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周末日记》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里寻找素材,提炼绘画题材。认识儿童日记画的格式,文字与图形组合的构图形式。2 认识人物的动态、表情、服装、道具、背景是让画面变丰富的重要元素。3 促进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连续性,提升画面组织能力。并形成关注身边事物、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发展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从生活日记中提炼绘画题材,并认识儿童日记画的构图形式,学会表现日记画中人物的动态、表情、服装、道具、背景等重要元素。教学难点:能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完成一篇周末日记。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平时是怎样写日记的?这位小朋友的日记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图片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完成一篇周末日记!板书课题:周末日记。二、以一段范文为例进行讲解:6月5日晴,早上爷爷来到院子里,顺便把鸟笼挂在了树上,爷爷坐在凳子上边扇扇子边听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只要动物与人和睦,世界将变得更美好!出示一段日记,并出示相应的图片:1、你觉得这篇绘画日记好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画?画面上不出现与日记五官的不重要的东西。2、找词语:找到名词和动词名词:爷爷、院子、树、笼子、鸟、扇子;动词:挂、扇3、确定人物形象及位置: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怎样画出爷爷这一老人的形象?老人的外貌特征及表情。画在什么位置合适呢?要将主要人物放在画面中心位置上。4、人物的服饰及动态:根据日记的时间,爷爷应该穿着怎样的衣服?他的动作是什么?关键在于腿部的画法。5、背景和道具:我们还可以添加什么道具或者背景吗?背景是院子、树;道具是扇子、笼子。在空白处补一些与主要场景相关的细节,使画面看起来更加丰富。6、添加文字:根据画面的布局来安排文字的位置。欣赏学生作品,分析文字的排版、文字在画面中的位置。通常要写在画面中空白部分比较多的地方。这样能产生视觉均衡感,因为文字也是画的一部分。四、欣赏学生作品:出示几张优秀的学生作品,分析画面中人物主要形象、画面的细节刻画以及文字在画面中的排版方式及位置。五、作业要求: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完成一篇周末生活日记。学生创作,老师循环指导。遇到有代表性的问题可以当着全班及时点评。六、评价拓展。1.画了几个人?你能区分画中人物的性别和年龄吗?2.人物有着怎样的动态和表情?人物刻画细致吗?3.添画了什么背景?4.图中的关键词是怎样转换成画面的?你能找出文字中的某些词语和画面相对应的地方吗?5.文字放在画面的哪个地方?你认为合理吗?欣赏画家创作手稿与作品。谈一谈画日记画的好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