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7课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第2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7课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第2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7课 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知道我国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为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必须加强监督,违法行使权力要追责。
2.道德修养:观察、了解身边的政府机构,通过采访调查、分析讨论,知道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途径与方法。
3.责任意识:提高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法治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的责任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理解为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体会加强监督的重要性。明确国家机关要主动接受监督,公民要依法积极参与监督。(重点)
2.阅读判断情景模拟、讨论交流,掌握权力监督的途径和方法。(难点)
3.初步形成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增强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通过网络、询问家人等方式,了解权力运行受监督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监督途径”的宣传图片。
教学过程
一、权力行使必须加强监督
活动一 情景导入,引出话题
1.情景描述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代表大会正在举行。今天,学生小记者团前去采访。会场外,人大代表王叔叔接受了他们的采访。(出示教材情景图)
2.播放小记者的录音
录音内容1:王叔叔,人大代表审议政府的工作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吗?
录音内容2:王叔权,行政机关的权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所以它们怎么行使权力不用人管,是这样吗?
录音内容3: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是不是要受到惩罚?
3.思考
这些小记者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他们都关注到了国家机关权力运行中是否要受到监督的问题。
活动二 提出问题,理解“监督”
1.过渡
国家机关是否应该受到监督?又为什么要受到监督呢?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2.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监督完善,制约权力带来了什么”。
视频内容:视频介绍了某地区组织政府工作人员集中学习法律知识,并通过一起民告官案件,采访被告政府工作人员,政府工作人员说明了监督和制约权力的作用。
看完视频,请你们谈谈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
预设1:国家机关权力运行时应该受到监督,正如视频中的叔叔所说的:以后他们的工作就会更加遵循法律了,依法行政从自身做起。
评价:监督能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行使职权,依法行政。
预设2:监督可以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行政矛盾的发生。
评价:监督还能减少行政矛盾的发生。矛盾少了,社会就更和谐美好了。
预设3:加强监督也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评价:前面的同学都是从行政机关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你能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发现监督能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你真会动脑筋。
3.揭示课题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板书: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权力运行受监督)
二、了解监督的途径与方式
活动三 观看视频,阅读句子,了解监督的方式
1.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依法行政”,思考: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有哪些方式?
视频内容: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方式有党内监督、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拓展内容)
预设:党内监督、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随机板书:党内监督 国家机关监督 民主监督 司法监督 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
2.认识部分监督方式
(1)联系旧知,了解国家机关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其他机关有监督权,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2)回顾案例,了解司法监督:回顾教材第47页“活动园”中关于超市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告上法庭的案例,了解司法监督。
3.阅读教材,理解如何有效监督
权力的监督方式可真不少,该如何运用,才能真正做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教材第67页“阅读角”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段话,谈谈你们的理解。
预设1: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知道了我们应当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体系,把各种监督方式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评价:健全体系形成合力,监督才会更有效,你的思考很深入。
预设2:我还知道了国家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享有职权的同时也应担负起责任,做到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
评价:你体会到了人民赋予国家机关的职权和责任的统一。
预设3:人民群众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监督权力的运行。如果国家机关有失职的行为,可以问责,违法要追究。
评价:运用多种方式来监督权力,那一定更有效。
预设4:我还知道了对权力的监督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能随意妄为,要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评价: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
4.小结
同学们说得都很对。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活动四 阅读资料, 联系实际,了解公民监督
1.过渡
生活中,公民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2.阅读资料,了解公民监督
(1)阅读教材第67页“活动园”,思考:有哪些公民监督方式?
预设: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2)填写表格。
事例 监督方式
写举报信,实名举报某国家工作人员收取他人巨额钱财
撰文在报纸上发表,直接指出某机关工作中的问题
3.说一说
听录音,说一说:老百姓可以运用怎样的监督方式对权力进行监督?
录音内容1:群众发现交警两人共骑一辆摩托车且后座交警未佩戴头盔,便拍视频上传网络,指出他们的违规行为。这是公民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监督。
录音内容2:贵阳市纪委监委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畅通群众监督举报的渠道。这是公民采用在网上留言的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从而对权力进行监督。
录音内容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开通了“群众批评一一证明事项清理投诉监督平台”,群众可以直接进入平台点击“我要批评”,把群众在政府部门或服务机构办理事务时被索要各种不合理证明的问题反映出来,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这也是公民通过网上留言的形式对权力进行监督。
预设:通过网络媒体、网上留言进行监督。
4.小结
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课后了解其他几种监督方式。(板书: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三、行政机关主动接受监督与公民积极承担监督责任的关系
过渡:面对权力运行受监督的多种方式,国家机关和公民应当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监督呢?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活动五 初步体会国家机关和公民在监督中的关系
1.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人民监督员”。
视频内容:大关镇政务公开监督员老罗发现了高龄老人补助名单上没有李奶奶的名字,并及时向镇政府反映,才使得政府发现了工作中的疏漏,从而补全了李奶奶的补助金。
看完视频,请同学们思考:视频中谁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李奶奶的权益为什么能够得到保障,从而得到了补助金呢?老罗是如何知道李奶奶的情况的呢?
2.交流
从案例中,你们知道权力受到监督有哪些作用吗?
预设1:我觉得权力受到监督可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能够让政府部门及时弥补工作中的疏漏或失误,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损失。
评价:你从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和维护人民的利益两个角度体会了监督的作用。
预设2:政府部门主动接受监督,也能够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评价:有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政府部门才能更好地行使职权。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归纳: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板书: 国家机关:主动接受监督 公民: 积极参与监督)
3.思考
视频中的国家机关和公民面对权力监督问题,分别是怎样做的?最后的结果怎样?
4.小结
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活动六 深入了解国家机关接受监督的形式
1.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国家机关接受监督的形式
教师可通过师生一起浏览政府网站,展示政府公报的图片,播放相关政府新闻发布会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国家机关接受监督的形式。
2.判断
学生判断课前所收集资料的监督形式,并与同桌交流。
行政机关名称 信息公开内容 监督形式
3.小结
国家机关主动接受监督,广大人民积极参与监督,一定能发挥监督的作用,让国家机关在制约和监督下,更好地行使权力。
活动七 深入体会积极参 与监督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
1.讨论辨析
小学生能否监督?你们支持下面哪种观点?
观点1:我们有权监督,但一定要依法监督。
观点2:我们有监督的权利,可小学生年龄小,还做不到对权力的监督。
预设1:我支持第一种观点,我们是小公民,我们也有监督权。
预设2:我支持第一种观点,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监督权,但是我们要依法监督,不可做违法的监督,定要 做到尊重事实,不诬告陷害。
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监督权,包括我们小学生。
预设3:我基本支持第二种观点,我们有监督的权利,但我们确实年龄小,不能很好地监督,所以我们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逐步行使监督的权利。
评价:由于年龄的问题,小学生行使监督权确实需要大人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
2.播放视频
播放“8名小学生向人大代表反映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的视频,请学生谈感受。
视频内容:8名小学生发现了学校附近的交通问题,向当地人大代表接待点反馈情况,人大代表迅速联系当地交警大队,现场办公,解决了问题。
预设1:小学生有监督权。
预设2:小学生的监督,政府机关也是重视的。
预设3:这些小学生的监督很有效。
评价: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我们小学生的监督权越来越受到重视了,我们的监督也越来越有效。所以,我们更要积极参与监督。
3.阅读
读一读教材第69页“阅读角”中的三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预设1:第一句,我感受到了毛泽东主席让人民当家作主以及实施民主管理、监督的思想精神。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对于政府的工作,人民理所当然享有监督权。
预设2:第二句,我的理解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影响着行政机关的工作,只有监督好,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预设3:第三句,党和人民要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评价:同学们对这三句名言的理解很准确,三句话都告诉了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小结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四、总结与巩固
活动八 总结所学 ,布置作业
1.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对权力监督的不同方式,知道国家机关应当主动接受监督,公民也应积极参与监督,从而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2.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大家也可以通过浏览政府网站、查阅报刊等方式,了解一下你们生活的地区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
板书设计
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国家机关:主动接受监督
公民:积极参与监督
党内监督
国家机关监督
民主监督
司法监督
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
权力运行受监督
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