这一部分的收获? 2,”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 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五组小代表,跃跃欲试,请你。 你说的可真好,同样是一望,意义不同,感情也不同,眺望远方, 他们看到了成功转移 的部队和群众,这是满怀深情的一望,回头一望,他们看到了正在向山顶爬的敌人,这 是无比轻蔑的一望。 同学们想一想,在跳崖之前,壮士们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你要说。他们会说,我们已经胜利完成了任务。 还有吗?他们会说,革命终将胜利。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好。让我们怀着对烈士深深的敬仰,再读这一段话。 此时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让我们一起用豪迈的声音读出来,打倒日 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样豪迈的声音告诉我们,这是怎样的五位壮士? 对,视死如归!(板书视死如归)。六,总结升华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带着一份感动,重温了 70 多年前那难忘的一幕,认识了五位英 勇善战, 视死如归的壮士,在 14 年的抗战史上,还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值得我 们学习,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读书或上网的方式,继续去感受他们的英雄形象,这节课 就上到这里下课。板书:狼牙山五壮士英勇善战 视死如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